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茅友“走进茅台”,共赴一场风味与文化交织的盛宴

9月1日至5日,“走进茅台”活动迎来一支由首席侍酒师、专业调酒师及渠道商组成的英国茅友代表团,从泰晤士河岸到赤水河畔,他们带着经验与期待,在“茅台:超级工厂传奇之旅”中解锁“顺天敬人”的酿造密码,沉浸式体验贵州山水与非遗文化交织的独特魅力。



01

威士忌遇见茅台,东西匠心在对话中双向奔赴

英国,欧洲主要的酒消费国,是茅台在欧洲的重要伙伴,与贵州同样拥有悠长深厚的酒文化,贡献了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的苏格兰威士忌。英国茅友怀着对卓越品质与东方智慧的欣赏和向往,跨越东西半球,以酒搭桥,于细微处体验匠心,在对话中深化理解。

Kokushu Creative公司创始人、IWSC国际葡萄酒与烈酒大赛评委Samuel Boulton

茅台英国渠道商英国爵士贸易公司总经理Joyce Lin表示,在伦敦,越来越多本地人通过品鉴会等活动逐渐了解并喜欢上茅台,“我们不仅把茅台融入餐饮,还会举行‘盲饮’品鉴,品鉴对象或是茅台酒的不同系列,或是茅台和威士忌等西方酒类,这种方式能够更直观地吸引非华裔族群,让外国友人‘看见茅台’,爱上茅台。

英国爵士贸易公司总经理Joyce Lin

除了解锁风味体验,海外消费者对茅台神秘且独特的酿造工艺同样充满好奇,在Joyce看来,此次“走进茅台”活动为海外经销商、渠道商扩充了工艺文化知识,可转化为面向海外消费者的产品专业解读。“这趟行程也给我们后续举办品鉴活动提供了灵感,比如将‘茅台四步品饮法’和勾调体验融入活动中,让嘉宾们亲身感受茅台工艺的复杂和精妙。”Joyce进一步表示。

英国茅友团打卡天酿景区


02

探访核心生产区,解码“顺天敬人”的酿造智慧

走进包装车间,生产线上整齐的酒瓶和女工们拴丝带时的专注神情,让英国茅友久久驻足。在制酒车间,闷热的环境与忙碌而有序的工作氛围也引起了他们热烈的讨论。

英国茅友团走进包装车间

对伦敦半岛酒店葡萄酒总监Melody Wong来说,她从没想到茅台酒有这么长的酿造周期和繁复的制酒工艺,而且工艺中的人工操作部分还被如此有效保留并传承下来。“我始终相信,不管葡萄酒、烈酒还是白酒,它们都是人类智慧和劳作的结晶,相比机械化的酿造,茅台带有‘人文痕迹’的工艺让我体会到匠心精神的传承和对自然的尊敬。”

伦敦半岛酒店葡萄酒总监Melody Wong

此外,Melody曾在2024年的一篇专访中肯定了白酒在英国的推广潜力,此次茅台之行也加深了她的信心,“当看到这么多有关人工的工艺细节,我对‘茅台拥有悠久的历史’这句话有了更具体的感知,未来在引导客人品尝茅台风味时,也有了更多情感的传递和分享。”

SimCorp公司售前总监Andrew Francis Lee

除了工艺和人文,“走进茅台”走进的还有茅台的科技创新。在参观包装车间和中国酒文化城时,SimCorp公司售前总监Andrew Francis Lee对茅台防伪技术的迭代升级表现出更多关注。“我叔叔曾在香港担任有关防伪的职务,我去看望他时曾听他说起过很多相关知识,今天的参观唤起了当年的回忆。”

Melody Wong(右)和Andrew Francis Lee体验拴丝带

同时,Andrew表示这也是一次不同行业间的跨界奔赴,“我所在的SimCorp公司致力于为客户将海量信息转化成有效决策,对于具有创新性和商业价值的成果同样离不开专业的保密措施,所以茅台对防伪技术的持续创新引发了我的共鸣。”


03

跨越万里寻味,深度对话茅台匠心

对英国茅友而言,这次旅行,不仅要喝出味道,更要喝得明白——从包装车间电子屏上的数字代表什么,到制酒车间为什么数量是31编号却到32,再到为什么只用红缨子高粱,最后到地戏演出讲了什么故事……他们全程一直保持着好奇。

英国茅友团参观“茅酒之源”

Kokushu Creative公司创始人、IWSC国际葡萄酒与烈酒大赛评委Samuel Boulton在得知茅台酒一共有七个轮次的取酒后,进一步询问第六、第七轮次的基酒度数有何区别,不同度数又会如何影响口感差异。

Samuel Boulton体验拴丝带

而在茅台文化体验馆,作为烈酒和鸡尾酒专家,Samuel又与茅台文化品饮师探讨上了茅台1935的酒体特征,它和飞天茅台、茅台王子酒的酒体差异,以及如果用飞天茅台、茅台1935、茅台王子酒等产品分别调制茅台鸡尾酒,味道表现各有什么偏好与差异。

Samuel Boulton在云山屯调制茅台鸡尾酒

沉浸式获取知识的Samuel表示,“我在英国时也尝试过勾调烈酒,当时用的是威士忌和龙舌兰,但口感层次都不如茅台丰富。”茅台的勾兑是基酒与多年老酒的比例融合,依靠时间沉淀出的多重层次成功“俘获”了Samuel的心。

Sam Chatterji在云山屯调制茅台鸡尾酒

27岁的Sam Chatterji是爱丁堡Bitter Sweet酒吧的知名调酒师,也是2025英国国家调酒大赛的冠军得主。“我与茅台酒相识在两年前,而这次的调酒大赛是我第一次使用茅台酒进行创作。”Sam分享说,“感谢茅台为我带来的好运,它可以说是我的‘幸运酒’。”

Sam Chatterji在中国酒文化城和“猫员工”互动

作为冠军,Sam还将代表英国出征11月在哥伦比亚举办的IBA世界鸡尾酒锦标赛,“我同样会准备以茅台为基酒的作品作为参赛备选,我期待用茅台激发更多创作灵感。”

Sam Chatterji邀请Samuel Boulton共同拍摄vlog

此次茅台之行Sam不仅是“走进来”,还准备“带回去”——他在海外拥有自己的视频账号,这次也计划拍摄一段“Sam走进茅台”主题Vlog。首次到访中国的他,对茅台的工艺细节、贵州的非遗魅力高呼“不可思议”,更希望将亲眼见证的生产细节、文化底蕴和亲身感受的工艺体验传递给更多身边人,“他们有的还未到过中国,有的还未接触过白酒或茅台,希望我的视频能成为他们日后亲自前来的一个契机。”


04

山水和鸣,共酿一杯跨越文化的友谊

在贵州的最后一天,英国茅友走进黄果树大瀑布和云山屯堡,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品味安顺地戏的军傩遗韵,同时讨论茅台酒的文化传播与影响,山水人文与茅台酒的醇香形成奇妙共鸣。

英国茅友团走进黄果树大瀑布

同时,黄果树大瀑布也是贵州茅台酒(黄小西吃晚饭)系列文创产品的主要创作元素之一,地域文化与茅台品牌创新结合,进一步拓展了酒旅融合的深度与广度,不仅为国际茅友提供了可触摸的文化记忆载体,更展现出茅台越来越国际化的品牌叙事与跨界吸引力。

英国茅友团在云山屯欣赏安顺地戏的非遗魅力

当天下午,在六百多年的古村落里,Sam Chatterji和Samuel Boulton从嘉宾席转移到舞台上,共同展示鸡尾酒调制手艺。两人在调制过程中使用蜂蜜、柠檬等新鲜食材,用酸甜的搭配与酱香的醇厚达成平衡,实现味道的层次感。

Sam Chatterji和Samuel Boulton共同创作的Juice of Friendship

“我将这杯酒取名为Juice of Friendship。”制作完成后,Sam Chatterji邀请大家用作品干杯,“这是我第一次到中国、到茅台,遇见的所有人都像茅台的阳光一样热情,除了专业的工艺,friendship是我在这趟旅程最大的收获。”

这杯酒的味道,不仅记录着中英两国酒文化的交融,也承载着“顺天敬人”的东方智慧。在茅台的国际化布局中,酒文化多元、消费场景丰富的欧洲一直占据着关键地位。今年5月,茅台又一次走进欧洲,参与财新伦敦大西洋对话,举办伦敦、日内瓦茅台酒品鉴会、大师班、鸡尾酒工作坊等品牌推广活动,也深入英国和瑞士一线市场,对渠道建设、市场营销状况进行深度调研,与当地消费者建立更深的情感共鸣。

当英国茅友满载震撼与灵感而归,他们带回的不仅是茅台的醇香记忆,更是一座连接中英的“文化桥梁”——未来,必将有更多人循着这杯“中国味道”走进赤水河畔,读懂中国茅台的匠心与风味,成为文明互鉴的新摆渡人。


来源:茅台国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0

标签:美食   英国   茅台   盛宴   风味   文化   茅台酒   鸡尾酒   工艺   匠心   黄果树   贵州   烈酒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