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酷暑的三伏天即将来临
俗话说“烈日三伏下,冬病夏治忙”
冬病夏治三伏贴
是中医独具特色的外治疗法
冬病夏治正当时,一年仅有这一次!
全椒县中医院
“三伏贴”热辣登场!
夏季养生,顺应天时是关键。《黄帝内经》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季阳气旺盛,万物生长繁茂,人体阳气渐长,浮于体表,此时养生,重在养阳。若调养不当,则耗伤阳气,若阳气生长不足,则秋季阳气收敛不足,易生疟疾等肺系疾病,到冬季阳气潜藏亏缺,致使疾病加重,即“逆之则伤心,秋为痎虐,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因此,夏季养生应借助自然界生发的阳气,调和阴阳,补虚去实。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特色疗法,其疗法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黄帝内经》倡导“春夏养阳”,三伏天人体阳气浮于体表,毛孔大开,正是驱散寒湿、根治冬病的最佳时机!
01
今年三伏贴时间
第一贴(伏前):7月10日-7月19日
第二贴(初伏):7月20日-7月29日
第三贴(中伏):7月30日-8月8日
第四贴(末伏):8月9日-8月18日
02
咨询电话及地址
咨询电话:5016376、5014907
地址:全椒县中医院门诊楼3楼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
03
什么是三伏贴
在全年气温最高、人体阳气最旺盛的三伏天,用温热助阳药物制成贴剂,贴敷到具有激发人体阳气、调节脏腑功能的穴位上,通过时间、经络、药物三者的协同作用,以增强人体的抗病御寒能力,祛除体内偏寒冷的宿疾,达到少发病或不发病的目的。
04
三伏贴的适宜人群
冬病夏治的适宜人群是3岁以上儿童及成人,适宜病种是中医辨证论治属阳虚(脾肾阳虚)、气虚(肺脾肾气虚)、虚寒者。适宜人群:
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感冒等。
2.风湿免疫性疾病: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3.慢性疼痛性疾病:颈椎病、腰腿痛、肩周炎各类关节疼痛等。
4.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辨证属脾胃虚寒证、脾胃虚弱证者。
5.耳鼻喉科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6.儿科疾病: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等。
7.妇产科疾病:痛经、盆腔炎、月经不调、宫寒、产后身痛;产后脾胃虚寒、手脚冰凉、腹痛、关节痛等。
8.其他:阳虚型体质的人群。
05
三伏贴注意事项
1.贴敷首先要注意贴敷时间成人2-4小时,少儿及敏感者应酌减。如果患者属体质敏感者,或既往用药曾出现起疱等反应,应缩短贴药时间至2小时左右(成人),或在有感觉后及时取下药物。
2.药物贴敷后,多数患者会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感觉,这些均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如果感觉特别剧烈、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请患者及时取下药物,用清水冲洗局部。切不要搓、抓挠,也不要用洗浴用品及其他止痒药品,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
3.贴敷药物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尽量避免电扇、空调直吹,以利于药物吸收;应尽量避免烟酒、海味及辛辣、牛羊肉等食物,以免出现发疱现象。
4.局部有红、肿、剌、痒等症状,或局部贴药处出现针尖至小米大小的水疱,属药物贴敷后的正常反应,也是理想反应。如果水疱较大或有少量渗出,可用消毒过的针刺破水疱,用消毒棉球吸水疱中的渗出液,再用紫药水涂抹局部;如果水疱体积巨大,或水疱中有脓性分泌物,或出现皮肤破溃、露出皮下组织、出血等现象,及时到本院就诊治疗。
☝往期图片
06
温馨提示
并非所有的疾病都适合冬病夏治,建议患者接受治疗前,先到县中医院明确诊断,辨清体质,看看自己是否适合冬病夏治。
07
冬病夏治禁忌症
1.感冒发烧、咳嗽吐黄痰的支气管扩张息者,活动性肺结核咳血患者以及孕妇禁用。
2. 1岁以下幼儿、孕妇、肺结核、严重心肺功能不足等不适用。
3.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瘢痕体质者、皮肤过敏者要慎用冬病夏治伏贴。
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
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是全椒县中医院引进、运用和推广多种特色疗法的汇集之地。具有独特临床疗效和中医特色的诊疗中心,为临床各科室提供多种中医非药物疗法服务,方便门诊患者综合性治疗,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开展二十余钟治疗项目,其中包括针刺、艾灸、督灸、拔罐、刮痧、推拿、放血、中药热奄包、穴位贴敷、耳穴疗法等多项中医特色疗法.内容丰富,范围广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简便易行。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