棉市日报(4月14日)





郑棉期货

4月14日,郑棉小幅震荡,CF2509合约开盘12970元,最低12915元,最高13045元,收于12990元,涨35元。进入4月中旬,疆内棉花陆续开始播种,目前天气扰动不大,下游棉纱市场表现一般,旺季成色不足,受到关税摩擦影响,棉纱近期走货放缓,纺企心态谨慎,维持逢低补库。整体看,国际宏观情绪仍有扰动,北半球进入播种期,关注天气以及宏观政策变动。





纽约期货

4月11日,5月合约65.89美分,跌58点,7月合约67.01美分,涨1点;成交量84151手,减少12792手。棉花市场总体跟随美国股市上下波动,美元指数下跌和美国主产区得州天气不利为棉花市场提供支撑,ICE棉花期货主力合约收盘微升。本周棉花价格震荡回升,周线收高,但前期的跳空缺口仍未弥补。天气预报显示,近期美国得州气温偏高且降雨偏少,关税对市场心理的影响逐渐淡化,短期或有助于棉价继续企稳。





棉价跟踪

4月14日,进口棉到港均价(M指数)75.30美分/磅,较11日持平;折1%关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13103元/吨,折滑准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13959元/吨;国内3128棉均价(B指数)14252元/吨,较11日涨22元/吨。新疆棉山东到厂价3128B级14335元/吨,较11日涨25元/吨。国家棉花基差指数CNCottonJ(CF2505)916元/吨,较11日涨5元/吨。

棉市要闻





国内棉市

从对库尔勒、阿克苏、喀什三大棉区调查及部分轧花厂反馈,虽然3月下旬以来各棉区频繁遭遇大风、沙尘、降温天气影响,但棉花播种仍有条不紊地进行。截止目前,南疆整体棉花播种进度已超过50%。

比较而言,岳普湖、伽师、巴楚、库车、沙雅等棉区进度稍快,兵团各团场播种进度稍快。一方面受当地土壤水资源条件限制,部分自治区地方棉田冬灌、春灌较往年提前,再加上从生长期角度考虑,为了不错过墒情,南疆棉农“孜然+棉花”、“茴香+棉花”及其它经济作物与棉花套种3月25日前后已全面开播;另一方面4月上旬以来,棉花播种全面开启,部分产棉区、县、乡播种设备紧张,存在从疆内其它地区调拨机械的支援的情况,为了抢墒情、保生长期,播种全天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据喀什、阿克苏等地棉农预计,4月20日前后播种有望结束,库尔勒棉区或稍推迟3-5天。从调查来看,南疆三大棉区2025年辣椒、茴香、番茄等与棉花套种面积较上年有所下降,主要受水资源供应紧张、费改税等各方面影响,而较蔬菜、瓜果等农作物,抗旱的甘草、孜然、丹参、黄芩、红花、板蓝根、连翘等种植面积则较前两年持续扩大,麦盖提县、伽师县及库车县主管农业部门也积极倡导、推动中草药种植(大多由地方政府牵头,农民实行“订单”种植)。

对于2025年南疆棉花播种面积,大部分农民反馈同比略有增长,除了很多棉区要求粮食种植面积占比要与2024年持平外,还与中草药种植面积增加、近期国内外谷物期货上涨及截止目前2024/25年度新疆地区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迟迟没有发放、部分县乡耕地“招标”及农民耕地对外承包不顺畅等因素有关。






国际棉市

国际纺联(ITMF)发布的2025年3月份全球纺织调查显示,全球纺织产业链经营状况较上次调查有所转差,经营前景谨慎乐观,各地区状况存在差异化,当前面临结构性挑战。

经过2023年11月以来的缓慢而稳定的恢复之后,2025年3月全球纺织经营状况略有转差。东亚和中北美地区虽有适度改善,但仍处于相当低的水平。服装厂家仍是全产业链当中表现最稳定的环境。尽管当前面临挑战,2025年四季度的情况仍然表现为正面。所有地区中,非洲和美洲的乐观情绪最高,东亚的前景偏向悲观。从产业链各环节来看,服装厂、纤维厂家和成品布料仍是最有希望,而功能性纺织品和家纺的情况仍然低迷。

本次调查显示,之前的订单复苏也失去了动力,东亚和欧洲都出现了下滑,东南亚保持相对稳定,东亚和欧洲订单有所下滑。服装厂家在订单维持方面的表现仍好于其他环节。从全球来看,未交货订单的平均数量小幅下降到2.2个月,欧洲的表现最好,主要是纺机厂家订单良好。全球工厂开机率维持在73%的高位,高于2023年11月的68%,主要是亚洲的开机率提高到74%以上,全球纱线厂家的开机率最高,为81%。与此同时,纺织品库存显露增加的迹象,主要是纱线库存增加。服装厂的库存继续保持在低位,原因是企业对市场持谨慎态度。

本次调查显示,市场对需求和地缘政治的担忧仍在增加。需求疲软仍是最大的压力,占受访企业数量的

62%,其次地缘政治,占41%。尽管能源和原材料成本的担忧仍然存在,但有所减弱,企业对利率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新规则的担忧有所上升。

ITMF表示,美国政府单方面全面提高关税是对现行的多边、区域和双边的全球贸易体系的重大挑战,高关税将对美国纺织品进口,特别是服装进口产生重大影响。目前,美国销售的服装约95%是进口的,其中大多数来自中国(约30%)、越南(13%)、印度(8%)、孟加拉国(6%)和印度尼西亚(5.5%)。这些国家之前的关税是11-12%,如果大幅上调,美国服装进口商难以寻找到替代品。

ITMF认为,如果将服装制造业务转移到美国也会导致劳动力成本大大提高,而许多用于服装生产的基本纺织品仍然需要进口。此外,美国还面临着服装行业技术工人的短缺。无论是提高进口关税还是在美国国内生产,其结果都将是服装价格的上涨,最终导致更高的通胀。美国政府推行的贸易政策将扰乱纺织和服装供应链,增加不确定性,并推高价格。

(来源:中国棉花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标签:南疆   库尔勒   东亚   美国   关税   合约   棉花   订单   日报   服装   财经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