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运河古镇——袁口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袁口村,位于梁山县城东偏南25公里处,地处梁山、汶上两县交界处。京杭运河故道南北穿村而过。现设3个行政村——南袁口、北袁口和东袁口,耕地6750亩,总人口6800余人。

《山东省梁山县地名志》记载,“明朝开挖疏浚大运河后,袁氏在此建村,并设有渡口,故名袁口”。另据《袁口村碑记》载,元代一位叫袁升的官员率众开挖运河,期间瘟疫流行,民工死伤过半而影响工期、完工后奏明皇上主动请辞。并在此设立渡口亲自划船义渡、就地开荒屯田安居,后来人丁兴旺而成村,依渡口而名“袁口村”。

袁口是古代京杭大运河长江以北元朝会通河沿线的八大重要城镇之一,(八镇:南阳镇、鲁桥镇、开河古镇、安山古镇、长沟、南旺、袁口古镇、靳口古镇)和济宁北到安山镇之间“百里十八口”的十八个重要渡口之一(十八口:袁口、常仲口、王仲口、王思口、靳口、马口、王口、湖口、太口、温口、孙口、坝口、桥口、唐口、何长口、小门口、刘口、欢口)。其中,袁口渡口因为一条贯穿东西主要交通干道,成为当年最为繁荣的古镇。

袁口之地是旧时沿京杭运河有名的水旱码头。明正德元年(1506年)在袁口建起节制闸后,这里的运输及商贸业快速发展,城镇逐渐繁荣。清代遂成汶上(旧时属汶上县)“首镇”,镇内“居民三千户,通商贾百货”,是汶上漕粮收兑之地,也是最大的商贸集散中心。

自袁口向北有靳口、安山二镇,向南有开河、南旺二镇,袁口居中,有“五镇之首”之称。时满河帆樯如林,江南的竹器、木器、瓷器,北方的煤油、洋线,京津的杂货等通过此地广销四方。通过驿道,向东至汶上、兖州,向西至水泊梁山,与郓城、鄄城相通。航运交通更加兴旺,晋、京、津以及济宁等地巨商大贾云集袁口,使袁口市镇建设规模逐渐扩大,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店铺馆栈林立,还建有众多庙宇,其建筑带有运河乡风民俗的独特风格。

袁口的庙宇多建于明代,店铺多建于明末清初;前者多用筒瓦,飞檐斗拱,上有兽头、龟蛇等形象的五脊六兽,后者多用鳞瓦,风格各异。别有风味的是商家店铺门面上的门板和木栅,俗称“木笼子”。店铺多,木笼子自然也多,少者一家几十块,多者百余块。早上开业下门板声响倒还不大,可到晚上歇业上门板就热闹了,乒乒乓乓,响声大,颇像放鞭炮一样。因此,当时人们说:“一年三百六十天,袁口天天放火鞭。”


旧时袁口镇跨越古运河,东岸曰“东袁口”,西岸曰“西袁口”。西岸有西大街,店铺行栈多集中在这条街面上,是镇的商贸繁华之区。据镇上人讲,清末、仅规模较大的布坊就有16家,多为晋、京、津客商,资金多 ,铺面建筑讲究。

最负盛名的是“益盛”粮行、“万兴”油坊,为山西人创办。“益盛”号临街,门面装饰辉煌,深宅亭楼,登楼眺望可俯瞰几十里运河风景。“万兴”油坊在民国初就采用了柴油机等新型设备比当时后集镇仅有的畜力弹花机、轧油机先进多少倍。“德兴”银号为东袁口荣氏家庭创办,实力雄厚,其银票可在周围6个县和济宁州等地流通。“水浒斋”(柴大官人)系本村杨氏于清康熙年间创办,初经营手工纺织印染。所织染的土布,布面平整柔软、纺织精细,色线讲究,远销四方。“柴大官人” 织锦坊,花色品种丰富多彩,纹饰花样千姿百态,世人俗称鲁锦。清康熙十年,“柴大官人”织锦刺绣曾作为贡品进宫,受到“织绣成文、精绝四方”的赞誉,留下“百里五镇袁口中,‘柴大官人’进了京”的佳话。同治年间,因“柴大官人”涉嫌文字狱,只好将织锦坊易名 “益泰昌”,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五十年代。

另外还有名声响亮的行栈店铺,如兼营中药的“聚泰和”,“益盛”粮行,“元和”精细糕点铺,“侯义盛”醋油铺,“东盛源”酱菜纸张铺,“万育堂”中药房,“同济堂”妇幼诊所,“洪盛永”百货店,“同和”酱园等。

南大街则是另一番景象,多为饮食服务业。有“三合居”、“山海楼”细餐馆,都是精细餐具,桌凳典雅,昼夜服务。“老虎泪”饺子馆、筒子屋、烧饼铺、日夜不停的开锅丸子汤、热缸稀饭、锅盔、烤饼等一应俱全。

东袁口临街店铺、客栈虽不如西大街多,但有官商盐店,兼营过往达官贵人的食宿,常是官府要员的下榻之处。其建筑风格典雅,室内多摆设红木桌椅、顶子床,餐茶用具则全是 景德镇名贵瓷器,以此而远近闻名。

袁口航运、商贸业促进了民间文化的繁荣。每年入冬以后,由镇上商会出资,组织民间艺术爱好者排练戏曲、高跷等文艺节目。尤其是高跷队,阵容庞大,表演独具特色。还反映出当时的戏班活跃与演出频繁。

而如今,这些过去因商业繁荣而名噪一时的运河边上的村庄和水运码头,已看不见半点昔日景象。除了残存的闸口和干涸的古河道,这里已与其他普通的北方农村无异。令人唏嘘不已!

明代正德袁家口闸“铁锔扣”

袁口闸遗址

保存情况:该遗址闸基已残,宽度约7米,高度约3米,围绕闸基南北仅2公里,为废弃河道,有水但无通航。由于长期人为与自然的破坏,河道多年废弃,闸基所剩无几。

坐落位置:梁山县袁口闸遗址,坐落于梁山县韩岗镇北袁口村东侧,为灰土水泥混合制作,年代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所建。

袁口闸址

保护措施:2009年9月9日梁山县人民政府印发梁政发〔2009〕43号文件,划定袁口闸遗址(位于韩岗镇北袁口村东侧,经度116 °20' 09",纬度35 °43'17",海拔高度35米。)保护范围为:东西50米,南北5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以保护范围外缘线分别向四周延伸50米。

历史沿革

旧属汶上县。

1949年梁山建县前,属南旺县第六区。

1953年8月,南旺县撤销,划归为新组建的梁山县第十四区(孙庄)。

1958年2月,撤区并乡,隶属孙庄乡;同年9月,全县建起7处人民公社,隶属“卫星人民公社”(1959年11月改称孙庄人民公社)。

1971年10月,孙庄人民公社更名为韩岗人民公社(驻地由中孙庄迁往韩岗村)。

1984年2月,韩岗人民公社划分为韩岗镇和袁口乡,隶属袁口乡(乡驻地东大屯村)。

2000年,撤销袁口乡,并入韩岗镇。


袁口于氏家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5

标签:旅游   梁山   运河   古镇   梁山县   汶上   人民公社   渡口   店铺   济宁   汶上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