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你了,王阿姨!最近头皮还痒吗?”
“哟,自打我一直用硫磺皂洗头,半年没看过头皮屑啦。”王阿姨一边走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室,一边拍了拍自己的头发。这样的场景在老小区并不少见,王阿姨是小区里的“健康小达人”,总爱尝新。
可是今年夏天,几位邻居发现她头发似乎更稀疏,头皮比往年泛黄发痒。到底是“硫磺皂洗头”,给她带来了好处还是风险?医生听闻此事,也难掩惊讶:这种做法究竟靠谱吗?是许多中老年人忽视的“健康误区”,还是简便的养护捷径?尤其是第3个变化,很多人从未注意,本篇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硫磺皂因抑菌、去油、缓解头皮炎症等功能,近年在网络和社区传播甚广。尤其中老年人,受到“老方子”的影响,认为它能减少头皮屑、控油、防脱发。但头皮不是单纯的皮肤,它既要屏障细菌,也要保持毛囊健康。
哈佛医学院2023年数据显示,80%以上的头皮屑来源于马拉色菌(Malassezia)感染,而硫磺皂成分确实有一定抑制效果。
然而,上海皮肤病医院专家提醒长期频繁使用碱性很强的洗涤产品,会显著损伤头皮角质层,使头皮屏障受损。头皮pH值维持在4.5-5.5微酸性最为健康,而硫磺皂pH一般为8-10,远高于头皮的生理需求。 过度清洁还可能加剧皮屑、油脂分泌紊乱,送走了菌,却迎来敏感和炎症。
权威期刊《中华皮肤科杂志》曾分析,在442例长期自用硫磺皂洗头人群中,高达52.4%出现不同程度头皮干燥、瘙痒加重、脱发增多等问题。一味追求清洁,可能适得其反。
起初几周,王阿姨觉得头皮屑明显减少,头发清爽。但时间一久,身体的反馈却让她始料不及。
头皮干燥、发紧
硫磺皂的强碱性使原本有保护作用的油脂层被过度清洁,皮肤水分蒸发率提高12.8%,头皮发紧、起屑反而变多。
瘙痒和脱屑加重
表皮屏障被破坏后,皮脂腺分泌补偿性增加,皮屑反弹。“好了一阵子,又开始痒了。”王阿姨无奈道。数据显示,42%的长期使用者症状反复,甚至更明显。
头发稀疏、断裂易折
头发的健康依赖毛囊供养,兰州大学一项实验显示,头皮pH升高每上升1个单位,毛发断裂率升高17.3%。半年下来,王阿姨自己也发现梳子上掉发多了不少。
头皮泛黄、暗沉
专家解释,这是慢性刺激造成局部微炎症,头皮新陈代谢异常,长久下去,会加重毛囊退化。
很多人自认为“药皂抗菌去屑、越用越健康”,却不知道第3点——头发变稀、毛发脆弱化,常常被忽视,后果却最棘手,且不易逆转。
针对王阿姨的案例,上海皮肤病医院主任王教授给出如下实用建议:
温和洗护优先
选择氨基酸、无皂基或pH中性头皮专用洗发产品,避免过度去油,保护头皮环境。
减少硫磺皂频率
如习惯用硫磺皂,可每周不超过1次,或仅局部使用于皮肤病灶处,并立即用清水彻底冲净。
重视保湿修护
洗发后使用头皮保湿喷雾或精华素,维持皮脂膜功能,让头皮不过度干燥;出现瘙痒可参考2%燕麦洗剂或专业类药膏。
每月自查头皮变化
如发现掉发明显增多、鳞屑结块、泛红奇痒,及时与皮肤科医生沟通,避免小问题演变为慢性头皮炎或脂溢性脱发。
专家强调:简单的“老方子”不宜照搬,科学洗护才是头皮与头发健康的关键。头皮敏感或皮肤病患者,更要个体化,千万勿随意模仿他人经验
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0年第53卷
哈佛医学院《头部皮肤生理与护理最新指南(2023)》
《上海皮肤病医院头皮健康科普讲座资料》
《日常洗护用品对皮肤pH的影响》(中国医药大学学报,2022)
《兰州大学皮肤科研究:常见洗护产品对头发断裂率的影响》
《头皮微生态与脱发关系探析》(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2022)
《2%燕麦胶体在头皮炎症中的应用体会》
上海市社区医学会《老年人常见洗护误区大调查》
更新时间:2025-10-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