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欠下千亿美元债务,俄罗斯还了26年,光是中国就还了24年

1991年圣诞节那天,苏联国旗最后一次从克里姆林宫降下。

这个超级大国的落幕,不仅改写了世界政治版图,更留下了一个烫手山芋——近千亿美元的巨额债务。

15个新生国家面面相觑,谁来接这个盘?

最终俄罗斯扛下了全部包袱,从1991到2017年,整整26年的马拉松式还债。

而中国作为债权方,24年才拿回属于自己的4.5亿美元。

债务雪球是怎么滚起来的?

苏联的债务危机,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勃列日涅夫时代的 "黄金十年",军备竞赛就像个无底洞,国防开支占国民收入比重一度超过15%!

相比之下,美国同期国防开支占GDP的4-6%。

苏联把太多资源砸在重工业上,轻工业和农业严重滞后。

到了80年代,商店里的货架经常空空如也,老百姓排队买面包成了常态……

戈尔巴乔夫 1985 年上台时,想通过改革拯救经济。

结果呢?改革没搞成。

或许是为了维持政府运转,苏联不得不大量借外债?

从1986年的300亿美元,到1989年的500多亿,再到解体前的含利息966亿美元,短短几年,债务翻了好几倍。

这些钱主要借给了两类债主,西方发达国家和社会主义阵营兄弟。

上世纪50年代中苏蜜月期,中国援助了苏联不少物资和资金,几十年后这笔账还得慢慢算。

但苏联的崩塌速度,超出了所有人预料。

1991年"八一九事件"后,多米诺骨牌效应开始。

波罗的海三国率先跑路,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紧随其后,到了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辞职,苏联彻底成了历史……

俄罗斯为啥要当 "接盘侠"?

按理说,苏联的债务应该 15 个继承国按比例分摊才对。

实际情况却复杂得多,那些小国家刚独立,经济一团糟,没能力还债。

俄罗斯权衡再三,最终选择了全盘接手!

政治地位换取是关键,苏联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个位置金贵得很,俄罗斯想平稳接班,就得承担相应责任。

此外苏联在全球有大量资产,大使馆、军事基地、黄金储备、对外债权等等。

避免长期纠纷,债务问题要是拖着不解决,或许会成为国际关系的定时炸弹?

俄罗斯刚独立,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来搞建设。

1993年4月2日,俄罗斯政府正式签署了承债协议,宣布接手苏联全部 966 亿美元外债。

从那时起,叶利钦政府就开始了这场看不到头的还债马拉松。

90 年代,最黑暗的还债岁月

90 年代的俄罗斯,叶利钦推行的"休克疗法"。

想让俄罗斯快速转向市场经济。

结果这个"疗法"确实够"休克"的——差点把整个经济都给"休克"了?

通胀率一度飙到2000%以上,今天100卢布能买的东西,过几个月可能要2000 卢布。

苏联时期那些大型国企,在市场化浪潮中纷纷倒闭,失业率居高不下,很多人只能靠卖自家的东西过日子……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哪有钱还外债?

财政收入从1992年的GDP占比 17%,一路跌到1998年的9%。

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波及俄罗斯。

当年8月,俄罗斯政府宣布债务违约,卢布暴跌,金融系统几乎崩溃。

这期间,对巴黎俱乐部的债务基本没怎么还,对中国的4.5亿美元也一直挂着。

债主们虽然着急,但也知道俄罗斯确实没钱,只能继续等待。

中国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相当有耐心。

毕竟4.5亿美元对中国来说不算天文数字,而且90年代的中俄关系正在回暖,没必要为了这点钱搞僵关系。

转机出现在1999年12月31日。

叶利钦突然宣布辞职,把总统职位交给了当时还相对默默无闻的普京!

普京时代,靠石油翻身的还债奇迹

普京这个前克格勃特工很快展现了不同寻常的手腕。

他先收拾了国内的寡头势力,把石油、天然气等关键产业收归国有。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国际油价开始疯涨。

2000年的每桶30美元左右,一路涨到2008年的140美元,俄罗斯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简直是躺着赚钱。

普京把还债当作大事来抓。

2004 年,俄罗斯还欠欧洲债权人475亿美元。

到了2006年,这个数字缩减到31亿美元。

同年8月,普京更是大手笔地提前偿还了223亿美元的巴黎俱乐部债务,省下了大量利息支出。

中国这边的债务处理相对简单一些。

2005年,中俄两国签署了还债协议,俄罗斯承诺分期偿还,随着俄罗斯经济好转,还款也变得规律起来。

2012年,俄罗斯通过军事装备抵偿方式还清了对中国的4.4亿美元债务,以20架卡-32直升机完成抵债。

2015年,俄罗斯抓住卢布对瑞士法郎汇率有利的时机,用卢布兑换了更多法郎,一举还清了剩余债务。

1991年到2015年,这笔账整整挂了24年。

最终的胜利在2017年8月21日到来,俄罗斯财政部宣布向波黑偿还了最后的 1.25亿美元,标志着苏联时期所有外债清零!

26年966亿美元,俄罗斯终于卸下了这个历史包袱。

债务清零后的新格局

还清债务对俄罗斯意味着什么?

不欠债就不用看债主脸色,这个道理放在国际关系中理论上同样适用。

对中俄关系而言,债务问题的解决消除了部分历史包袱。

2015年债务清零后,中俄合作确实进入了新阶段,能源、军事、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贸易额也屡创新高。

苏联债务问题的处理,为后来的国际债务纠纷提供了一个范例。

当一个国家分裂时,债务如何分配?

这个问题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这种"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为俄罗斯后来的外交活动奠定了基础。

当然,这个过程也不是没有代价,26年的还债历程,拖累了俄罗斯的经济发展。

但历史没有如果。

普京政府的选择,最终证明是明智的!

苏联解体留下的千亿债务,见证了一个超级大国的落幕,也记录了另一个大国的重生。

俄罗斯用26年时间证明了一个道理,承担责任虽然沉重,但也是获得尊重的必经之路。

中国的24年等待,同样体现了大国风范。

债务终会还清,但由此建立的信任与合作,却能延续更久。

信源:“

俄罗斯财政部:《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继承苏联外债的声明》

环球网:《俄年底将还清苏联遗留外债 苏联曾因粮食短缺借债买粮》

澎湃新闻:《“优质借款者” 俄罗斯的还债之路》

中国新闻网:《百年来头一次!俄罗斯为什么会 “被迫违约”?》

澎湃新闻:《“优质借款者” 俄罗斯的还债之路》”

文/编辑: 珞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9

标签:财经   俄罗斯   债务   中国   美元   苏联   外债   叶利钦   戈尔巴乔夫   政府   债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