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后一缕秋阳掠过树梢,带着几分眷恋隐入天际,风便换了性情。不再是秋日里那般清旷缠绵,而是添了几分沉凝凛冽,卷起阶前枯叶,铺成一地金黄的告别。这风,是季节的信使,郑重宣告着:立冬已至。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古人对节气的感知,向来精准而富有诗意。立冬之日,天地间的生机仿佛放慢了脚步,开始收敛锋芒,归于沉静。远山褪去了葱茏,换上了黛色的素装,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如一幅晕染的水墨,少了几分喧嚣,多了几分悠远。树木抖落了最后一片叶子,将枝桠坦然伸展向天空,看似萧瑟,实则是在积蓄力量,等待来年的春暖花开。田间的作物早已归仓,土地被翻耕平整,盖上一层薄霜,如同进入了悠长的睡眠,在寂静中孕育着下一季的希望。
立冬的景致,是清冷的,却也是丰盈的。晨霜是冬日的精灵,一夜之间,给窗台、草尖、瓦檐都镀上了一层薄薄的银白,似雪非雪,似冰非冰,在晨光中闪烁着细碎的光芒,仿佛天地间撒满了碎钻。待到日上三竿,霜华渐融,化作一颗颗晶莹的露珠,滴落下来,发出细微的声响,那是冬日里最清澈的低语。河水也放慢了流淌的节奏,水面泛起淡淡的雾气,偶有野鸭游过,划破水面的平静,留下一圈圈涟漪,又很快归于沉寂,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过。
立冬的民俗,藏着人间的烟火与温情。“立冬补冬,补嘴空”,这是流传已久的说法。北方人爱吃饺子,“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和面、调馅、包饺子,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咬上一口,鲜香四溢,暖意从舌尖一直蔓延到心底,驱散了冬日的严寒。南方人则偏爱煲汤,老母鸡、羊肉、排骨,配上当归、枸杞、山药,慢火细炖,汤香袅袅,弥漫在整个屋子里,那是家的味道,是岁月的温良。还有些地方有 “迎冬” 的习俗,人们祭祀祖先,感恩过往的收获,祈求冬日的平安顺遂,仪式虽简,却满含着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热爱。
于我而言,立冬更像是一个心灵的驿站。忙碌了一年,到了这个时节,不妨放慢脚步,卸下一身的疲惫,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可以泡一杯热茶,临窗而坐,看窗外落叶飘飞,听寒风低语,任思绪自由徜徉;可以捧一本好书,在文字中寻觅温暖,与古人对话,与时光同行;可以与家人朋友相聚,聊聊过往,谈谈未来,让亲情友情在冬日里愈发浓厚。立冬不是结束,而是一种沉淀,一种积蓄,是为了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日子。
寒风起,冬已至,万物藏序,岁月温良。愿我们在这个立冬时节,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与温暖,在沉静中积蓄力量,在等待中期盼美好,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过得热气腾腾,温柔绵长。
更新时间:2025-11-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