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国产巨头“塌房”!细菌严重超标,坑害百姓,央媒点名怒批

文|清扬

编辑|清扬


曾几何时,它是无数消费者心中“国民品牌”的代名词,凭借多年积累的口碑占据市场半壁江山,可谁能想到,如今竟因一句推广五仁月饼的广告语陷入舆论风波。

甚至还被爆出“细菌严重超标”的问题,用不合格产品漠视消费者健康,彻底跌落神坛,沦为央媒点名批评的对象,让无数曾经信赖它的消费者感到错愕与失望。

这家国产巨头是谁?面对公众的谴责,企业是如何回应的?

品牌“教育”大众引众怒

“不喜欢五仁月饼,就是没遭到社会毒打”

一句充满“爹味”的说教,瞬间点燃了舆论的火药桶,它仿佛在指着消费者的鼻子说,你的口味不高级,是因为你的人生阅历还不够。

这种高高在上的傲慢姿态,无异于是对公众情感的公然挑衅,社交媒体上,批评与抵制的声音如同海啸般涌来。

人们愤怒的不是五仁月饼本身,而是品牌那种试图“教育”市场的轻佻与冒犯

这让人不禁联想到前段时间,某位头部主播“教育”消费者不够努力的言论,二者在冒犯公众的逻辑上竟有异曲同工之妙。

面对汹涌的舆论,品牌方的应对更是拙劣

他们先是悄悄删除负面评论,试图捂住悠悠众口,眼看火势越烧越旺,连央媒都下场点名批评,要求其道歉时,他们才不情不愿地站出来。

可这份道歉却充满了“甩锅”的意味,品牌方先是将责任推给了公司高层领导的决策,随后又许诺,未来会将营销方向交给更懂市场的年轻团队。

这种操作非但没有平息怒火,反而让消费者觉得品牌缺乏诚意,连认错都显得那么不情不愿

如果说一次失败的营销,还只是品牌形象上的擦伤,那么紧随其后的食品安全危机,则直接动摇了桃李面包赖以生存的根基。

就在营销翻车的风波还未平息时,一记更响亮的耳光抽了过来,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检测报告显示,桃李面包的部分产品菌落总数严重超标

菌落总数,这个听起来专业的名词,背后是关乎每个人健康的卫生红线,它严重超标,直白点说,就是产品的生产或流通过程中,卫生防护存在巨大漏洞

这样的面包,不仅营养价值会大打折扣,变质速度加快,更可能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实实在在的风险,尤其是对肠胃脆弱的老人和孩子

令人费解的是,面对白纸黑字的官方检测结果,品牌方最初的反应竟是提出异议,直到被监管部门驳回后,他们才又一次发布了道歉信,但这迟来的歉意已经难以挽回消费者的信任。

被细菌吞噬的信任

这并非桃李第一次在食品安全上亮起红灯

早在之前,官方就检测出其沈阳公司生产的纯蛋糕中,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丙二醇含量超出了国家标准,这种化学物质一旦过量摄入,会对人体的肝脏和肾脏功能造成损害

其实早在三年前,就有消费者在面包中发现了飞虫,品牌方给出的解释轻描淡写,工作人员在虫害控制方面做得不够彻底

更触目惊心的,是有消费者在面包里吃出了生锈的金属刀片,面对如此骇人的事件,品牌方坚称自己的生产流程没有问题,并选择了报警处理。

然而,后续的调查结果却再无下文,留给公众一团巨大的疑云。

翻开黑猫等消费者投诉平台,关于桃李面包的投诉记录早已超过五百条

面包里出现头发、苍蝇,尚在保质期内就已发霉变质……这些零散的投诉,共同拼凑出一个令人不安的真相:这家年销售数亿袋面包的巨头,在最基础的品控环节,早已千疮百孔

讽刺的是,针对菌落超标这类严重的食安问题,品牌方收到的罚单金额,有时仅在一万元左右

对于一个2015年就已上市,年营收一度逼近60亿元的企业而言,这点罚款简直是九牛一毛,根本起不到任何警示作用

当一个品牌,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充满争议的营销上,却对自己产品的基本质量疏于管理,这本身就是一种本末倒置。

想当初,桃李曾派遣团队远赴欧洲烘焙强国学习技术,意大利、法国到德国,也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数十个生产基地。靠着“当天生产、当天上架”的新鲜度和亲民的价格,产品铺满了大大小小的超市与小卖部。

然而,这一切辉煌的过往,都在近期这一连串的负面事件中迅速褪色。

品牌声誉一落千丈,消费者用脚投票,最直接地反映在了业绩上,在华北、东北、华东等过去的核心销售区域,公司的营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消费者的信任如同一座大厦,建立起来需要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但摧毁它,或许只需要几次傲慢的营销和几批不合格的产品

桃李面包的经历,为所有市场上的大品牌敲响了警钟,消费者需要的,永远是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产品,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和漏洞百出的品控

回归本心,重拾对质量的敬畏,或许是桃李面包挽回信誉的唯一出路,而陷入舆论风波的它,又会如何挽回大众的信任,让我们拭目以待。

笔者观点

市场地位从来不是一劳永逸的护身符

当一个品牌忘记了自己出发时的初心,脱离了对消费者的尊重,忽视了产品质量这块最根本的基石,那么无论它曾经多么耀眼,最终也只会在市场的浪潮中黯然失色

希望所有品牌可以以此为戒,不要将消费者的健康当成赌注,一次次消耗着公众的信任,否则,用不了多久,必会迎来自己的“恶果”

想要做坏事时,一定要再三思考,自己是否可以承担得起这份后果?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1

标签:财经   细菌   巨头   百姓   消费者   品牌   桃李   面包   产品   菌落   公众   市场   舆论   月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