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沪指在银行股的托举下小幅收涨,社交媒体已被 "牛市归来"" 剑指 3600"的喊声淹没。然而,在一片看涨情绪中,奔奔的操盘日记却透着冷静 —— 今日市场呈现" 指数红、个股绿 " 的诡异分化,3800 只个股下跌的现实,与券商研报的乐观预测形成鲜明对比。这究竟是主力的诱多陷阱,还是变盘前的最后狂欢?让我们透过盘口密码,解析 A 股的真实生态。
早盘的盘面堪称 "权重股的独角戏":工商银行、中国石油等大象级个股涨幅居前,推动沪指微幅收红。但细心的投资者发现,这种上涨代价极低 —— 银行板块全天成交仅 320 亿元,不足 AI 板块的 1/3,主力用极小成本实现了指数维护。更值得玩味的是,证券板块早盘始终在水下运行,直到 10 点半才象征性拉高,这种 "护盘但不追高" 的操作,暴露了主力对短期行情的谨慎态度。
指数的光鲜背后,是散户的财富悄然流失。数据显示,早盘下跌个股达 3820 家,跌幅超过 3% 的个股近千只,而涨幅超过 5% 的个股不足 80 家。这种 "赚指数不赚钱" 的格局,与奔奔此前揭示的 "鲸鱼效应" 如出一辙 —— 主力通过拉抬权重股制造繁荣假象,实则在中小创板块大举出货。以寒武纪为例,早盘净流出 7.89 亿元,股价暴跌 12%,无数追高散户沦为 "磷虾",成为主力口中的猎物。
从资金数据看,早盘主力净流出达 353 亿元,深市占比超 70%。人工智能、华为概念、军工等前期热点板块成为重灾区,净流出均超 50 亿元。值得警惕的是,央国企改革板块连续 15 个交易日净流出,累计金额超 800 亿元,这表明主力正在有计划地从政策题材股中撤离。而银行板块虽上涨 1.2%,但北向资金逆势净卖出 18 亿元,聪明资金用脚投票,揭示了权重股上涨的脆弱性。
奔奔始终强调,当前 A 股处于 "指数震荡、个股血洗" 的特殊阶段。自去年 10 月以来,沪指在 3200-3400 点区间震荡达 8 个月,形成了独特的 "顶部箱体" 结构。主力通过反复突破箱体上下沿,制造 "突破假象 — 诱多出货 — 打压吸筹" 的循环:当散户追高时,主力抛售权重股打压指数;当散户割肉时,再用金融股拉抬指数,完成一轮又一轮的筹码交换。
主力对散户心理的拿捏堪称精准:
这种 "涨三天套三月,跌两天慌三年" 的心理战术,让散户始终处于焦虑状态,无法理性判断市场节奏。
当前 A 股日均成交额维持在 7000-8000 亿元,属于典型的存量博弈格局。这意味着:
声明: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下内容均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
更新时间:2025-07-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