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女人被丈夫抛弃后,靠卖饺子年入60亿,用40年成“水饺皇后”


2025年的五一档中,有一部名为《水饺皇后》的电影。

故事中的女主臧姑娘由于家庭变故,独自带着两个女儿流落到香港街头。

之后顶着一股靠自己的不服输劲头,凭一双巧手包水饺,放下面子吆喝水饺,成为湾仔码头的“水饺皇后”。

臧健和(背景为剧照)

成功没有捷径,臧姑娘从街头的流动摊贩,凭借自己的勤劳,打造了属于自己的水饺王国,成为商界传奇人物。

但其实有一部分并不知道,这部电影其实是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成。

电影中臧姑娘的原型,是速冻水饺品牌“湾仔码头”的创始人,臧健和。

谁说女人就该认命

1945年,臧健和出生于山东日照市五莲县。

在她的记忆中,父亲在她们家是缺失的。

从小她就与母亲、妹妹相依为命,母亲只告诉她们父亲在遥远的台湾,便没了下文。

为了生计,母亲不得不带着姐妹俩一路流浪。

1967年,一家人才在青岛有了稳定的住所。

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14岁就辍学的臧健和在当地一家医院当护工。

臧健和

22岁那年,她在医院遇到了意中人,一名援华的泰国医生。

两人很快就组建了家庭,并生下了两个可爱的女儿。

就在她满心以为以后的日子就是与丈夫白头到老,养育女儿快乐成长的时候,却突遇命运的转折。

1974年春天,丈夫接到泰国的电报,告诉他父亲离世了,让他回泰国奔丧。

由于事发突然,臧健和与两个女儿没有证件出国,便留在青岛等待丈夫的消息。

“你们母女仨在这里等我,我回去处理好事情,给你们办理好出国手续就来带他们回泰国见我的家人。”

臧健和曾经的全家福

“你放心吧,路上当心,我们在这里等你回来。”

可是,丈夫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从此没了消息。

直到1977年,臧健和才收到丈夫从泰国寄来的信件,让她带着两个女儿前往泰国。

之后臧健和辞了职,领着女儿到泰国投靠丈夫。

可当她一路奔波到达泰国时却傻了眼。

原来丈夫出身于泰国豪门,其父离世后他便回家接手家族企业。

但是她无法接受的是,丈夫回国这三年不但子继父业,还另娶了老婆开枝散叶。

丈夫给出的解释是泰国允许一夫多妻,并给臧健和做思想工作让她留在泰国一起生活。

臧健和和女儿

面对如此复杂的家庭关系,臧健和坦言自己不能接受,也不会接受不专一的感情。

“你已经辞掉工作了,回去中国一切都得从头开始,留在这里不用上班都可以享受衣食无忧的生活,不好吗?”

“我就算一无所有,也能靠自己的双手让孩子吃饱饭、穿暖衣,比起别人施舍的,我更喜欢靠自己付出得到的。”

与丈夫一刀两断后,臧健和毫不迟疑就带着女儿们回国了。

停留在中转站

之后从泰国回山东青岛的臧健和,带着两个女儿在香港中转。

当她站在举目无亲的异乡,臧健和心疼地看着两个年幼的女儿。

只因她们是女孩就该失去父亲的爱吗?就该不被他人尊重吗?

不是的,女人当自强,强大起来了便没有男人什么事了。

臧健和女儿

人活着就为了一口气,臧健和决定靠自己的打拼让自己和女儿扬眉吐气。

在机场中转的她,想到自己已辞去了工作,就算回去也要面临诸多现实难题。

于是,她选择留在香港,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重整旗鼓。

带着所剩不多的盘缠,臧健和在铜锣湾租下一间只有四平方大,且没有窗户的小房间。

为了支撑每月200块的房租,以及母女仨的一日三餐,臧健和一天打三份工。

除了在酒楼的杂工外,她还兼职两份临时工。

尽管每天都到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自己的蜗居,但她还是很有冲劲。

臧健和

有一天朋友到她家做客,可臧健和一时拿不出什么上好的饭菜进行招待。

最后她心想,干脆拿出北方人最盛情的接待方式:包水饺吧。

随后一颗颗圆滚滚的水饺像变魔术一般在臧健和的手里翻跃出来,南方的朋友看得眼睛都直了。

更让大家惊喜的是,臧健和包的水饺也太美味了。

不仅馅料饱满、味道香郁,而且几个下肚就非常顶饿了。

“太好吃了,香港吃不到这么好吃的饺子,不去摆摊真是太浪费了。”

朋友随口的一句话,却在无意间给臧健和指了一条明路。

臧健和

隔天,臧健和花了500块买了一辆二手手推车,准备开始摆摊卖水饺了。

得知妈妈要出摊卖饺子,两个女儿懂事地帮起母亲的忙。

没过多久,出摊所卖的饺子就初步完成了。

随后臧健和把摆摊的地点,选在人流密集的湾仔码头。

可第一天摆摊时,臧健和对自己的饺子还没什么信心,没怎么宣传也自然也没人来尝试。

直到临近收摊时,一下子来了五名学生。

他们一人要了一碗水饺,当场吃完后纷纷表示“太好吃了”,臧健和这才终于放下心来。

臧健和

由于臧健和的水饺是现包现卖的新鲜水饺,摊子又干净卫生,所以在回头客的宣传下,生意很快就做起来了。

时间一久,臧健和的饺子摊还积累了一批忠实粉丝,隔三差五就会来照顾这个经营北京水饺的小摊生意。

然而,南北方的差异导致香港人对于味咸皮厚的水饺不太适应。

为了留住南方顾客,臧健和改良出新的口味,一下子就打开了市场。

从此之后,每天她那简陋的摊位前总会排起长龙,顾客们都耐心地等待臧健和现场包饺子。

为了加快速度,臧健和曾创下一个小时包1000个水饺的记录。

臧健和

随着名气的渐渐扩大,大家一说到湾仔码头,就会想到去臧姑娘的摊位上消费水饺。

码头的水手和司机更是臧健和的老顾客,性格爽朗的她送饺子给他们吃,却不收钱。

因此臧健和当时在湾仔码头的名声很好。

有时遇到警察来赶流动摊贩,码头的司机还会大声提前提醒她。

生意做到这种份上,可想而知臧健和的生活也过的越来越好。

臧健和

凭借一己之力,让全家人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的臧健和还是个要强的女人。

骨子里的坚强,让她不容许自己接受别人可怜她而施予的帮助。

起初香港政府在了解到她的实际情况后,告诉她可以申请每个月几千块的政府援助金时,臧健和果断拒绝。

给出的理由是,她不能让孩子生活在领援助金的家庭而变得自卑。

即使她之前在酒楼上班时发生工伤,她也只是到法院起诉要求拿回工资。

臧健和

至于法院判决的赔偿金,她一分不拿,原因是她要让酒楼老板对她心服口服。

要强的人终归需要面对更多的难关,但臧健和做事有自己的原则。

“困难可以克服,原则不能破坏”是臧健和给自己立下的要求。

正因坚持原则,臧健和很快就遇到了对她刮目相看的商业合作伙伴。

成为行业巨头

1983年一天,在香港举办的一场高端宴会的饭桌上,出现了一盘看上去平平无奇的水饺。

在众多高端食材做成的美味佳肴面前,这盘饺子引起了一位小女孩的注意。

从服务员端这盘饺子上桌后,她便好奇地打量着。

身边的父亲见女儿目不转睛地看着饺子,便轻声问道:

“你想吃那个吗?”

“那是什么?造型看上去很好玩,我想试吃一个。”

听到这话后,他夹了一个放到女儿碗里。

只见她靠近闻了一下味道后,便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很快一个饺子就被吃下肚了。

“很好吃吗?看上去你似乎很喜欢吃中国的水饺。”

“原来这个叫水饺,是的非常好吃,我很喜欢吃,爸爸我还想再吃一个,也有可能可以再多吃几个。”

女孩的话让父亲也很惊讶这些普通的饺子到底有多好吃,于是他也拿起筷子夹了一个放在嘴巴里。

随着牙齿的咀嚼,香味喷然而出。

青菜与肉的比例拿捏得恰到好处,不油不腻,确实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

这位父亲是当时日本最大的零售集团大丸百货公司董事长,而他的女儿非常挑食。

虽然他经常带着她周游世界品尝各地美食,但她都没有兴趣.

唯独宴会上这盘饺子,被她一口气吃了20多个。

看到女儿食欲大开后,这名富商急忙询问中国友人:

“这盘饺子是哪位大厨做的?我要向他请教制作配方。”

“这个不是大厨做的,是香港湾仔码头一位卖水饺的臧姑娘做的,现包现卖,所以非常新鲜。”

臧健和

得知臧健和还没有创立水饺品牌的日本富商,嗅到了其中巨大的商机。

于是他迫不及待的让中间人牵线见到了臧健和,表达了合作的意向。

可是,几轮谈判下来臧健和都非常坚持自己的原则。

臧健和要求必须使用她的包装和商标,还得印上她的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一来防止日本富商学到技术后就将其一脚踢开,二来更是为了顾客有意见时可以联系到她,并给她提出宝贵的反馈意见。

日本富商没想到区区一个饺子,臧健和竟然会考虑这么多。

臧健和

了解到她的顾客群体之庞大,以及她与顾客建立的粘性之后,日本富商一下子就明白了,也妥协了。

此后,湾仔码头水饺开始出现在大丸百货香港分店的货架上。

紧接着,百佳、吉之岛等百货商场也向臧健和抛出橄榄枝,仅在香港就有30多家连锁超市销售湾仔码头水饺

随着铺货渠道的扩大,湾仔码头水饺很快便占领香港新鲜水饺与冷冻水饺30%的市场份额。

臧健和

1985年,臧健和创建公司,并建立了第一间湾仔码头水饺工厂。

有了团队的臧健和并不是甩手掌柜的领导,她每天都会到工厂检查工人包出来的水饺质量,保证口感和品质不会降低标准。

顾客反馈回来的意见,她也会第一时间回复并改善。

有一次顾客写信告诉她,自己买了5盒水饺,其中2盒都开口了。

随后臧健和立马开会找原因,最后发现是因为新来的工人技术不到位造成的。

得知这个情况后,她立即落实解决方案,严格要求不能再发生类似情况。

臧健和

20世纪90年代末,湾仔码头已经成为香港水饺市场的龙头企业。

傲人的成绩引起美国冷冻食品生产商巨头品食乐的关注,提出了入股的合作意愿。

1997年香港回归后,湾仔码头与品食乐合资在上海、广州等地投资建厂,进一步扩大规模,打入内地冷冻食品市场。

2017年,湾仔码头的销售点遍布全国200多座城市,15家大型生产工厂保质保量地将水饺输送到全国各地的超市冷柜里。

在那时,年销售收入超60亿元的业绩对于臧健和而言,不仅是财富,更证明了她实现了在香港扬眉吐气的梦想。

她用过去40年的时间,将“水饺皇后”的名头落实在了自己身上。

臧健和

人生逆风翻盘之后,臧健和还是会经常想起当年的不容易。

她甚至会在鼓励后辈努力打拼时潸然泪下,落下忍了几十年的泪水。

回想起自己从推车摆摊不敢抬头、不敢吆喝,到创立了不输前夫的商业帝国。

臧健和的创业经历诠释了:

“我不用嫁豪门,我自己就是豪门。”

结语:

2019年正月初四,在全国都举家团圆时,“水饺皇后”臧健和在香港与世长辞。

虽然斯人已逝,但她的那句“总有一天,中国水饺会成为全世界承认的美食”,仍然激励着一代代年轻创业者。


参考资料:

“湾仔码头”创始人“臧姑娘”逝世 曾被丈夫抛弃 卖水饺谋生 如今年入60亿比肩“老干妈”——第一财经

“水饺皇后”臧健和逝世,用40年把中国...——中国妇女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3

标签:娱乐   年成   水饺   山东   饺子   皇后   丈夫   女人   湾仔   泰国   码头   女儿   香港   顾客   富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