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然博物馆内多名儿童翻越禁区,家长还在旁鼓励?志愿者:曾有活体被摸死

每到暑假

很多上海热门博物馆

都成为小朋友们的打卡点

其中

上海自然博物馆

更是人气火爆

人流暴增

不文明现象也随之出现

有人硬闯展区,和展品“亲密接触”

有人在展馆里乱扔垃圾

......

市民陆先生爆料称,前天(9日)下午在微信群中看到一段10秒左右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该视频拍摄于,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热门项目“非洲大草原”多媒体展区。有近10位孩子擅自翻越围栏,进入标本展示区嬉戏玩耍。

有的家长鼓励孩子将较小的狮子标本抱在手上拍照,甚至还有一个小男孩直接骑上了一头成年狮子标本。

9日晚,记者联系到了该视频的发布者及其朋友。据对方介绍,她们是来沪参观的两位初中生,这段视频拍摄于9日下午3点左右,当时上海自然博物馆B2层的"非洲大草原"多媒体秀展区人流很大。她俩到达时,已有八九位孩子翻越围栏,进入展区内嬉闹攀爬。由于觉得该行为实在不妥,便发到网上希望引发关注。

为核实情况,昨天(10日)中午12点,记者来到上海自然博物馆,正值暑期观览高峰,中午馆内人数已达4350人,各个展馆内人山人海。

在B2层"非洲大草原"多媒体秀的出口处,记者找到了视频的拍摄位置。

为让互动体验更真实,该场馆为半开放式布展,所有标本都未配有保护罩,仅在外围设置了到成年人腰部的木质栏杆。

不过,对于身高1米左右的小朋友来说,想要翻越栏杆还得有家长的助力。

事发的狮子展台贴满了"请勿触摸攀爬"的提示语,数量为26张,为该展馆之最。

即便如此,现场依旧有家长鼓励孩子与标本“亲密接触”,引得标本不断摇晃。

遭殃的不仅仅是狮子

海星都被摸死了

上海自然博物馆志愿者表示,以前海星馆都开着的,可以互动摸的,但是海星都被摸死了,开放活体动物参观,也要很多人看着。

这位志愿者坦言,由于动物标本经过特殊处理,馆方也从安全角度劝说家长保持距离,但仍收效甚微,有时还会遭到游客投诉。

上海自然博物馆志愿者:还不能凶,不然马上被投诉。提醒儿童触摸不利于健康后,他们家长就说"你怎么不早讲"。我和他们讲过的,他们说我怎么知道,我们又不知道的,我们还以为没事的。

馆方呼吁:

勿跨越围栏、勿触碰标本

目前馆方已在官网的参观须知中显著标注,提示游客爱护公共设施,避免与标本、模型的亲密接触。展区各处和重点展品周围也张贴有相关标识,提示文明参观。

目前正值暑期高客流,馆方已加大展区重点区域巡查力度和频次。也诚挚呼吁大家:严格遵守参观秩序,勿跨越围栏、勿触碰标本,主动劝阻身边的不文明行为。您的每一次克制,都是对科学精神的尊重;您的每一份配合,都在为孩子们树立文明榜样。感谢媒体与公众的监督,让我们携手以文明之举,守护自然之美,用文明参观行为开启自然之旅、发现自然之美、领悟自然真谛。感谢每一位观众的理解与配合!

此外,另一博主在社交平台发文反映,其在几日前参观上海自然博物馆时看到一些食品的外包装或喝空了的饮料瓶,被随意丢弃在了标本展池周围;一些糖皮、纸屑甚至掉落至展池内,出现在了标本附近。

“成堆的垃圾,像是刚野餐完了一样。”博主说。这些出现在自然博物馆展区内的垃圾,十分影响她的观展心情。

这位博主分享的内容,让许多熟悉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市民感到震惊。

“我小时候去,从来没有这样的情况啊。”一位年轻的姑娘说。“自然博物馆一直是我很喜欢的地方。”

一些喜爱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市民呼吁,早已深植在市民心中的“七不”规范,不应被忘记。

“马路不乱穿,车辆不乱停,垃圾不乱扔,宠物不扰邻,餐食不浪费,言语不喧哗,守序不插队。”这七条行为规范,应由家长从小传递给孩子,特别是在上海自然博物馆,这种具有教育意义的场所,这样的规范更应被遵守。

“随手一丢”让环境不堪重负

8月5日上午,记者排队购票进入上海自然博物馆,对于馆内垃圾的由来,进行了实地观察。

记者看到,开馆之初,馆内的环境十分干净整洁,半点看不到前文博主图片中所呈现的场景。不过,可能是因为人流量很大,排队进馆已经消耗了小朋友们不少的体力。很快,就有家长,从携带的大包小包中,拿出补给的食物,递给孩子。

在这个阶段,家长递给孩子的食物,大多是糖果、酸奶等可供孩子边参观边补充能量的小零食。不久后,一些糖纸、塑料袋等小件垃圾,开始出现在了观展人流的脚下。

这些小件垃圾,或许只是学龄前儿童拿不住食物时不经意间掉落的碎屑,或者家长在翻包过程中,不慎掉落的杂物。但由于自然博物馆暑假期间,人流量很大,展厅内甚至会出现观展者摩肩接踵的情况,在这种人流下,个人随手掉落的杂物,累积在一起,也成了不小的数量,让原本整洁的环境,渐渐不堪重负。

更麻烦的是,对于大多数参观者来说,抢到自然博物馆的门票并不容易,他们绝不会参观了一两个小时就离开。为了多待几个小时,许多游客,都随身携带了午餐。

中午11点左右,记者在现场看到,游客们会三五成群地在馆中的空地上席地而坐,从包中掏出水果、馒头、面包、饼干等各类食物,相互分享。虽然大多数游客,在吃午饭后都会将产生的垃圾收好,但难免会有一两组家庭忘记收拾,这或许就是前文博主所看到的,成堆的垃圾的由来。

馆方呼吁

请将垃圾投入分类垃圾桶中

上海自然博物馆内分布着充足的分类垃圾桶,供游客处置垃圾。

上海自然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面对因游客增加而带来的清洁压力,馆方已加大了对展区清扫的力度和频次。但是,整洁的环境,需要所有人共同的努力。

因此,馆方呼吁:

为保护馆内展品,营造安全、整洁、舒适的参观环境,请勿携带食品、饮料进入展区和影院;请将产生的垃圾自觉投入分类垃圾桶或带离场馆。”

每件标本都是自然的馈赠,每寸空间都需大家的共同维护,您的举手之劳是对环境的尊重,让我们从点滴做起,用文明参观行为开启自然之旅、发现自然之美、领悟自然真谛。感谢每一位游客的理解与配合!”

来源丨上海法治报、新闻晨报、上观新闻、新闻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2

标签:旅游   活体   博物   馆内   禁区   上海   志愿者   家长   自然   儿童   博物馆   标本   展区   垃圾   游客   海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