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啃老”蔓延:孩子不上班不要钱,家长更慌了

“新型啃老”正悄悄蔓延:孩子不上班不伸手,家长却愁得睡不着

前几天陪我妈去小区楼下买菜,碰到了熟人大李哥,才聊两句他就开始叹气。他家儿子小宇去年大学毕业,至今没找正经工作,天天在家待着。

我本来想劝“年轻人刚毕业迷茫很正常”,结果大李哥摆摆手说:“不是没找,是压根不找!更气人的是,他不上班就算了,还不跟我们要钱,你说这算怎么回事?”

这话让我愣了一下——以前只听说过“伸手要钱式”啃老,现在怎么还出了“不伸手”的版本?细聊才发现,这种“新型啃老”正在不少家庭上演,表面看孩子不添麻烦,实际上家长更慌,怕孩子就此“废”了。

孩子的“自给自足”,藏着家长没看见的隐患

大李哥说,小宇在家从不提钱的事,自己的开销全靠大学时攒的奖学金和兼职收入,偶尔还会在网上接些简单的设计活,赚点零花钱。

“他每天按时起床,要么在房间里画图,要么出去散步,不熬夜不沉迷游戏,看着比那些天天要钱的孩子省心多了。”可大李哥的眉头却一直没松开,“但他就是不找正式工作,问急了就说‘现在工作不好找,先缓缓’,这一缓就是大半年。”

后来我才发现,像小宇这样的孩子还不少。小区另一位张阿姨家的女儿,毕业后在家考公考编,可每次考试都“差一点点”,却总说“再考一次肯定能过”,一晃两年过去,依旧没上岸。这些孩子看似“不啃钱”,却在“啃家长的期待”,把自己困在“舒适区”里,慢慢失去了面对社会的勇气。

家长的“两难”:催急了怕孩子逆反,不催又怕耽误一生

面对这种“新型啃老”,家长们普遍陷入了两难。

大李哥试过旁敲侧击,说“楼下小王找到工作了,待遇还不错”,小宇要么装没听见,要么说“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张阿姨更是愁得睡不着,偷偷给女儿投过简历,结果被女儿发现后大吵一架,说“妈你别管我,我有自己的计划”。

“不是心疼钱,是怕他一直这样下去,和社会脱节,以后想工作都没人要。”大李哥的话道出了很多家长的心声。以前的啃老,家长还能通过“断钱”倒逼孩子成长,可现在孩子不伸手,家长连“抓手”都没有,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浪费时间,急得团团转。

比起“不啃钱”,更该关注孩子的“内驱力”

其实,“新型啃老”的核心问题,不在于孩子是否伸手要钱,而在于他们失去了面对现实的“内驱力”。

有的孩子是怕找不到“完美工作”,干脆选择逃避;有的是习惯了校园生活,不敢踏入职场;还有的是被家长保护得太好,没经历过挫折,遇到一点困难就想退缩。这些孩子看似“独立”,实则是用“不上班”的方式,逃避成长的责任。

大李哥现在也想通了,打算不再催小宇找工作,而是带他去自己工作的地方看看,让他感受一下职场的真实状态,再慢慢引导他找到自己的方向。毕竟,比起“逼孩子上班”,让孩子主动愿意成长,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你身边有这样的“新型啃老”现象吗?如果是你,会怎么跟孩子沟通?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9

标签:育儿   家长   孩子   工作   女儿   小王   阿姨   楼下   小区   社会   抓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