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铁上吃泡面成为历史,“康师傅”们将何去何从?

近日,“广州东站停售泡面”的消息引发网络热议。

“泡面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这是人们对于火车出行的共同记忆。户外旅行亦是方便面的主要消费场景之一。这个场景的消失,对于方便面生产厂家而言可谓是“雪上加霜”。

超市中的方便面货架

业绩入冬

2025年上半年,康师傅方便面营业额为134.65亿元,较去年同期跌去3.49亿元,同比下降2.5%。从细分品类来看,方便面大类中,康师傅的高价袋面业绩跌幅最为明显,销售额跌去3.93亿元,同比减少7.2%。

在财报中,康师傅将其解释为“受市场承压与产品结构调整影响”。

不过,康师傅在财报中进一步解释道:报告期内,由于产品升级调价,使方便面毛利率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至27.8%。受毛利率同比提高带动,方便面业务2025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同比提高11.9%至9.51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虽然康师傅方便面营业额下降了,但是提升了毛利率。

康师傅方便面落幕之际,统一看似迎来了“高光时刻”。财报显示,上半年,统一食品业务收入为53.82亿元,同比增长8.8%。虽然,统一未明确提到方便面业务的具体营收数据。但据2024年数据披露,方便面占食品业务的营收比例超98%。这表示可以理解为统一方便面增长接近两位数。

统一的财报提到,今年上半年,公司在产品和营销方面也花了一番功夫,汤达人、统一老坛酸菜牛肉面的品牌收益稳步增长,茄皇实现了双位数增长,满汉大餐实现了高双位数增长。

不过,整体来看,该业务在公司营收占比中的比例不断降低。

而被称为“泡面鼻祖”的日清食品日子也不好过。公司2024财年年报显示,2024年日清食品实现营业收入38.12亿港元,同比下降0.56%。这是日清食品连续第二年收入下滑。

市场整体走下坡路

方便面市场正在不断萎缩。据世界方便面协会数据,中国方便面消费量已从2020年巅峰期的472.3亿份降至2023年的431.2亿份。另据《方便面市场消费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数据,外卖市场规模每增加1%,方便面消费量便减0.0533%;同时,自热火锅、螺蛳粉等新型方便速食和预制菜的崛起,都在分流方便面消费。

为何方便面会被市场抛弃?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5年中国方便粉面市场消费行为调查数据》指出行业痛点一直存在:45.86%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保障提出改进诉求,同时,产品创新滞后问题凸显,同质化风味与单一功能属性制约消费潜力释放。

面对这样的行业情况,口味创新成了相关企业的新战场。如三养推出火鸡面,白象推出香菜面、臭豆腐脏脏面、螺蛳粉风味臭臭面等,一度成为网红产品。

但这也未能扭转行业的颓势。毕竟在大多消费者眼里,方便面等于“垃圾食品”。在对健康需求日益增长的当下,不少品牌也向健康化转型。

可是,品牌面临这样的“两难”:大多数消费者会觉得方便面不健康。但当品牌向健康化方面做文章后,往往又会面临涨价。涨价后消费者不买账了——那还不如吃个新鲜热乎的面条。

例如统一一款名为满汉大餐台式高端方便面,官方称加入了货真价实的牛肉块,采用浓缩、冻干等技术保留营养的高汤和蔬菜,但售价高达20元,备受消费者诟病。

健康、营养对于方便面来说是不是悖论?行业究竟如何才能闯出一条路?这些都需要实践去验证。

南方+记者 黄晓韵

【作者】 黄晓韵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标签:美食   康师傅   泡面   何去何从   历史   方便面   食品   消费量   毛利率   消费者   市场   上半年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