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严格依据权威信源(官媒占比超80%),结合最新动态及历史数据,最终观点保持中立。结尾附有参考资料。如有新动态,望提醒博主。
眼看着这备受关注的五一小长假就在眼前了,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意识到:今年的五一和过去的五一相比起来,好像有那么点不一样。
回想前几年的五一景象,简直称得上是热火朝天。
毕竟除了年假和国庆之外,大家心里最期待的就是五一放的五天小长假了。
以前这会儿大家还在各种浏览攻略、纠结“去哪儿玩”,然后忙着抢机票、订酒店、规划行程。
但是今年五一前的消费市场却画风突变,从中察觉到的3个反常现象那更是相当扎眼。
1.小县城成香饽饽
每次说到旅游必去城市、假期打卡景点,最抢手的无非就是那几个热门大城市。
像是去北京爬长城、到上海看外滩、亦或者是杭州西湖、西安兵马俑等等,全是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存在。
这也就造成了每年这个时间段,大家都不约而同想要趁着长达五天的休息时间,一股脑地涌入这些经典城市观光打卡。
导致这些地方打眼望去只能看到一堆人,挤得那叫一个水泄不通,连自拍都得排队。
五天的旅游时间里真正娱乐休闲的时间可能只有两天,剩下的情况不是堵车就是堵人。
各大软件上的酒店价格更是翻倍涨,甚至好多景点的预约都直接排不上号,但今年来看,这样的热度却降下来了不少。
据相关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旅游订单同比增速上,县域市场高于三四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又高于一二线城市。
一些黑马小县城的旅游订单平均增长的速度达到了36%。
但反观另一边那些向来传统热门的一二线大城市,当然还是不缺乏游客的,但订单增速确实没这么快。
很多外地人听都没听过的小地方,酒店预订量直接翻倍,让当地人不仅发问:“跑那么远来这个不知名小县城,到底是图啥?”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选择小县城到底是图啥呢?为啥突然不爱大城市了呢?
第一个原因,当然是省钱!性价比高!
都说现在经济大环境不好,花的每一笔账都得精打细算,生怕自己多浪费了。
而一般来说,如果要从外地赶去那些热门大城市,还没等到开始玩呢,光是路费加上住宿费就上千了。
更别说再逛逛景区、吃吃喝喝、买点纪念品啥的,几个月的工资就下去了。
而且大城市+景点+节假日,这多重buff加起来,花销更是要比平常翻一番。
花费高就算了,大城市往往人挤人,导致很多人不仅感受不到旅游的快乐,往往还要承受拥挤的烦躁。
既花了钱,又遭了罪。
很多人一看这简直就是一笔完全划不来的买卖,不如看看其他的选择。
因此人少、便宜、还不卷的小县城就进入了大家的面前。
很多无名县城的景区门票都免费、直接进就行,拍照还不用回来辛辛苦苦P路人,性价比直接拉满。
更别说小县城的物价了,从酒店到日常开销更是低廉,把去大城市的预算放到小县城,足够让人玩个痛快。
再者来说,本身大家放个假就是想要放松放松心情的,去人挤人的地方又累又烦,不如在安静的县城治愈生活中的精神内耗。
2.大量外国人,五一要来中国
五一假期前的人潮方向逆转还体现在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来中国旅游。
往年一到假期都是中国人往外跑,近点的像日韩,远的像是北欧,都是中国人的影子,但今年也反过来了。
当我们上网浏览各类视频博文时,总能刷到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出现在中国的景点当中。
背后的原因当然少不了“144小时过境免签”。
老外们直接“说走就走”,一堆外国博主狂发来华攻略视频,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心生向往。
除此之外,我国的物价对于他们来说更是物美价廉、性价比极高。
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中国的风土人情。
以前五一、十一可是毋庸置疑的结婚黄金周,各种亲戚朋友的结婚场赶都赶不过来。
但今年别说爆场了,酒店里连来问价的人都少了许多。
某家酒店的人员表示说:“今年五一预订婚宴仅20多场,同比暴跌70%,创下历史新纪录”。
往年碰上五一假期,各大婚宴场地的预订早就满了,但今年却还有不少空着的,实在是让人意外。
但细想当今的社会环境,这样的现象似乎并不稀奇,毕竟现在愿意结婚的年轻人不多了。
民政部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人数仅为181万对,同比减少15.9万对。
结婚人数减少,婚宴市场自然也跟着受影响 。
除了结婚人数减少,现在年轻人对婚礼的形式也有了现实的想法。
接触过这方面的人应该明白,如果要想办一场大场面的婚宴,那真是又费钱、又费心力。
过去动辄二三十桌,再加上婚庆、礼服、婚车,算下来其中的花销简直是让人破产的程度。
有这些钱不如拿出来搞个旅行结婚,浪漫又独特。
更让人心累的是办婚宴不光是出个钱就完事儿了,像是订酒店、排座位、搞仪式种种流程,都得需要新人操心劳累。
本来日常工作就已经很忙碌了,还要抽时间做这些事情,让人麻烦到窒息。
最后大家应该也发现了现在年轻人的观念早已发生了变化。
以前好像都觉得办婚礼要请一大堆亲戚朋友才显得热闹,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提到婚宴都有一种感受--尴尬。
来的很多宾客新人自己都觉得非常陌生,还要在众人面前各种秀恩爱,光是想想脚趾就能抠出个三室一厅来。
这样的一点反常现象,既反映了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转变,也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本就是独属于两个人的幸福,又何必为了所谓的面子工程折腾个没完没了呢。
“精心设计的大餐料理,居然会输给小区门口普通的炸串小店?”
以往的节假日前后,各家高端大气的餐厅的预订电话简直是一个接着一个,根本忙不过来。
可是回到今年来看,这眼看着五一就要来了,这些所谓的高端餐厅甚至还会留有空余。
反倒是那些没什么名气的小店异常火爆,每天都排着长队。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反常的现象,其实也非常容易理解。
人均千元的“中式Omakase”被消费者吐槽说是在“割韭菜”,更能看到大家现在的消费观。
现在来看,大家对各种“伪高端”那是越来越反感,辛辛苦苦赚来的钱结果被那些所谓的高端食品“抢”走,想想真是不值。
高昂的品牌很多都存在溢价严重的问题,份量不多、食材也谈不上最好,仅仅是凭借名气就能打出几百上千的一盘菜。
更让人感到反感的是,很多空有品牌的餐馆,标着高价不说,背后还要暗戳戳使用预制品来敷衍顾客。
如果一个餐厅使用的是预制菜,那别人自然就会降低去这家餐厅就餐的意愿。
相较之下,菜品新鲜、味道好、价格实惠的小店简直是封神的存在,既能吃得开心,又不会让钱包大出血。
因此我们可以说从这三个反常现象能够看得出,现在的消费风向已经发生了变化。
过去来看很多人还是容易被所谓的潮流、热门、品牌等所裹挟,觉得只要能够撑面子,花多少钱也不为过。
像是什么网红打卡地、网红餐厅,即使去一趟花费的代价再贵,也要硬着头皮坚持下去,生怕抹了自己的面子。
但现在的话很多人心里那是相当清醒且理智,面子又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钱花。
自己的体验究竟怎么样,产品的质量、服务好不好,这些现实的问题才是最值得关注的。
当然,我们也能看得出来面对这些实际的消费变化,很多行业也出现了大影响。
那些热门城市尽管还是经典,但依然会想要通过各种宣传方式等再一次吸引到大家的目光。
而至于各行各业如何从“遇冷”的难题中走出来,那也得多花费心思,精准找到消费者的痛点去改变。
通过上述描述大家也确实看到了当下五一前出现的几个反常现象,与带来的消费风向的转变。
但我们也明白其实不是消费者真的没有钱,也不是说现在的年轻人舍不得花钱。
只不过是大家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了。
不再盲目跟风,而是更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么,这对整个消费市场来说,是一个很积极的变化。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信息:
《五一还没开始,三个反常现象就已出现,消费风向就彻底变了!》
2025-04-27 平说财经张平
《五一消费现“三反常”:机票降价75% 中国人不出门,老外却挤爆中国》
2025-04-25 路论坛
更新时间:2025-05-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