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这天,河南下了一场暴雨。
不少来少林寺旅游的游客,被雨水打了个措手不及,只能赶紧找地方避雨。
由于地方有限,很多游客只能立在屋檐下,屋檐下能有多大地方呢?雨水被风一吹,照样打在人的身上,冷得直打寒颤。
有游客提出,希望能进屋子避雨,却被僧人拒绝。
01
眼看僧人能进出屋子,却不让游客进去,哪怕老人和小孩也不行,游客心里忿忿不平。
“还说什么慈悲为怀,这么大的雨,看到老人小孩在淋雨,你们心里就过得得去?”
王先生把经历拍了视频,发到网上,吐槽花了几百块门票,却连个避雨的地方都没有。
这件事引来很多人讨论。
有网友说:“当年张三丰带着张无忌在门口站了3天,都没能进去,怎么可能让你进去?”
下面有网友调侃:“别说,这事闹得挺大,都上电视了,一直播到现在。”
笑死,这届网友是懂幽默的。
也有网友说:“记得有位僧人为救孕妇,把寺院都腾空了,还杀鸡给孕妇补营养,救了100多个孩子,我觉得这才是慈悲为怀。”
还有网友说:“我去过云台上,晚上寺庙不让借宿,到了山顶被道观的人接待了,还给我们准备了被子和斋饭,记到现在。”
说实话,很多人都难以理解,都被雨淋身上了,让游客进屋躲一下怎么了?
还有人吐槽新方丈,他不是要重整纪律吗?
怎么连游客淋雨这样的小事,都处理不好,这下好了,愿意来少林寺的人更少了。
02
事情的后续,少林寺回应,称那不是普通的屋子,而是文物。
游客身处的地方是立雪亭,建立于明代,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湿透的游客进入,可能导致地砖受损,木结构受潮。
下暴雨的时候,景区也发放了免费雨衣,并开放了部分非文物区域供避雨,但暴雨中游客未能及时获知。
看了回应,很多网友表示了理解,觉得游客有点强人所难了。
举个例子,你去故宫游玩,要是突然遇到暴雨,金銮殿也不是你说进就能进的。
对于僧人来说,他们遵守的是文物保护规定,自然没办法做到满足所有人。
如果说欠缺,那就是应对态度太生硬。
僧人不让游客进文物屋可以理解,但自己何必进进出出呢?
对,你身上没淋雨,不存在给屋梁增加湿度,那么你既然有雨伞,能不能给游客去取一些一次性雨衣呢?
既然景区有雨衣发放,想来数量不会少,如果僧人能慈悲为怀,给游客送来一些雨衣,我想,没有游客会吐槽。
03
说到底,还是太教条了。
我们高估了僧人的慈悲,也过度拔高了少林寺的规格。
以为少林寺里有僧人,就会有慈悲心,能普渡终生。
殊不知,这些年少林寺早就商业化了,他们收的是门票钱,给你表演的是节目,就跟上下班的普通人一样,考虑的也是业绩。
你指望他们慈悲,他们还希望你多给点香火钱呢?
为什么网友力挺少林寺?其实也是希望你被雨淋后,能清醒一点。
那里只是一个旅游景点,你真的不要有太高的体验要求,也别指望僧人对你多慈悲。
最好的办法,是游客少一点,让寺庙的人能多一点时间清修,也思考下禅修合一的含义。
说到底,真正的修行不在殿内,而在遇到事情的时候。
看到游客淋雨,如果能为淋雨游客撑把伞,提供一个临时避雨的地方,比你念再多的经都管用。
少林寺,不该只有香火钱的味道,更该有人间烟火的温度。
更新时间:2025-08-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