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巨出片,出巨片 ”的vivo X300系列来了,又是一年金秋行,如约而至任娉婷。如前年此时,如去年此时,自从vivo X系列的型号进入“三位数”以来,几代作品都把节奏踩得很准,从天玑9300到天玑9500,步步踏实。
我们在正式展开vivo X300系列之前,先聊聊为什么此篇专题要名曰“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显然,这句出自王勃《滕王阁序》的千古名句,描绘了一幅宏大而深邃的宇宙图景,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叹,更蕴含着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当个体置身于浩瀚无垠的宇宙之中,方能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与世界的广阔,从而激发起对未知世界无尽探索的渴望。
这种渴望,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成为人类文明不断前行的内在驱动力。从仰望星空的古人,到探索深海、攀登高峰的今人,再到如今用科技丈量世界的我们,这种探索精神始终未曾改变。也可以说,它是对“盈虚有数”的坦然接受,更是对“无穷宇宙”的勇敢追问。在深入体验过vivo X300系列之后,我们认为其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指引下诞生的一款产品,是vivo力图用科技的语言,去诠释和延续那种人类本能地对未知的探索与向往的作品。
各位应该注意到,作为大厂的年度代系,蓝厂这次对于X300系列的产品细分进行了调整,“暂时”没有见到“Pro mini”这样的作品,而是以“更强悍更全面的标准版”姿态来打造vivo X300。按照官方的定义,全新一代vivo X300在蓝科技加持之下以“巨出片,出巨片”的灭霸级影像实力,定义2025年度最强小直屏旗舰。
至于vivo X300 Pro,则是蓝厂“对移动影像边界的再一次探索与颠覆”,其通过“前所未有的极致硬件、与行业顶级伙伴的深度联合定义以及贯穿全场景的算法”,铸就了拍照与视频双双登顶的年度影像天花板。看,技术层面有鲜明地定义,消费情感方面也有准确地指向。
毫不夸张地说,从X100系列到X300系列,vivo这两年来对于“旗舰级影像矩阵”的理解,已入造极之境。期间,还伴随了蓝图影像系统的横空出世,让vivo在“影像格局”这件事上显得更具创造力、想象力和竞争力(实际上,当初vivo X100s系列和X100 Ultra等首批展现蓝图影像系统的作品,已经让我们看到了蓝厂的雄心)。甚至可以这么理解:vivo越来越清晰地把自己的移动影像技术呈现到大众面前,并逐渐有了“影像文化”和“影像精神”的味道。
在此,我们诚挚地邀请每一位读者,与vivo X300系列一同踏上这场充满无限可能的探索之旅。拿起它,去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去感受科技带来的便捷与乐趣,去挑战自己的创作极限。相信在X300系列的陪伴下,我们每个人都会发现,世界可以如此清晰,创作可以如此简单,未来可以如此精彩。
编者按:从vivo的规划和前代的惯例可以看到,这次X300系列目前还是只有“中杯”的vivo X300和“大杯”的vivo X300 Pro。而从配置来看,X300系列的影像组件虽然有所区别,但目标都是继续在“旅拍神器”的道路上狂奔。vivo说X300系列为专业创作与生活记录而生,当然言之有物。或者说,从这个角度来看,X100系列到X300系列,vivo都有明确的技术迭代和传承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因为没有“Pro mini”版本,所以标准版的X300使用了6.31英寸的屏幕(之前X200 Pro mini的尺寸),vivo在继续“顺应市场潮流”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产品优化组合的变革。
另外,极简圆环设计、悬浮水滴冷雕玻璃、丝绒玻璃工艺、立边金属边框等,也是vivo为X300系列准备的“熟悉、精致、高级”的美学要素。有趣的是,这次标准版X300的影像镜头组还是“十字型”排列,Pro版则也继续“平行对称”布局,与前代一致。
这里还有一个值得聊的话题,就是续航配置。一方面,X300 Pro相对前代进一步提升,有线充电功率保持在90W,无线闪充的功率略微增加到40W,属于意料中的升级。而另一方面,X300不仅把电池容量拉到6000mAh的级别,更是配上了40W的无线闪充模块。各位应该看出来了,这次vivo X300系列全系标配“90+40”的充电组合,是一处相对于前代机型最可被感知的升级,也是新能源车普遍搭载无线车充模块所营造的高端手机的刚需。另外各位别忘了,X300有此配置,是在整个机身尺寸看齐X200 Pro mini的前提下达成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在整个专题里多次强调“vivo这次对于标准版X300倾注的心血格外多”的原因。
还是那句话,从X90系列到X100系列,这接力棒的交付,在技术突进的现实之外,还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味道,有“年度旗舰平台当仁不让”的战力,也有“‘蓝蓝CP’蔡司大光学”的持续惊喜。而从X100系列到X300系列,则是vivo对新质移动智慧、人文光学摄影、自研影像算法全面解构和再理解之后的成果,是“坚守与创新”这件事的具象表达。
高端,产品力与设计精神的契合
vivo X300系列的“探索与颠覆”
在这个章节开启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强调一件事:对于vivo这样能够全程参与整个产业链的品牌,发布节奏这件事,主动权还是很明确的,无论是高端旗舰还是终端走量的机型。况且,市场的竞争态势也决定了vivo X300系列必须在“充足准备的成果和信心”下登场,因为这甚至关系到2026年的vivo对于手机市场的理解和把握。
vivo的企业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不想平庸,不想盲从,要做不一样的东西”的信念。这种信念,与“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所蕴含的探索精神不谋而合。vivo深刻认识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唯有拥抱不确定性,敢于走别人未曾走过的路,才能持续保持竞争力。因此,vivo在2021年成立了“中央研究院”,加大对中长期不确定性技术的探索与投入,这正是其“探索与颠覆”精神的集中体现。vivo X300系列,作为这一精神的最新载体,承载着vivo在影像、性能、AI等多个领域的颠覆性创新。它不仅仅是一款手机,更是一个探索工具,一个连接用户与未知世界的桥梁。
前些日子,创始人沈炜在vivo的30周年讲话中有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这一路,我们从不执着于'果'的表象,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经营数字。果不可求,亦无须求。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埋头把'因'种好。”这句话的意思是“别老盯着结果看,把该做的事情做对了,好结果自然会来。”从vivo的品牌文化调性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这"种因得果"哲学,一是长期主义,二是利他共赢,三是设计驱动和用户导向——不跟风比参数,而是关注人们对美的追求,对成就和愉悦的追求,对自我意义的追求。
今日,通过搭载蔡司2亿像素蓝图HPBlue传感器、天玑9500旗舰芯片以及自研蓝图影像芯片V3+等顶级配置,vivo X300系列旨在打破传统手机的性能边界,为每个人带来前所未有的使用体验,从而开启一段全新的探索之旅。这本身,就是vivo"种因得果"哲学的一次具象表达。
说得再直白一点,这次vivo X300系列就是要以“探索与颠覆”为精神内核,从影像、性能到AI,全方位地为用户开启了一段充满无限可能的旅程。比如在影像方面,它不再满足于记录眼前的风景,而是致力于捕捉宇宙的深邃与细节,让每一次拍摄都成为一次探索之旅。比如在性能方面,天玑的新旗舰提供了驰骋星河的澎湃动力,无论是大型游戏还是多任务处理,都能轻松应对,让用户的探索之旅畅通无阻。比如在AI方面,它被vivo赋予了目前手机智慧的极致洞察力,通过蓝心大模型等前沿技术,让手机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能够理解用户、帮助用户的智慧伙伴。
业内观察者都知道,过去几年很多品牌高端路线走得不顺利,因为“高端机型还不够高端”,但实际上,这个问题的症结在于“次一级机型”配置的目标指向不明确——既然买标准版就能获得差不多的体验,那何必多花钱,这是更大比例消费者的心态。但是,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反向操作为“既然如此,那就把同系列标准版机型降低配置”。如果这样简单粗暴,品牌一定会被大众吐槽“毫无智慧和诚意”。
对于vivo来说,目前的这场高端化竞速需要考虑的参与方和战略周期复杂但又必须要面对,魄力、定力和方向的精准性,在此时都至关重要。只不过,留给品牌高端化品牌认知建立的时间并不多,在保证高端产品承载能力和精准节奏的前提下,只有X300系列这样的爆款才拥有能够决定“是否破局”的底气。
vivo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也知道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破题的关键,在于不断创新自己专长的东西,且要有持之以恒的定力。“影像”这个各家都倾注全力的要素,vivo的“自研格局”显得尤其独到。从某种角度来说,当初vivo和蔡司宣布共启“大光学战略”布局,即在打造最强影像光学之外,布局如计算光学等多元应用光学,正是vivo自研影像格局的一种具体表现(当然,不限于此)。也可以说,vivo在“以影像格局助推高端化”这件事上,更具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实物,是从vivo X100系列“启”,又由vivo X200系列“接”,而现在到了vivo X300系列“承”的时候。
换个角度,评价手机品牌的高端化路线是否走通,最简单的标准是看其能否持续三年成功打造出爆品级别的高端手机。前年首销就超过10亿元的X100系列,成了vivo真正卖爆的第一款高端产品,也开启了vivo后续的高端化布局。而去年的X200系列(尤其是X200 Pro)截至2025年9月销量突破200万台,较上一代实现同比翻番,超出市场预期。这些成绩的背后,vivo深入人心的自研影像格局的展开,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所以,当vivo基于深耕底层技术的蓝科技,在影像、性能、系统、设计四大长赛道及AI等创新领域,围绕用户需求进行差异化和有温度的创新之时,“蓝能,可贵”的高端局,就真的具象化了——这也是“远,不止影像”的vivo X200系列存在的现实意义。
对了,其实站在媒体的角度,我们并不赞同各家有了自己的旗舰作品都“言必称‘对标苹果’”。为什么要“对标苹果”?有自己的技术底蕴和文化底蕴,一样能做出承载品牌感性和市场理性的优秀作品。所以,蓝厂这次在X300系列上并没有刻意去强调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做好自己既是大善。
现在,让我们说得感性一点,vivo X300系列以科技为笔,以创新为墨,在“天高地迥”的科技宇宙中,的确描绘出一幅幅充满想象力的画卷。在此,我们邀请每一位读者,一同踏上这场探索未知、颠覆想象的旅程。
影像矩阵灭霸级第三篇
看影像王牌如何以技术底蕴保障“巨出片”
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我们把“如何完美呈现影像”的章节单列出来还放在专题的前端,只记得自vivo X70系列以来,就是如此。因为,这件事是vivo X产品序列持续站稳高端市场的根本竞争力。
首先我们要强调的是,这次vivo X300系列全系标配“被蔡司光环笼罩”的前置镜头。5000万像素JN1、92°广角、AF自动对焦,在vivo自然美颜算法与首发NICE引擎的调和下,单人特写的发丝与多人合影的边缘人脸都被一视同仁地清晰。大于0.8×的无畸变区间,让闺蜜聚会里的每一位都能拥有“C 位”肤色,而 f/2.0 大光圈把睫毛阴影留在该留的位置,不再被暴力磨皮抹成平面。自拍终于从“社交礼仪”升级为“自我表达”,甚至成为后置长焦之外第二条创作赛道。
现在,我们开始聊Pro版。在移动影像的疆域里,vivo X300 Pro第一次把“Pro”的机身尺寸与“Ultra”的影像能量合二为一,像把一台专业相机折叠进口袋。它不再满足于“手机也能拍大片”的老生常谈,而是直接亮出三张王牌——蔡司2亿像素的APO超级长焦、索尼LYT-828云台级主摄、蔡司5000万像素超清AF前置——让“巨出片”不再是一句广告口号,而是每一次快门落下后的必然结果。
最夺人眼球的,无疑是那枚85mm等效焦距的蔡司2亿APO超级长焦。1/1.4英寸大底、f/2.67大光圈、OIS光学防抖,这些硬指标只是它作为高端影像手机的“入场券”。真正让它封神的,是vivo与三星、联发科三方联合定义的HPBlue传感器(标准版X300当然也有配置),从底层像素结构到天玑9500影像NPU的每一级缓存,全部被重新写了一遍。
如此,2亿像素不再是“堆料”噱头:Stagger双爆全量应用让舞台高光与夜色暗部在同一张照片里各就各位;DCG深度抑制“鬼影”,夜景人像的肤色不再被霓虹灯染成塑料黄;“极限长焦+智能追踪”把舞台歌手眼角的闪片与夜空里的星芒同时拉到你眼前,而CIPA 5.5级专业防抖像隐形的三脚架,把1G+5P镜片组里的每一丝抖动都锁进历史的尘埃。第一次,手机长焦在85mm焦段上拥有了“望远镜+显微镜”的双重人格,却还能保持7.9mm级别的机身厚度——这份“分寸感”,堪称工业设计的诗意。
如果说长焦负责“把远方拉到眼前”,那么主摄则决定“眼前所见是否真实”。vivo与索尼联合定义的 LYT-828,采用22nm制程,5000万像素,1/1.28英寸,f/1.57,单看参数已足够亮眼,但真正的杀手锏藏在“云台级”三个字里。±1.5°的物理防抖角度,让手持1/4 s夜景依旧纯净;Hybrid Frame-HDR在逆光日落时把天空的绯红与地面的金沙同时写进100 dB+的动态范围;Loss Less Exposure技术用信噪比换纯净度,夜色不再被涂抹成油画,而是保留人眼可见的颗粒与呼吸。
更难得的是,所有这些计算都在取景框里实时发生,HDR预览不再“先拍后等”,而是“所见即所得”。当别的旗舰还在比拼“谁更能熬夜”,蓝厂让X300 Pro眼里的夜景变成了晨曦。
有了顶级的光电器件,还需要顶级的“灯光师”。vivo首次在Android阵营里做出24mm、50mm、85mm三档物理变焦闪光灯:24mm扩散端给广角合影铺上一层均匀羽化光;85mm汇聚端把长焦人像的轮廓勾出钻石切边;50mm则通过“光斑融合技术”让扩散与汇聚在同一帧里精准配比,像给标准人像焦段量身定制一道“伦勃朗光”。长焦端最大照度较前代再提升60%,夜景烟花人像从此不再靠后期提亮,而是直接在现场就完成“主角光环”的加冕。
作为vivo X300 Pro影像模组的独占优势,当主摄和长焦镜头都具备CIPA 5.5级防抖,其拍摄体验便拥有了统一的“稳定哲学”。主摄与长焦两颗OIS马达像两位默契的舞伴,无论24mm的阔步还是85mm的踮脚,都能把抖动化解为舞步的余韵。各位,想象一下,夜景手持、地铁车厢、奔跑追焦……这些曾经让摄影师眉头紧皱的场景,如今你们只需轻按快门,剩下的交给算法与硬件的“双人舞”。
而且,从按下快门到成像回显,0.8s之内,一张肤色自然、高光不过、暗部有细节的“Ultra 级”照片就躺在相册里,而机身温度仅上升1.3℃——低功耗HDR的持续在线,让“创作冲动”不再被电量焦虑打断。
如此种种,vivo X300 Pro的确用一场“Pro之躯”与“Ultra之力”的联姻,告诉我们:移动影像的下一个十年,不再是谁的底更大、谁的像素更多,而是谁能在最小的体积里装下最完整的创作系统。在此我们也想起去年评价vivo X200 Pro的一句话“能胜过它的只有自家的Ultra版”,这句话现在送给vivo X300 Pro。
总之,当2亿长焦、云台主摄、AF前置、三档变焦闪光灯与CIPA 5.5级防抖同时在一部手机里协同起舞,摄影不再是“带设备”的权衡,而是“带眼睛”的冲动。那一刻,远方与近景、夜色与晨曦、自我与世界,都被轻轻收进不到8mm的厚度之间——用感性的话说,vivo X300 Pro的镜头让每一次心跳,都能立刻成像。
至于vivo X300,影像方面可聊的地方也不少,毕竟它可是被定义为“影像小灭霸,最强标准版”的存在。用我们某位编辑的话说,在“超大杯”横行的时代,vivo X300 以标准版身份出场却自带“小灭霸”气场——不用踮脚,就能摘下影像皇冠上的明珠。它把几颗蔡司镜头同时塞进7.95mm的机身,用一套“满血2亿主摄+APO超级长焦+5000万像素AF前置+全焦段变焦闪光灯”的组合拳,告诉行业所谓“标准版”,只是体积上的谦辞,在影像疆域里,它是不折不扣的“主菜”。
当然,与Pro版不同,vivo X300的主摄为CIPA 4.5级防抖,但这个高标准依旧可以让暴力像素与温柔体验在同一颗镜头里握手言和——这是 vivo 对“标准版”最浪漫的注解。
作为与Pro版在影像配置上的最大不同,vivo X300配置了全新蔡司APO超级长焦,其采用5000万像素LYT-602传感器,1/1.95英寸底座配上f/2.57大光圈,再加上潜望式OIS,70mm等效焦距天生适合人像。可见,标准版常被“砍长焦”的行业潜规则,在vivo X300这里偏要反其道而行。而且,这颗蔡司APO超级长焦还拥有vivo拿手的VCS技术,其像一位色彩管家,把QE量子能量曲线重新排布,三原色信号被提前“梳顺”,混色比例与彩噪同步下降,于是晚霞里的橘、霓虹里的洋红、肤色里的绯,都被还原成人眼第一次看见的样子。
有了蔡司APO超级长焦的支持,vivo X300拥有100×蔡司超清变焦,让远处楼顶的招牌依旧锐利;也拥有20×长焦微距,能把花瓣上的露珠拍成水晶球。
一句话,在影像旗舰的标准版里同时拿到“高像素+潜望+长焦微距”三枚徽章,vivo X300算是第一次把“旗舰长焦自由”下放给更广泛的创作者——谁说小机身不配拥有远方?
我们认为,当行业还在用“刀法”区分旗舰与标准,vivo X300把“标准版”重新写进影像第一梯队。它不需要“超大杯”的体积溢价,却能在夜景、人像、长焦、微距、自拍、合影六大场景里同时交出满分答卷——这份“越级”不是堆料的粗暴,而是把旗舰体验按毫米级空间重新排兵布阵的优雅。于是,我们第一次可以坦然说:如果摄影是你与世界对话的方式,那么vivo X300就是那张最轻便、却最锋利的“入场券”。小灭霸之名,它当之无愧。
人人都是大师,一拍就出大片
影像生态铸就“光影神器”
在“光影神器”这个话题上,首要明确的事,在于“高水准的硬件体系是达成高水准影像表现的基础”。在这个环节中,除了前面提到的vivo X300系列基于技术底蕴的堆料之外,“算法与调校”的魅力也是核心要素。
毕竟,在移动影像的“内卷”赛场上,vivo X300系列没有把自己局限在“拍得更清晰”的初级赛道,而是直接抛出一条更宏大的命题:全场景制霸——无论旅拍、舞台、夜景、烟花,还是长焦花鸟、超远运动、Live Photo、专业视频,它都要“一拍即大片”。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套从硬件、算法到审美体验的完整“影像生态”。当我把这台雅致的手机真正带入夜色、海边、演唱会山顶看台,才会清晰意识到:vivo X300系列把“创作自由度”推到了前所未有的边界,它让“会拍照”不再是摄影师的专利,而是每个普通人指尖的本能。
接下来,我们围绕vivo X300 Pro来展开X300系列“巨出片”的全部秘密——对了,从官方的定义来看,X300 Pro拥有“旅拍神器”和“舞台神器”两个杀手锏,而X300则只被赋予了“旅拍神器”,从中也能看出两款机型的产品力区别。
首先,vivo X300 Pro的人像系统首先赢在了“审美起点”。vivo与蔡司共建的千万级人像数据库,让AI 第一次读懂“骨相”而非单纯“皮相”:痣、酒窝、卧蚕被保留,倦容、暗沉被精准消除,分龄智控美颜让18岁与45岁得到各自年龄段的“恰到好处”。
在85mm黄金焦段下,背景柔晰如单反大底,前景肌肤却保有毛孔与肌理——“克制取代涂抹,立体取代提亮”的理念,让东方人偏平的面部结构也能被光影雕刻出微雕塑般的起伏。若你仍偏爱传统“透亮人像”,系统也留有一键切换的入口,把选择权交还给我们,而非替我们做决定。这种“尊重真实”的温柔,是目前行业里最容易被忽视、却也最珍贵的部分。
其次,从24mm到135mm,段段都是实现高清人像的“黄金焦段”,让人像模式不再只有50mm或85mm 两个“安全选项”。前面章节提到,vivo X300 Pro把2亿像素HPBlue主摄与蔡司APO长焦的硬件能力,拆解成24mm、35mm、50mm、85mm、135mm 五枚经典人像焦段,且全部输出5000万像素高清画质。
其中,24mm收纳地标与人物故事,135mm把舞台歌手的泪光拉到眼前,中间每1mm的过渡都在算法里被重新标定,让“构图自由”不再是变焦镜头的机械特权,而是指尖滑动的即时响应。对了,vivo X300是23mm、35mm、50mm、85mm、100mm等经典人像焦段,与Pro版略有不同。
TIPS
vivo X300系列的AI电影分镜功能进一步把2亿像素裁切成16:9电影横幅、1:1 Ins方图、3:4小红书竖图,甚至一键生成“胶片风双拼”叙事海报——一张原片,就能输出一整套社交媒体素材,真正实现了“一图多裁,张张都是封面”。
接下来,是夜景拍摄。各位知道,“暴力提亮”是手机夜景的通病,vivo X300 Pro却提出“还夜景以夜色”的反向思路。自研光影算法像一位资深灯光师,先判断环境光的性质,再决定补多少、补在哪。
vivo X300 Pro继续享有演唱会神器的美誉
行业首创的“电子柔光箱”针对死亡顶光、逆光、异色光三大翻车场景,逐像素重塑光影:顶光下的人脸不再“大平脸”,逆光中的发丝不再“一团死黑”,演唱会红蓝激光交错时肤色也不再“霓虹塑料脸”。GTR-night 夜景大模型让30×长焦也能在暗部保留羽毛般的细节,而DCG-HDR则把鬼影、紫边提前扼杀在快门之前。最终呈现的画面,是“人景共生”的和谐:背景保有夜的深邃,人脸拥有夜的温柔——夜色终于不再是敌人,而是故事的一部分。
这里还有两个实用玩法可以聊聊。
其一,烟花定格不难,难的是“烟花+人像”同时清晰。vivo X300 Pro拥有行业首创把烟花场景纳入人像模式:检测到夜空出现花火,系统主动提示“试试闪光烟花人像”,此时广角灯与长焦灯协同工作,自动匹配23mm到85mm焦段所需的补光量,确保人脸与烟花同时获得准确曝光DCG-HDR再次上线,消除鬼影与紫边;Live Photo把1.5秒的动态连同声音一起封存,回放时仿佛还能闻到火药与海风的味道。蓝调时刻拍仙女棒、暗夜大烟花拍地标、海边逆光拍中型焰火……系统甚至给出f/8.0虚化与光斑LUT的“配方”,让新手也能一键拍出“花火流年”的封面级大片。烟花的浪漫,终于不再模糊成遗憾。
vivo X300 Pro 5000万像素人像直出
vivo X300 5000万像素人像直出
vivo X300 Pro 两亿像素样片(原片直出超过30MB,但基于微信平台无法上传过大的文件,所以图片有压缩)
vivo X300 Pro 两亿像素原片直出局部裁剪
vivo X300 Pro 两亿像素原片直出局部裁剪
vivo X300 Pro 两亿像素原片直出局部裁剪
其二,vivo X300 Pro行业首发“长焦花鸟”模式,10×–30×识别到花或鸟后自动调用蔡司Mirotar折返镜头虚化模型,背景被揉成一团奶油色,鸟羽与花瓣却根根分明;即使身处杂乱树林,也能拍出工作室级别的“鸟类肖像”。而480mm+(20×)超远距运动抓拍,把蓝图极限抓拍引擎与AIGC画质重建大模型结合,最高12 fps/216张全算法连拍,夜间运动也能定格清晰。跑步、滑冰、滑板、赛车……曾经需要“大炮筒”才能触及的画面,如今被折叠进口袋。那句话怎么说的,“远方,从此不再遥远”。
另外,当所有人都在追求“高清”,vivo X300 Pro反其道而行,用算法复刻撕拉片那种“颗粒+柔焦+化学晕染”的不确定美感。全焦段变焦闪光灯根据焦段自动调整光型,让24mm的朦胧与85mm的景深同时拥有乳白边缘;一键直出即可得到一张“看起来像刚显影晾干”的潮流大片。它满足的是人们对“氛围”而非“像素”的渴望——在高清泛滥的社交时间线里,一张“不完美”的撕拉片反而更具记忆点。vivo 把化学时代的偶然美学,写进了数字时代的确定性,这份浪漫,难能可贵。
最后,是“美颜”最怕千篇一律,而“光影神器”自然不会落入俗套。vivo X300 Pro行业首发端侧LoRA 训练,只需15分钟、20张自拍照,手机就能在本地学会我们的审美偏好——是冷白皮还是小麦肌,是保留雀斑还是抹掉痘印,系统都会记住。此后每一次快门,都能在10秒内完成“私人修图师”级别的精修。更关键的是,整个训练与出片都在端侧完成,照片无需上传云端,隐私安全被锁在本地SoC里。如此,当“AI 美颜”从“公版”走向“私版”,手机才真正成为个人风格的延伸,而不是流水线网红脸的复制机。
作为技术底蕴的另一个要素,还要聊几句蓝厂这次“超级抓拍”的底层逻辑。从30万到100万场景数据库,从DX5AF专属元件到MTK联合定义的追焦NPU,vivo X300 Pro把对焦延迟压到毫秒级。零延时抓拍配合VS1芯片20%性能提升,让儿童奔跑、轮滑转身、羽毛球扣杀都能被锁死在1/8000s的凝固瞬间。而AI智能曝光策略与全链路虚化算法同时工作,保证背景光斑圆润、人脸曝光精准。Live Photo封面帧可二次选点,错过最佳表情也能事后“抢救”。当“抓拍”不再是连拍99张回去慢慢挑,而是一次快门就是一张封面,创作的快感才真正降临。
在视频拍摄方面,vivo X300系列尤其X300 Pro更是让人侧目。一方面,它把Live Photo的清晰度提升到4K规格,并首次支持“AI 路人消除”;另一方面,它拥有行业首发全镜头4K 60 fps人像视频美颜与虚化,新增冷白、负片两大网感风格,匀肤、祛黑眼圈、祛法令纹同时保留毛孔质感,一次成片即可直发小红书。
至于30×长焦舞台人像拍摄,在Magic2.0长焦舞台大模型与GTR3.0质感人像双引擎加持下,vivo X300 Pro不仅拍摄的人脸解析力提升23%,且新增杜比视界4K 60 fps舞台录像,外接增距镜后仍可调用舞台算法,让“录偶像”不再是一团过曝的灯球(4K 120fps 杜比视界 HDR 视频、120fps 10 bit Log视频、全链路10 bit Log视频工作流,的确把手机视频从“记录”推向“工业级创作”)。
vivo X300 Pro的增距镜拍鸟-1x
vivo X300 Pro-增距镜拍鸟-400mm
vivo X300 Pro-增距镜拍鸟-800mm
X300 Pro-增距镜人像-200mm
vivo X300 Pro-增距镜人像-200mm
TIPS
与vivo X200系列一样,这次vivo也准备了摄影师套装。其中,有2.35×蔡司增距镜、专业手柄、滤镜转接环、保护壳与背带,让手机瞬间变身“微单形态”。85mm长焦在增距镜加持下等效200mm,f/2.57光圈依旧保持大进光量,三枚超低色散镜片把色差压到极限——手机影像又一次拥有了“可换镜”的仪式感。
vivo X300 Pro拥有全焦段高清人像的驾驭能力
整体而言,从24mm到480mm、从白天到黑夜、从静态到动态、从记录到创作,vivo X300 Pro用一套“全场景影像系统”把“拍得到”升级为“拍得美”,把“会拍照”降级为“一键成片”。它让夜色不再可怕,让远方不再遥远,让烟花不再模糊,让舞台不再过曝,让美颜不再千篇一律,让Live Photo也能二次人生。当所有场景都被覆盖,所有遗憾都被补全,摄影就回归到了最初的意义——留住怦然心动的瞬间。蓝厂所做的,不过是把技术做到极致,把自由还给用户。
极致性能只是最纯粹的本色
又见“蓝晶芯片技术栈”巅峰时刻
在“性能过剩”被反复提及的今天,vivo X300系列选择了一条更克制、却也更具野心的路径:用一颗三方深度联调的旗舰芯,加上一块能在零下二十摄氏度依旧正常工作的半固态电池,把“性能”与“续航”同时推向极限,却让它们在用户体验里达成前所未有的平衡。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旗舰不是跑分王,也不是电老虎,而是能在零下冰原与高温音乐节现场,都让你“想拍就拍、想录就录”的底气。
vivo X300 Pro的安兔兔V10测试成绩
vivo X300 Pro的GeekBench 6.5测试成绩
vivo X300 Pro的Steel Nomad Light光追性能成绩
vivo X300 Pro的Solar Bay Extreme实测成绩
vivo X300 Pro的3D Mark Wild Life Extreme成绩
前面我们提到,当行业还在“超大核+小核”的能效权衡里打转,vivo与MediaTek、Arm三方联合,直接把台式级思路搬到移动端:全大核3.0 Super CPU,加上安卓阵营首发的SME2硬件单元,让端侧AI算力第一次拥有“桌面级并行宽度”。台积电第三代3nm制程把4.21GHz的峰值主频驯服在9.5 ℃的温升红线以内,NPU算力翻倍的同时能效却提升30%,安兔兔轻松越过400万分——这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4K 60 fps电影人像视频可以连续录制30分钟不降频的底气,是12fps/216张全算法高画质连拍后电量依旧坚挺的从容。
TIPS
前年在聊vivo X100系列的时候,我刊社交媒体上提过一个观点:“天玑9300与自研影像芯片V2的组合,一定会有让人激动的结果”,果然,它们220万分左右的实测成绩在2023年的年末令人兴奋。去年,搭载蓝晶×天玑9400的vivo X200系列在室温常规状态,安兔兔V10实测290万分(X200 Pro)和270万分(X200)。如今,vivo X300系列的蓝晶×天玑9500则直接在安兔兔V10里迈过400万分大关(我们实测16GB+1TB的vivo X300 Pro为408万分),让人惊叹。
更妙的是,vivo把自研蓝图影像芯片V3+的整体植入SoC,形成“平台级内嵌+外挂影像芯片VS1”的双芯矩阵:影像数据在片内就走完预处理、降噪、色彩映射、电影风格套版,再输出给外挂VS1做最终渲染,端到端延迟压到一帧以内。于是,电影感虚化、肤色保护、HDR色调映射,这些原本需要后期工作站才能完成的流程,如今在快门按下瞬间就被“蓝血旗舰”消化殆尽——性能与影像,第一次被做进了同一颗心跳。
在散热组件方面,vivo X300全系具备冰脉流体VC散热黑科技,内设超级吸水通道,增强VC回水速度。我们知道,因为小屏旗舰的天然属性,标准版的X300对于散热的要求比Pro版更高,在冰脉流体VC散热的支持下,标准版X300也拥有非常出色的持续控温能力。
TIPS
高跑分不难,难的是把每一分都兑现成用户可感知的愉悦。vivo X300系列与芯片团队在游戏、显示、AI、通信、影像、功耗、内存、安全八大赛道“共研共调”,让纸面参数在真实场景里落地生根。比如游戏场景,独家GPU Dynamic Cache把帧率波动压到肉眼不可察,UltraMotion灵动帧率在《原神》须弥城60fps与120fps之间无感切换,既不给眼睛拖影,也不让电池浪费每一毫安;户外高亮显示2.0把峰值亮度推到3000 nit,却在系统层实时动态调压,阳光直射下也能看清取景框,而不会让机身变成暖手宝;AI与安全,端侧小V写作、端侧记忆、端侧定制美颜全部在本地完成,8 GB 训练内存被压缩到 2 GB,模型体积缩至1/4,训练效率却提升8倍——隐私留在本地,体验冲上云端。于是,跑分不再只是实验室里的狂欢,而是游戏不掉帧、导航不漂移、夜景不等待、直播不发热、隐私不上云的日常踏实感。
在电池组件方面,vivo X300系列相对前代有着明显的提升。其中,vivo X300 Pro直接把容量推到6510mAh,而vivo X300也拥有超过6000mAh的大电量,且通过第二代半固态电解液技术,把能量密度、低温性能、循环寿命同时拔高一个量级。半固态电解质像给离子铺了一条“高速公路”,零下20℃依旧维持95%可用容量,零下30℃整机仍能正常开机——在漠河拍极光、在雪山顶录延时,电量焦虑被第一次遗忘在保温杯里。
配合蓝海续航系统2.0,手机从电池化学、系统调度、场景感知到直驱供电全链路“精打细算”:异构计算空间3.0让CPU、GPU、NPU按需“拼桌”而非“包场”;全局直驱供电2.0把充电能量直接送达SoC,绕过电池“中转仓”,边充边玩机身温度再降2.3 ℃;微电精灵2.0则在电量仅剩1% 时自动切换射频低功耗模式,仍可支持30分钟扫码、通话或亮码出闸——“零电”满血复活不再是实验室传说,而是地铁出站口的真实救赎。
更重要的是,90W超快闪充+40W无线闪充这次是全系标配,且电池经过60个月循环健康认证,电池容量仍≥90%,把“用三年”升级为“用五年依旧一天一充”。当性能与续航在化学层面握手言和,我们得到的不是冷冰冰的参数,而是“想走就走、想拍就拍”的自由。
这段时间,其他搭载天玑9500平台的友商旗舰也已经陆续上市,竞争是良性而必然的,但vivo X300系列“定标准”“立门槛”的身份是无法否定的。此时此刻,恰如去年vivo X200系列彼时彼刻,所以“让影像流连于X”这件事,不是应了vivo每年旗舰的产品型号梗,而是内功的显露。
又见大师色彩好屏
又见满血满配
当“好屏”已成为旗舰的入门门槛,vivo X300系列却选择再向前一步:把“参数拉满”与“肉眼舒适”同时写进6.78英寸或6.31英寸的面板里,再用自研通信芯片组、超大马达、超声波指纹、双UFS磁盘阵列等周边配置,织就一条“看不见却处处可感”的体验护城河。它让屏幕不再只是显示窗口,而是全天候陪伴的“视觉管家”;让指纹、马达、信号、存储这些“隐形环节”第一次被提升到主角高度——当别家还在卷峰值亮度时,vivo X300系列已经把“看得爽、触得快、握得稳、传得顺”做成了完整闭环。
首先,BOE独供的Q10 plus基材,配合vivo与蔡司共建的色彩映射表,让这块1~120Hz 8T LTPO面板在出厂前就完成ΔE≈0.27的色准校准——数字背后,是摄影师在雨林里看到的翠绿与屏幕回放时毫无偏差的安心,是设计师在咖啡厅修图时无需外接监视器的从容。4500nit局部峰值亮度把HDR全家桶的每一阶灰度都推到阳光下依旧可见;而P3广色域与CMF2015双色彩空间同步校准,则让同一张照片在手机、笔记本、投影仪上保持同一副“面孔”。
更贴心的是“长辈色彩模式”与“屏幕色温自适应2.0”:前者把高饱和区适度降纯,减少老人眼刺激;后者像一位隐形调色师,随环境光温自动滑移色坐标,深夜刷手机不再被冷白光照得睡意全无。SGS 低蓝光认证只是“门票”,vivo通过提升蓝光偏振特性,把叶黄素利用率拉高,有害蓝光被“过滤”而非“一刀切”,护眼同时不偏色——这份“科学式温柔”,是目前行业里最容易被忽视、却也最珍贵的部分。
屏幕调光一直是“参数好看、体验打折”的重灾区。vivo X300系列联合BOE深度定制两套调光策略:低亮度段2160Hz高频PWM,把频闪推到人眼神经无法同步的上限;中高亮度段则切换为全DC调光,彻底消除PWM波动。全程1nit~4500nit无跳变,解决行业级“亮度断层”难题。再配合“灵动感光模式”“夜猫护眼3.0”与“AI舒眠模式”,当护眼从“硬件无频闪”延伸到“生物节律”,屏幕才真正升级为“健康管家”。
除了屏幕,“旗舰信号”也不该是玄学。vivo X300 Pro行业首发1+4自研通信芯片组:Z100寰宇信号放大芯片担任“智能大脑”,毫秒级识别640种用户场景,从地铁启动到电梯关门,从演唱会人海到高铁隧道,平均天线效率提升11.5%;四颗Wi-Fi穿墙芯片则像四位专项特工,三居室角落的短视频卡顿率直接下降50%。
vivo X300 Pro还拥有X系列史上最大体积马达,震量提升30%,响应时间缩短50%,打字像青轴机械键盘,游戏开枪伴随“后坐力”回弹;湿手秒开超声波指纹2.0,录入速度压到1.27 s,钢化膜、水渍、油汗一并穿透,识别面积比光学方案大15%,盲按也能一次解锁。
可以说,当“解锁”与“反馈”被同时升级,手机第一次拥有“开门即豪华”的仪式感:深夜从口袋掏出,手指未干也能秒进桌面;回微信时长震短震错落有致,像把消息敲进心里——这些细节不会出现在海报,却每天与用户握手无数次,把“好用”写进肌肉记忆。
TIPS
vivo X300 Pro的顶配版本还拥有行业首发双UFS 4.1并行技术,读速直接翻倍,12fps连拍216张RAW原片,后台写入仅需3秒。
一块好屏让人“看见”世界,一组好芯片让人“连接”世界,一颗好马达让人“触碰”世界,一套好存储让人“带走”世界。vivo X300系列把每一次解锁、每一次震动、每一次传输、每一格信号,都打磨到可被感知的精细——当别家还在用“峰值亮度”一决高下,它已经把“看得爽、传得快、握得稳、触得准”做成了完整体验闭环。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参数只是入场券,体验才是终点线。”
一色一境
何为“当美学遇到哲学”
现在该聊设计了。先说一句,vivo X300标准版的尺寸实在太称手了,长宽比非常“黄金”,机身厚度控制在8mm之内,而这个机身尺寸能够容纳极强的算力性能、续航组件、影像体验,就凭此条,它就已经有了充分的大卖潜质了。能比它更极致的,目前,真没有。
我们说过,真正的高级感,是克制,是让线条回到直线,让触感回到掌心,让色彩回到天地。在经历了前代的成功之后,vivo也在继续践行这个思路。
vivo X300 Pro以6.78英寸直屏、7.99mm厚度与226g重量,把专业相机的秩序美学折叠进口袋;vivo X300则进一步将机身浓缩到6.31英寸、7.95mm、190g,成为“手感最好的小直屏旗舰”。一大一小,一刚一柔,却在设计语汇上共用同一把标尺——悬浮水滴冷雕玻璃、丝绒质感涂层、极窄四等边、圆润大R角,让“直”不再冷硬,而是温润、轻盈、治愈,甚至带一点莫奈笔下的呼吸感。
其中,vivo X300 Pro的6.78 英寸面板被1.1mm极窄四等边包裹,正面视觉几乎等宽,像一台被缩小的专业监视器;背面悬浮水滴冷雕玻璃让镜头模组与后盖无缝衔接,凸起的“台阶”被玻璃自身的弧度悄悄吃掉,手指滑过只觉一片顺滑,官方称之为“隐形凸包”。这种一体冷雕工艺不仅降低灰尘堆积,也让镜头区域在光线下呈现“光哑对撞”的层次——亮处像水面,哑处似岩壁,秩序与野性同框。
其中框与玻璃过渡处做了舒适倒角,226g重量被大R角分散到整个掌心,长时间握持拍4K视频也不硌手。配色上,旷野棕、自在蓝、简单白、纯粹黑四种自然主题,取自沙漠黄昏、雨后晴空、晨雾白云与极夜星空,配合丝绒玻璃工艺,观感通透却不沾指纹,治愈系触感在指尖停留更久。直屏的硬朗与配色的温柔,被vivo调和成一种“专业之下,亦有温度”的反差萌——它像一台可以打电话的相机,也像一块握得住的莫奈画布。
如果Pro版是“专业器材”,标准版就是“口袋幸运物”。vivo X300作为近年来罕见的小尺寸直屏旗舰,极简圆环镜头模组悬浮在后盖之上,像一滴晨露落在湖面,镜头边缘的45°抛光倒角折射微光,营造出“纱雾朦胧”的呼吸感。vivo称之为“悬浮水滴冷雕玻璃2.0”,与Pro版同款工艺,却在更小尺寸上做出更柔和的视觉落差——镜头仿佛从机身自然生长,而非后期拼接。
立边金属中框带来微微冷劲的握持反馈,却在边缘处用0.05mm的微弧与玻璃顺滑过渡,刚柔并济,长握不累;1.05mm极窄四等边让正面几乎全是屏,单手拇指可轻松覆盖90%显示区域,地铁刷微博也能“指哪打哪”。
vivo X300的配色命名更带诗意:幸运彩、自在蓝、惬意紫、纯粹黑。幸运彩撷取风雨之后的天光彩虹,转动机身可见淡黄、薄荷绿、晨曦粉三色渐变;惬意紫像莫奈笔下被雾气柔化的薰衣草,低饱和雾面涂层在日光下呈现“刚被雨水洗过”的湿润感。丝绒玻璃工艺让光线在表面发生漫反射,指纹被悄悄隐藏,清爽感从第一次上手就持续在线。小巧却不廉价,轻盈却不飘浮——vivo X300用“小”证明:真正的旗舰,是把每一寸空间都做成“刚刚好”的艺术。
无论Pro还是标准版,vivo都坚持同一条价值线——直屏的硬朗,必须通过工艺与倒角转化为掌心的温润。两段式悬浮冷雕、丝绒抗指纹涂层、圆润大R角、与中框无缝衔接的45°倒边,让手指在金属与玻璃之间找不到“断层”。而镜头参数刻字被做成侧壁微雕,像徕卡镜头上的白漆数字,低调却仪式感满满;光哑对撞的vivo与Zeiss联合标识,在不同角度下呈现“时隐时现”的呼吸效应,成为整个背面最克制的点睛。
两款vivo X300系列机型共同证明:设计的高级感,从来不靠堆料,而靠“舍得”——舍得把曲线拉直,把重量做轻,把色彩做淡,把故事做深。当我们把vivo X300系列握在掌心,会发现“旗舰”二字,原来也可以如此温柔、如此治愈、如此贴近心跳。
AI重构无微不至的智慧体验
OriginOS 6再次助力“X大智慧”
在硬件堆料已成惯例的当下,OriginOS 6选择用“五年流畅”与“生态破壁”两条长线,把安卓体验重新做一次“深度烘焙”。vivo X300系列首发的这套系统,不再满足于“动画丝滑”式的表面功夫,而是从渲染架构、存储通道、内存压缩到跨端互联全面动刀,甚至把苹果全家桶的壁垒凿出一条双向车道。它让“流畅”从第一天的惊艳延伸到第五年的从容,也让“互联”从安卓圈内的自娱自乐,升级为iPad与iPhone共同参与的跨端狂欢——当别家还在谈“系统不卡”,X300系列已把“系统不孤单”写进用户体验。
“持久流畅”常被当作营销话术,OriginOS 6却把它做成两份盖戳的证书:SGS与中国泰尔实验室双认证,承诺“五年全场景重度使用”依旧保持可感知的顺滑。底气来自蓝河流畅引擎对安卓底层的“动骨手术”——超核计算重构调度优先级,让重载冷启动速度提升10%;双渲染架构(统一渲染 + 分离式渲染)并存,支撑一镜到底、实时模糊等高阶动效,却不吃掉额外GPU内存;光子存储把关键数据访问速率拉高 230%,X-Copy搬移效率提升51%,哪怕5000张照片瞬间导入,相册缩略图也能秒级呈现。
最硬核的是与联发科联合首发的“内存压缩硬化”,配合双 UFS 4.1 磁盘阵列(前面提到,仅配置在vivo X300 Pro卫星通信版上),AI大模型加载效率提升63%,大文件拷贝快70%,提前摸到UFS 5.0门槛——当友商还在“杀后台”,vivo已把“后台永驻”做成系统级能力。五年之后,它或许不再跑分第一,却依旧能在清晨解锁时给你“第一天”的轻快感,这份“时间友好”,才是旗舰系统最该具备的修养。
同时,安卓与iOS的“次元壁”首次被凿出双向八车道。OriginOS 6行业首发苹果全家桶无感互联:iPad 可无线投屏vivo手机,也能反向管理手机文件、调用手机相机把实拍照片嵌入笔记;原子笔记与iPad端数据实时双向同步,待办、日程、云相册跨端实时可见。
更惊喜的是“摇一摇文件群发”——无需安装第三方App,群组最高11 人,80 MB/s点对点传输,对于微信“九宫格压缩图”的痛点,这是一剂“去中心化”解药。甚至iPhone用户也能受益:双机互联后vivo手机可直接访问同账号iPhone的相册,用蔡司风格或人像算法修图后,一拖即可原子岛、微信或小红书——安卓的开放与iOS的精致,第一次在同一帧画面里握手。把“对手”变成“队友”,需要的不只是技术,更是敢于拆掉围墙的格局。
其他智慧提升方面,小V电话助手2.0行业首发“AI找人工”,拨打10086等客服电话时,小V自动语音识别菜单树,一键直达“人工服务”,省去“多次按键”的漫长等待。小V圈搜2.0则把识别-搜索-执行做成“一条横线”,从“所见”到“所用”的距离,被压缩到一次圈选——AI终于从“炫技大屏”退居幕后,成为随时待命的隐形秘书。
整体看来,OriginOS 6用五年流畅证书、苹果生态破壁、情感化锁屏与隐形 AI,完成了一次“去存在感”的进化:它不再用花哨动画刷存在感,也不再让用户为适应设备而学习操作,而是把“流畅”写进时间,把“互联”伸到对手花园,把“趣味”藏进每一次解锁,把“效率”融进每一次圈选。我们认为,当系统真正“隐形”,硬件的强悍才能被完全释放——用户只需记得:想拍就拍,想传就传,想玩就玩,五年之后依旧如此。这份“无感却可靠”的陪伴,才是vivo X300系列系统体验最动人的底牌。
EF点评:
回头看看,历年来对于vivo的X系列旗舰,有人翘首以盼,有人静观其势,有人心念已久,有人欣然而释。无论哪种心绪,终归是在褒扬和期待的氛围中实现了代系的更迭,这种情景是对vivo的肯定。客观来说,vivo X300系列此番继续高分开局,其前作vivo X200系列尤其是vivo X100系列所塑造的完美形象居功至伟。当然,也因为之前两代作品在其目标受众群体中的完美表现,让新作拥有极高人气的同时也必然经受更难的“再上一层楼”的压力,有形无形皆是如此。这话我们第二次说了。
所以,没有丝毫“拘泥于平台代系更迭而按部就班”的敷衍,vivo X300系列必将成为继“梦幻100分”的X100系列和“双倍X解法”的X200系列之后第三场无懈可击的、基于绝对实力的影像盛典——对,还叫“蓝能,可贵”。
另外,vivo对于“锐意进取”的定义始终构筑在“稳健”(基于实力的内敛的艺术)这个词之上,加之技术层面的谙熟和AI大模型体系的全面开启,X300系列能够完美地继续最近两代X系列所实现的“由蓝厂定义新移动影像”的现实价值和历史使命。如此,前作“最聪明的影像旗舰”之名也能在vivo X300系列上继续为我们带来了一场“300%创造梦幻的X”的年度表演——是属于2025年的,也是属于2026年的。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vivo X300系列,正是这句千古名言在科技时代的最佳注脚。它让我们看到,在智能手机这片看似已经饱和的“宇宙”中,依然存在着“无穷”的创新可能。只要拥有敢于探索的勇气和颠覆传统的决心,就能不断突破想象的边界,为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惊喜与感动。所以,我们也建议各位,拿着vivo X300系列,用镜头去拥抱这个“天高地迥”的广阔世界,用智慧去感受那“宇宙之无穷”的无限魅力。
说得再直白些,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vivo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商业的本质其实很简单,就是回到最基本的商业常识,踏踏实实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而像包括vivo X300系列在内的一系列作品,都是践行vivo文化的实例。它不用刻意强调“高端化”,“高端化”自然就来了。
更新时间:2025-10-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