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只差38万票,就让美国两党制满是裂缝。他亲手建立的“美国党”,以一场高调的社交媒体投票为起点,在短短48小时内震撼华盛顿。
特朗普怒不可遏,拜登罕见发声,华尔街集体踩刹车。政坛地震的同时,中国企业却在沉默中收割巨大利益:光伏、电池、公共交通出口订单激增,美方削补贴,中国坐收渔利。
马斯克的惊人一跃,不仅撕开了美国政治的裂口,更给中国让出一个千载难逢的战略窗口。华盛顿开始慌了,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2025年7月4日,一项被特朗普视为政绩巅峰的法案,在“空军一号”上传来签字的声音。《大而美法案》正式生效。
这部法案大幅削减新能源补贴,转而加码化石能源支持,配套着军费暴涨与社会福利砍半,在共和党内外掀起轩然大波。就在法案落槌的当晚,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投下了一枚政治核弹。
他发起了一项全民投票,直问是否支持成立一个新政党。赞成票比反对票多出38万张!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投票,而是一场精准策划的造势行动。
第二天,马斯克顺势宣布“美国党”成立。他说,这个党不是为了跟谁平起平坐,而是要在国会成为“关键的少数派”,撬动体制的根基。
特朗普震怒。他曾把马斯克视为盟友,是共和党最亮眼的资本界代言人。可如今,这位昔日的“科技宠儿”竟一夜之间反水建党。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连发多条贴文,称马斯克是“坚定的民主党人”,并讽刺他是“脱轨的失事列车”。更狠的是,白宫内部开始讨论是否撤销特斯拉与SpaceX的政府合同。
风投界大佬詹姆斯·费什巴克宣布暂停与特斯拉相关ETF的推进,公开批评马斯克将精力从科技转向政治,是对投资者的不负责任。
特斯拉的市值在三天内蒸发160亿美元,马斯克的财富缩水至4070亿美元。华尔街的冷脸,给了马斯克当头一棒。
但最焦虑的,是华盛顿。《大而美法案》看似是共和党“重回传统”的胜利成果,实际上却掀起了美国内部多重危机。法案通过后,美国新能源投资者开始大规模撤退。短短一周内,160亿美元的清洁投资离开美国,主要流向中国与欧洲。
马斯克的建党,不是为了空喊口号。他迅速组建智囊团,提出“撕裂旧体制”的政治蓝图。他瞄准的是2026年中期选举,计划抢下参议院210席中的一部分关键席位。这不是要统治国会,而是要掌握决定性摇摆权。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悄然崛起。隆基绿能在一周内签下47.3亿美元光伏订单,宁德时代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升至38%,比亚迪拿下近10亿美元的巴西电动公交项目。
最让美国头疼的是,中国光伏在美市场占比从25%暴涨至63%,电池市场份额也从18%攀升到51%。美国砍补贴,中国接盘,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特朗普此时意识到,马斯克的建党行动不仅是政治背叛,更是给中国让出了一条高速通道。于是他开始四处灭火。副总统万斯被紧急调回党内会议,要求稳定参议院。共和党高层开始联系反对派议员,试图阻止更多新能源企业外逃。同时,白宫对中国电动汽车与光伏产品启动新一轮“双反调查”。
但局势已经不受控制。美国的新能源产业链本就依赖中国的上游材料与技术,如今政府突然抽刀断水,企业不是裁员就是外迁。
维斯塔斯宣布裁员4万人,华尔街分析师称这是“美国新能源断臂式衰退”。而马斯克则在媒体上反复强调,“这部法案会毁掉美国财政,也会毁掉美国未来。”
拜登也出面发声。这位82岁的前总统已身患前列腺癌,却依然在镜头前说,《大而美法案》是社会公平的灾难。他警告说,削减3200万饭票和1900万人医保,会引发大规模社会不满。这番话虽未得到共和党回应,但在舆论场上掀起波澜。
更罕见的是,奥巴马与小布什罕见联手发声,批评特朗普削减国际援助与公共卫生预算,是对全球责任的背弃。
马斯克则借此机会,将“美国党”定位为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主张“科技主导+人民主权”的新政治路线。他甚至暗示,若局势发展顺利,不排除参加2028年总统选举。
美国的政治版图正在重构。共和党稳固,却失去了科技界的信任。民主党虽反对法案,但自身难保。而马斯克,凭借着个人影响力和技术资本的加持,正试图在夹缝中撕开一条“关键少数”的通道。
但这条通道,注定布满荆棘。马斯克没有传统政治盟友,他得罪了两党和资本,且已收到数起死亡威胁。特斯拉董事会被迫开会讨论是否限制他在政治上的言论自由。SpaceX的发射计划也因政府审查而被拖延。
然而,中国看得清楚。在美国政坛自乱阵脚之际,中国企业稳扎稳打,迅速扩大海外份额。新能源、高端制造、公共交通全面出口,趁着美方政策空窗期,抢占未来十年的国际市场。这是一场不流血的胜利,也是战略耐力的体现。
马斯克的建党行动,更像是一场“科技精英对体制派”的阳谋。他不是幻想彻底推翻两党制,而是要以最小的政治投入,换取最大的体制撬动空间。他知道美国制度的顽固,但也知道只要能在国会成为关键少数,就能影响立法、制衡预算、左右舆论。
华盛顿当然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开始急踩刹车。共和党内部传出消息,或将对《大而美法案》进行部分修正,重新引入部分新能源补贴以稳住企业信心。民主党则试图将马斯克拉入“左翼联盟”。但马斯克保持沉默,专注布局中期选举。
马斯克不是唯一的反叛者,而是最有力量的那个。他的“美国党”是体制裂缝中的第一股风,背后藏着更多不满与动荡。
这场风暴的背后,是美国制度的疲惫与资本的动荡,是中国战略耐力的兑现。而华盛顿,终于意识到,自己亲手送出了一个中国不曾强求的机会。
更新时间:2025-07-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