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YYW
说起哈马斯这个组织,大家都知道它在中东搅得天翻地覆,可很多人不晓得,它的创始人其实是个身体状况极差的家伙,四肢瘫痪,还几乎双目失明,基本就靠一张嘴指挥一切,却硬是让以色列那边天天提心吊胆。
他看不见,也动不了,甚至连说话都得靠耳朵贴上去才能听清。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把以色列几十年来折腾得坐立不安,睡不安稳。他不发射导弹,不操控无人机,连枪都握不住,却成了整个中东局势都绕不开的关键因素。
他的人生经历,简直比电影剧本还离谱,小时候家乡被铲平,自己又摔成瘫痪,结果硬是靠一张嘴和满脑子的主意,搅得整个中东地区天翻地覆。他叫谢赫·艾哈迈德·亚辛,哈马斯的创始人,一个靠嘴皮子打仗的“战略奇才”。明明是个残疾人,却偏偏成了以色列最怕的大人物。
亚辛的体系,地基打得异常牢固。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无数巴勒斯坦人零散的、个体的痛苦,熔炼成一个极具号召力的集体信仰。这个信仰,既是精神寄托,也是行动指令。
这种活符号的力量是惊人的,它能轻易地凝聚人心。但亚辛做的远不止于此。他不是个只会重复教义的传教士。年轻时,他靠着惊人的毅力自学,把宗教典籍背得滚瓜烂熟,并于1958年考入了埃及著名的艾资哈尔大学。在大学里,他日夜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强大的阿拉伯世界,总是在军事上输给小小的以色列?
他的结论,彻底改变了游戏的玩法。他认为,失败的根源根本不在于武器装备,而在于信仰的偏离。这个结论,一下子就把一场世俗的领土争端,提升到了信仰纯度的较量。他告诉追随者,只要信仰足够坚定,精神力量就能超越物质上的劣势。这等于给当时迷茫的巴勒斯坦人,提供了一个绕开军事短板、直击对手灵魂的精神支点。
思想的种子要发芽,必须有肥沃的土壤。亚辛深知这一点,所以他设计的组织,不是那种飘在天上的精英团体,而是一个深深扎根在社会里的结构。这个结构,一面是社会服务,一面是军事行动,两者互相缠绕,让组织像一个生命体一样,和社会共生。
这个设计的雏形,可以追溯到1973年。那一年,亚辛创立了一个叫“伊斯兰中心”的机构。表面上看,这完全是个慈善组织。它修学校、建诊所,给穷人发放救济品,做的全是民生工程。以色列当时对这些宗教派别警惕性并不高,觉得他们总比那些世俗的武装派别要温和。
亚辛恰恰利用了这个空档期,或者说是以色列的战略误判。在慈善的外衣下,他悄悄地建立起庞大的社会网络,将组织的触角伸到每一个街区、每一个家庭。这些接受过帮助的人,自然而然地成了组织最坚实的支持者。这套玩法,让哈马斯在1987年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义期间正式成立时,已经拥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事实也确实如此。1984年,他因为私藏武器和训练民兵第一次被捕,判了13年。可监狱非但没能困住他,反而成了他扩大影响力的演讲厅和地下中枢。通过探视的亲友和各种秘密信件,他的指令源源不断地从高墙内传到高墙外,控制力反而更强了。这种设计,让以色列的斩首行动变得效果大打折扣。
有了思想内核和组织架构,最后就是行动哲学。在这一点上,亚辛展现了他对不对称冲突的深刻理解。他的核心思想就一条:追求心理效益的最大化。每一次袭击,都不是单纯的军事行动,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象征性行动,目标直指对手的意志。
这种战术,堪称以小博大的典范。亚辛很早就洞悉了现代媒体的传播逻辑:“牺牲一个人,引爆一条新闻,震动整个国际社会”。一次自杀式袭击的成本极低,但它造成的社会恐慌和撬动的国际舆论压力,却是巨大的。这种“低成本、高回报”的非对称战法,让军力强大的以色列感到束手无策。
所以,亚辛主导的这场对抗,本质上已经超越了常规的胜负概念。它比的不是谁的炮火更猛,而是谁的精神先崩溃。亚辛的逻辑很简单:只要能让对手晚上睡不着觉,就算输掉每一场正面战斗,也能在长期的战略消耗中拖垮对方。
亚辛留下的真正遗产,不是哈马斯这个组织实体,而是一套完整的、可以被复制的抵抗操作系统。这个系统,通过将苦难叙事化、组织社会化和行动心理化,成功地将物理世界的无法动弹,转化成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无所不在。
2003年,以色列曾试图用F-16战机终结他,但炸弹只让他受了点轻伤。这次幸存,反而让他在追随者心中增添了真主保佑的神秘色彩。以色列没有放弃。时任总理沙龙亲自下达了最终指令。
2004年3月22日,亚辛做完晨祷,坐着轮椅离开清真寺。天空中,以色列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早已锁定了这个缓慢移动的目标。几枚导弹呼啸而下,轮椅被炸得粉碎,亚辛和他的几名保镖当场身亡。
以色列军方认为,他们成功摧毁了哈马斯的神经中枢。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错了。他们用导弹清除的,只是一个血肉之躯,却无法摧毁他构建起来的那套叙事框架和意识形态。那场暗杀,意外地完成了亚辛精神图腾的最后一块拼图,让他彻底封神。
他生前曾说过一句预言:“消灭一个哈马斯,会冒出来千百个哈马斯。”事实证明,他说对了。他死后,哈马斯并未被削弱,反而愈发壮大,并于2007年完全控制了加沙地带。他开创的那套“语言战略”和“象征性行动”模式,后来被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等地区组织纷纷效仿。
导弹可以摧毁肉体,却无法杀死一个根植于社会深处的想法。如今,亚辛的幽灵,依然在加沙的废墟上空,在这场漫长的对抗中,不断回响。
更新时间:2025-10-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