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H20芯片被“点名”!国家网信办深夜约谈英伟达:后门疑云

请关注瓜田地里,第一时间收获最大的瓜


【突发】H20芯片被“点名”!国家网信办深夜约谈英伟达:后门疑云引爆万亿算力市场

7月31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信办)就H20芯片存在“后门安全风险”问题,正式约谈英伟达(Nvidia),并要求其提交详细技术说明材料。消息一出,迅速引爆科技与投资圈,也让“国产替代”与“技术独立”再度成为焦点。

“科技无国界”早已失效,安全才是第一原则

从华为到ASML,再到今天的英伟达,全球高科技贸易已经不再只是“买卖关系”,而是制度、价值观与国家利益的延伸战场。

01|为何是“H20”?被点名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H20芯片,是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定制、在美国出口限制下仍可对华销售的高性能AI加速芯片,属于A100/800的“阉割版”。

不过,此类“特供版”芯片在国内高速发展的AI应用场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大模型训练、云计算中心、自动驾驶模拟等。其技术参数虽被降级,但在算力紧缺的当下,依然具备极强竞争力。

那问题出在哪?

网信办此次指出:H20芯片可能存在“远程关闭”“行为追踪”等后门功能,威胁国家关键基础设施与数据安全。

这一指控并非空穴来风。2023年美国部分议员和安全专家就曾呼吁,美国产AI芯片出口应具备“远程监管能力”,以防止技术被用于“不受信任的国家”。这一观点引发全球监管部门警觉。

02|英伟达的回应靠谱吗?是否真的“无后门”?

英伟达方面迅速回应,坚称:

“我们H20芯片不存在任何后门功能,公司始终高度重视用户数据安全,并严格遵守所在地法律与国际规则。”

但业内质疑声仍在发酵:

技术层面:芯片的后门如果存在,往往嵌入于固件或驱动层,普通检测工具难以发现;

监管层面:我国监管对涉及算力国家安全问题的产品已从“准入”转向“可信+可控”双重要求。

换言之,“不在明面”的功能,才最令人担忧。

03|H20芯片真的能“远程追踪”或“远程关机”吗?

技术解析:不是幻想,而是现实中有前例可循

现代GPU常配备远程固件升级、遥控功率调节等机制;

若英伟达开放API接口,理论上可远程访问与操作;

类似机制在某些军工或云平台中被用于“设备自毁”“远程断联”。

国内安全研究者指出:若H20的某些特定固件模块来自美方服务器,且更新不经本地审查,理论上可以变成安全漏洞。

这类问题过去曾在华为、中兴等国产设备中被西方指责,如今轮到国外厂商接受对等审视。

04|网信办动手的深层背景:是安全,还是产业链“主动脱钩”?

这场约谈,远不止一次“技术核查”。

专家认为,背后有三个深层逻辑:

国家数据安全红线不可触碰。AI芯片接入金融、电信、政务系统,任何“不可控”的技术都将是重大风险。

科技自主战略进入“提速期”。“安全审查”之机,可加快替代进程。例如华为昇腾、寒武纪、比特大陆等国内厂商或将迎来政策与市场“双加持”。

国际科技合规博弈升级。西方公司不能“只做买卖不承担责任”,中国在全球数字治理中的话语权正在提升。

05|对用户和行业的影响:谁将受益?谁应警惕?

① 对AI创业者与终端用户:

如果使用H20芯片部署模型,应关注是否涉及国计民生、隐私保护等领域;

可考虑采用混合架构部署方案:部分转向国产芯片,或使用国产云服务厂商提供的“沙箱隔离方案”以规避风险。

② 对国产芯片厂商:

是一次潜在的“市场红利窗口”。安全合规或将成为下一个竞争关键词。

③ 对英伟达:

面临信任危机,若无法彻底澄清,将可能失去中国高端市场这一“增长第二曲线”。

而对我们来说,未来还将见证更多“技术与安全”的交锋。但无论技术多先进,若不能被信任,终将被替代。



欢迎点赞、关注,一起当个生活有趣的吃瓜群众!

互动时间

你对此事情怎么看?


评论区等你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5

标签:科技   英伟   疑云   后门   芯片   深夜   国家   技术   华为   厂商   中国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