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已经过的如火如荼,北京迎来了年前的最后一波客流高峰,下一波客流高峰就是2026年的元旦假期了。北京拥有超级丰富的旅游景点,其历史文化浓厚,文化瑰宝也是拥有很多,一些历史文物古迹也成为了现在的5A级旅游景点。
其中包括天安门广场,故宫,景山公园,颐和园,圆明园,天坛等一些历史文化古迹。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比较火的天坛在国庆期间的客流高峰及现场真实场景。
天坛
天坛公园,原名“天地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天坛内东里7号,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名为“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总面积273公顷,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民国七年(1918年)1月1日,辟为天坛公园,对外开放。
上午8点左右,天坛公园进口安检方向就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客流排队高峰,在高峰期整个天坛公园日接待客流就能超过一万+,属于哪哪都是人的场景。目测今天的排队可能要超过一个小时以上才能进去。
公园主要古建筑集中于内坛,内坛中间有东西向隔墙将内坛分隔为南、北两部分,隔墙中有门相通。内坛由圜丘、祈谷坛、斋宫三组古建筑群组成。祈谷坛位于内坛北部,圜丘坛位于内坛南部,斋宫位于内坛西部,一条长360米、宽28米、高2.5米的丹陛桥连缀圜丘坛和祈谷坛。内坛四周设有东天门、北天门、西天门、广利门、昭亨门、泰元门。
上图中就是通往祈年殿的走廊,可以看到整个长廊全都是人且步行缓慢,进入祈年殿就需要很长的时间。
在祈年殿前的广场上,一眼望过去,整个祈年殿上级下面的广场里,几乎站满了游客,就是下面的广场也全都是人,这个客流已经超过了暑假期间的客流了。
再近距离看一下,整个祈年殿大气磅礴,四周的汉白玉栏杆和台阶透着一股皇家的味道。
天坛公园设计考究,从选位、规划、建筑设计等方面均依据中国古代《周易》中的阴阳、五行等学说,体现出了中国古人对“天”的认识。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天坛公园里的建筑都反映出了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同时,天坛公园内的建筑还体现出中国古代帝王将相在天地关系中所起的作用。
在天坛公园皇穹宇的通道内,游客也是占据了整个通道,从南到北,一直深入到祈年殿的广场。
处处是美学,处处是天地人合一的古代文化,天坛公园,一个让人喜欢古建筑的地方。
更新时间:2025-10-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