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老屋的阁楼里,找到了那只松木箱子。
父亲走后的第三个月,母亲终于同意我们整理他的遗物。箱子很沉,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信——全是写给母亲的,从他们结婚那年起,一年一封,整整四十六封。
最早的信纸已经泛黄。1968年,父亲写道:“淑珍,今天看见你在院子里晾衣服,真好看。”那时他们才结婚三天。
1975年:“淑珍,我又惹你生气了。其实我想说的是,你做的面条很好吃。”
1982年:“淑珍,看着你抱着女儿在院子里晒太阳,我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每一封都简短,每一封都真挚。可这些信,母亲一封也没有读过。

父亲是个沉默的木匠,一辈子没对母亲说过“爱”字。他们像大多数传统夫妻一样,在柴米油盐里磕磕绊绊,为琐事争吵,为儿女操劳。母亲常说:“你爸啊,心里只有他的木头。”
直到翻到最后一封,日期是父亲走前一周:
“淑珍,医生说时间不多了。这一生,我写了这么多信却不敢给你。我怕自己笨拙,怕词不达意。可是淑珍,从见你第一眼起,我就爱着你,直到最后一刻。”
字迹有些颤抖,但依然工整。
母亲不知何时站在身后。她接过那沓信,手在微微发抖。她一封封地摸着,像是抚摸父亲不再年轻的脸。

“这个傻老头……”她喃喃道,泪水却大颗大颗地落在信纸上,晕开了墨迹。
那一刻我明白,有些爱来得太晚,却从未迟到。它在岁月深处静静生长,在每一个不曾言说的日子里堆积成山。父亲用四十六封信,为自己、为母亲,完成了一场漫长而深情的告白。
最深最真的爱,往往藏在最平凡的日子里。它可能来得太晚,晚到让人措手不及,但正因如此,才显得格外珍贵。
如果你心中也有这样一个人,请不要等到来不及。因为有些爱,一生只能表达一次,而这一次,就是永恒。
更新时间:2025-11-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