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动物城》照进了现实。
走进三只松鼠的办公室,你会怀疑自己是否闯入了某个鼠王国:从老板“松鼠老爹” 到基层 “发货鼠”,从办公室 “鼠窝” 到卫生间“松鼠发泄馆”,再到员工餐厅“鼠味相投”,这家零食巨头构建了一套覆盖衣食住行的“鼠系宇宙”。


三只松鼠的“花名文化”近日意外破圈,源于一位消费者的退货经历。该消费者发现,退货联系人竟然叫 “退货鼠”。

随着事件发酵,吃瓜群众才发现这并非特例。三只松鼠内部确实有一套完整的“鼠名”体系,所有员工都拥有专属的“鼠名”,进了公司就成了“鼠辈”。
三只松鼠工作人员解释说,这种文化“感觉更亲切、可爱,也突出我们的品牌特色”。
除了“鼠名”文化,三只松鼠的另一个文化特色是“主人文化”——员工称呼顾客为“主人”。
十年间,“鼠鼠们” 累计喊出 26 亿声 “主人”,这套萌系打法曾是制胜法宝 ——7 年冲刺上市的神话里,拟人化沟通功不可没。
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曾表示:“在坚果零食市场上,消费者只要听到‘主人’两个字就会自然联想到三只松鼠,这种认知在无形中已成为三只松鼠品牌资产的重要部分。


互联网大厂的花名文化是“去层级化” 的良药,比如马云在阿里的番号 “风清扬”,主打一种江湖平等,也不会令人感到不适。
但“鼠”这个词强行冠到姓氏上,确实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特别是D员墙这样的严肃场合,赫然写着 “鼠妖孽”“鼠蛋蛋”这般反差萌的名字,颇有几分不协调。
“好的文化是赋能,不是矮化”,花名是职场润滑剂,不是身份紧箍咒,再可爱的 “鼠前缀” 也套不住对尊重的需求。
随着三只松鼠从“流量品牌”向“国民品牌”转型,如何让文化既保持特色又不让消费者感到疏离,将成为其面临的长期挑战。
徐叫兽,有趣的灵魂在这里相遇,感谢您的阅读!
更新时间:2025-11-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