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得快凉得更快?鸡排哥成新顶流,拉面哥隔空寄语,给指了条明路

前言

这个国庆,互联网的聚光灯,从山东临沂的拉面摊,打到了江西景德镇的鸡排店。

新晋顶流“鸡排哥”李俊永,几乎完美复刻了四年前“拉面哥”的爆火之路。

而当年的主角拉面哥,如今看着后辈,隔空说出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希望(网友)不要过度地打扰他。”

这句看似平淡的提醒,与其说是祝福,不如说是一位“过来人”的提醒。

被“诚实”选中的普通人

互联网上从不缺小生意人,为什么偏偏是3块钱一碗的拉面和现腌现炸的鸡排,能引爆舆论?

因为今天的观众,已经厌倦了那些被资本精心包装、完美无瑕的“工业糖精”式网红。

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渴望看到一些真实的东西:

不加滤镜的生活,和一张没被剧本污染过的、朴实的脸。

拉面哥和鸡排哥,恰好就是这阵最解渴的“清风”。

2021年,拉面哥因一碗拉面坚持15年不涨价走红,;

最多时一天有5.2万人涌进他的村子,5公里路段堵得水泄不通;

如今鸡排哥凭现腌现做的鸡排圈粉,当地同样迎来游客热潮。

他们的共同点很明显:做小本生意,守着朴素的规矩。

拉面哥不涨价,鸡排哥重品质。

这份“实在”,恰好戳中了人们对“平凡价值”的认可,但流量是把双刃剑。

“泼天富贵”背后的陷阱

拉面哥当年火了之后,每天被大量网友围观,生活被彻底打乱;

反观现在的鸡排哥,刚爆红就收到拉面哥“别被过度打扰”的提醒。

这份“过来人”的善意,其实是在传递一个道理:流量来了,更要稳住阵脚。

拉面哥自己就很清醒,爆火后从不带服装、酒水货,只推当地农副产品;

不贪快钱、不背离本心,这才在热度褪去后还能安稳做拉面。

他非常清醒地知道,人们喜欢他,是因为他是个拉面的,不是因为他是个卖酒的。

一旦他的人设与行为出现割裂,那份因“淳朴”而来的喜爱,就会立刻变成因“背叛”而来的唾弃。

很多草根网红的“翻车”,都源于在流量面前的失控。

他们错把运气当能力,把围观当崇拜,最终在名利的迷雾中迷失了自己。

然而流量的潮水,来得有多汹涌,退得就有多干脆。

这是每一位草根网红都无法回避的最终考验。

潮水退去后,谁在裸泳?

如何面对喧嚣过后的寂静?我们来看看那些“前辈”的答案。

如今的拉面哥,村里早已没有了人山人海,但他依旧守着自己的面摊,日子回归平淡。

而另一位曾经爆火的理发师晓华,如今甚至可以在国庆假期“睡到自然醒”。

她自己说,“比起以前,现在很自由。”

这种“松弛感”,恰恰是他们在这场风暴中,赢得的最宝贵的战利品。

他们用亲身经历证明了一个最朴素的道理:

网红的身份是暂时的,而拉面师傅、鸡排店老板、理发师的身份,才是一辈子的。

那份泼天的富贵,与其说是人生的巅峰;

不如说是一场压力巨大的“期末考试”,考的就是你的定力和本心。

其实,草根网红的价值不止于自己火,更在于能 “带活一方”。

拉面哥的村子因他成了打卡点,地方政府跟着优化游客服务;

鸡排哥走红后,景德镇的小众角落也被更多人看见。

人们因为认可一个人的 “实在”,进而喜欢上他所在的地方。

这种 “爱屋及乌”,让很多非热门地区迎来发展转机,这才是流量背后更有意义的事。

但网友的心态也很关键,不少人总爱给草根网红附加太多期待;

或是过度围观打扰生活,或是在他们热度下降时冷嘲热讽。

无论是鸡排哥、拉面哥还是晓华,他们本质上只是想做好自己的生意。

围观时保持平常心,不捧杀、不苛责,才是对他们最好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7

标签:科技   拉面   寄语   流量   草根   景德镇   说是   富贵   本心   理发师   过来人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