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通家庭的孩子学习,笔者觉得平稳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量力而行,拔得太高不一定就真的很好。也许是笔者的认知太狭隘了,知足者常乐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有多少普通家庭为了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而把孩子逼得疲惫不堪啊!
小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时,百分之九十的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将来能上清北,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最聪明,都是满怀希望,充满奢望。等到了三、四年级会有一半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彻底失去信心,明显就追不上其他孩子了。学习真的不是父母想像的那么简单,所以给孩子做个精准定位才是关键,要了解自己孩子是块什么料。
学习成绩好坏,与孩子的智商、家庭财力和孩子的意志品质都有着非常大的关系。聪明的孩子就是学习好,这一点不服不行,不怎么学成绩都是最优秀;家里有钱或者舍得花钱,可以雇佣名师一对一,也能让孩子成为尖子生,能打牢基础提前做过拔高题;有的孩子懂事,理解父母,学习非常刻苦努力,也能脱颖而出,但是智商不给力太拉胯时努力也有可能白费。
普通人,父母都普通,孩子拥有高智商的几率不大,我说整体啊,不说个体特例,说的是普遍性。智商来自遗传,父母要是特别聪明也就不是普通家庭了。当然了,普通家庭的财力也是有限的,有钱也就不会被称为普通家庭了。很多人有个误解,认为普通家庭的孩子意志品质更强,学习会更用功,比如网民们都认为扁担女孩肯定学习很刻苦。其实,普通家庭的孩子在学习的韧劲上,不一定强过家庭富裕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当初学习时就都坐不住没耐心。
这些事实说出来是不是很扎心?所以要量力而行,不要强行拔苗助长,普通家庭的容错率能力更低,家庭更禁不住折腾,一旦出现问题补救能力也是最低的。逼孩子学习,超越了极限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有一个同事就和儿子已经要反目成仇了,几乎不说一句话,家庭气氛收到了影响。还有一个同事的孩子已经被逼急了逆反心理导致书本一扔不学了,结果只考上了私立高中。更无奈的是另一个同事,孩子考上了一个不错的高中,结果有些抑郁了,看病吃药耽误了不少时间,已经不奢望高考能考上什么像样的大学了。
家长都是普通人,何必难为同样普通的孩子呢。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学习能发挥到最好,能稳步前行就可以了。自己没本事没遗传给孩子更好的天赋,不能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上最好的辅导班,却使劲逼孩子的父母真的有些不可理喻了,真的是有些心态扭曲了,比拔苗助长还可恶。其实,考个适合自己的大学,反而能稳步前行,步步提升。985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读研,一本二本读研的也很多。
笔者也曾使劲逼孩子学习,定的目标太高了,后来突然醒悟了,懂得了量力而行,虽然没考上更好的大学,却考上了她自己满意的大学。现在孩子在学习上稳步前行,明年就要开始读博士了。当初很多考上更好大学的,并没有上到博士,这就叫做以稳取胜。
如果当初被逼得考上了更好的大学,也许因为学习难度大竞争压力大,可能学习一直很费劲,很难稳扎稳打的一步步向前。也许混个本科毕业证都有难度呢,那些顶流985跟不上转专业甚至退学的太多了。学习就像机加工零件,除了最后一道加工工序,都是要留出加工余量的。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