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点还在数羊”“躺下2小时才能睡着”“半夜醒了再也睡不着”……如果你也被这些睡眠问题缠上,千万别不当回事。永州市脑科医院(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专家提醒:睡眠是人体最基础的“健康防线”,长期睡不好不仅会让人白天没精神,更可能引发一系列身心问题。重视睡眠问题、及时调整作息,对维护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长期睡不好,身体有多“受伤”?
很多人觉得“少睡点没关系,白天补补就行”,但事实是,睡眠的“债”一旦欠下,身体会用各种方式“讨债”:
1.免疫力“垮台”,小病小痛找上门
睡眠时,身体会分泌大量免疫细胞和抗体,相当于给免疫系统“充电”。长期睡不好,免疫力会直线下降,感冒、过敏成了家常便饭,甚至可能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临床数据显示,长期失眠者患高血压的概率是正常人的2-3倍。
2.情绪“失控”,心理问题悄悄来
睡得少的人,大脑里负责情绪调节的区域会变“敏感”。白天容易暴躁、焦虑,一点小事就想发火;晚上越想睡越睡不着,陷入“失眠-焦虑-更失眠”的恶性循环。久而久之,还可能诱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我院接诊的不少焦虑症患者,最初的诱因就是长期睡眠差。
3.大脑“变迟钝”,生活工作受拖累
睡眠是大脑的“清理时间”,能帮我们整理记忆、修复神经细胞。长期睡不好的人,会明显感觉记忆力下降(刚说的事转头就忘)、注意力不集中(开车走神、工作出错),甚至反应速度变慢,意外风险大大增加。
4.身体“代谢乱”,颜值、体重都受影响
睡不好会打乱胰岛素分泌,让人总想吃高糖、高热量食物,不知不觉变胖;还会影响皮肤修复,出现黑眼圈、皱纹、肤色暗沉——所谓“熬最晚的夜,用最贵的护肤品”,其实是本末倒置。
改善睡眠,试试这几招“科学方法”
如果只是偶尔失眠,调整习惯就能缓解;但如果每周失眠超过3次,持续3个月以上,就要警惕“慢性失眠”,及时干预。永州市脑科医院(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专家推荐这些实用方法:
1. 给身体定个“生物钟”,别让作息“随心所欲”
每天固定时间上床(比如23点前)、固定时间起床(比如7点前),哪怕前一晚没睡好,也别白天补觉超过1小时。坚持一周,身体会形成“到点想睡、到点醒”的条件反射。
2. 把卧室变成“睡眠专属空间”,拒绝“多功能使用”
卧室只用来睡觉,别在床上玩手机、工作、吃零食——让大脑知道“床=睡觉”。睡前1小时关掉手机、电脑(屏幕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可以开一盏暖光小灯,让环境暗下来、静下来(温度控制在18-22℃最舒服)。
3. 睡前“给大脑松绑”,别带着“心事”上床
睡前别想工作、琐事,更别强迫自己“必须睡着”(越焦虑越难睡)。可以试试“478呼吸法”:用鼻子安静吸气4秒,屏住呼吸7秒,再用嘴慢慢呼气8秒,重复几次,帮身体放松;也可以泡泡脚(水温40℃左右,15分钟即可)、听白噪音(如雨声、海浪声),
帮大脑从“忙碌”切换到“平静”。
4. 白天“动一动”,晚上“稳一稳”
每天坚持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瑜伽、游泳),能改善睡眠质量,但要注意:睡前3小时别剧烈运动(比如跑步、跳操),否则身体太兴奋反而睡不着。
5. 别硬扛!长期失眠,及时找专业帮忙
如果长期失眠(每周超过3次,持续3个月以上),或伴随明显焦虑、抑郁情绪,别硬扛!一定要及时到医院的睡眠专科或心理科就诊。医生会根据情况通过心理疏导、物理治疗(如经颅磁治疗)或药物调整等方式,帮你科学改善睡眠。
睡眠就像空气和水,平时不觉得珍贵,失去了才知重要。永州市脑科医院(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提醒:别让“睡不好”拖垮健康,从今天起,试着调整习惯,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好睡眠,才能给生活“加满电”!
更新时间:2025-07-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