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板:东吴版"权力的游戏"
公元242年,东吴太子孙和府中诞下一子,此时孙权已年过六旬,他看着襁褓中的孙儿,想起传说中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大笔一挥定名"孙皓,字元宗"(民间传说称其名暗含长寿寓意)。
后来,人们回忆起这波有着玄学味道的反向操作五味杂陈
——这个孩子确实活到了42岁,但东吴国祚却被他亲手缩短了三分之二。
☚☛
二宫之争
时间轴:242-250年
还好孙皓的生母何姬没有效仿。
"若皆从死,谁当养孤!”“遂拊育皓及其三弟"(《三国志·吴书·妃嫔传》)
☚☛
历史蝴蝶效应:
✎这场政治地震直接导致:
▶ 东吴宗室元气大伤
▶8岁的孙皓开启"罪臣之子"生存模式
▶为三十年后东吴灭亡埋下初代伏笔
时间轴:258年-264年
☚☛
生存指南:低调发育
孙休继位后,出于政治平衡考虑,将22岁的孙皓封为乌程侯。
这个操作看似平凡实则暗含玄机:
☚☛
名场面:景养相面
据说(只是据说哈):孙皓在奔赴封地途中,偶遇相士景养,此人端详他许久后突然跪拜:"大凶大吉之相!凶在骨肉相残,吉在龙飞九五。"
这个预言多少带点玄学性质,后来孙皓的确杀尽堂弟、逼死叔母,也真的登上皇位。
不过,作为唯物主义的我们,听听就行,请勿模仿!
☚☛
关键联姻:滕芳兰
孙休将重臣滕胤族女许配孙皓,这桩婚事可以称得上是三国版的《纸牌屋》:
时间轴:264年
☛☚
历史转折点:孙休离场
264年九月,30岁的孙休突然病逝,悄悄的他走了,留下的雷却一个没排:
☚☛
关键会议:永安宫夜谈
✎背景:公元264年,吴景帝孙休病逝后,蜀汉已灭亡,交趾(今越南北部)又发生叛乱,吴国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权臣濮阳兴、张布等人担忧幼主(孙休之子)难以稳定局势,于是以“国有长君”为由提议改立孙皓为帝 。
据《三国志·吴书·濮阳兴传》记载,左典军万彧直接开团:
"今蜀汉新亡,交趾叛乱,宜立长君。孙皓才识明断,有长沙桓王(孙策)之风"
☚☛
魔幻现实
当群臣见到23岁的孙皓时,他还是一个标准的优秀青年三好学生,让人点赞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江表传》更是记载其即位初政绩:"发优诏,恤士民,开仓廪,振贫乏,科出宫女以配无妻,禽兽扰于苑者皆放之。当时翕然称为明主。"
☃不过,细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要是孙皓真是这么优秀纯良,那么这节的小标题也不大可能是“魔幻现实”了。
魔幻在于,当一个学表演的人突然不想当演员了,各种魔幻的剧情也就在现实中上演了!
继位后的孙皓,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专业演员,但这个演员的耐心不好,继位没多久,他就收回了表演,哥们不装了,我是个日子人我摊牌了。
☚☛
暴政启动键:诛杀功臣
时间轴:265年—268年
公元264年11月,也就是孙皓继位次月,他得知拥立自己的两位重臣濮阳兴和张布居然有点后悔了,于是他先下手为强,立即以谋反罪名将二人诛杀,并夷其三族。
什么叫过河拆桥,这就叫过河拆桥!
你以为这就很离谱了?NoNoNoNo,离谱他妈告诉你,离谱还没到家呢!
张布被杀后第二年,孙皓竟然把他的女儿强纳进了后宫!
你以为这就很离谱了?
依然还没有!
某次孙皓在宠幸张女时不知道什么变态心理作祟,竟然问对方:“你老爸呢?”
张女答:“被贼人所杀”。
孙皓大怒,将张女当场被棒杀。(典型的玩不起)
同年七月,孙皓逼杀了孙休的遗孀朱太后并秘密治丧,而后将孙休四个儿子流放后又追杀其中两位,彻底断绝了宗室威胁。
武昌迁都闹剧:公元266年,有望气者称“荆州王气克建业”,孙皓闻言立即迁都武昌。
搬家不易,皇家搬家更难,当时的百姓需要逆流运输物资,民谣哀叹“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这么劳民伤财的大工程,没想到没过多久就因为施但起义威胁到了建业,他又要求迁回旧都,还自夸“以荆州王气破扬州贼”。
昭明宫——东吴版阿房宫:公元267年,孙皓耗资亿万建昭明宫,令两千石以下官员上山兼职伐木工,宫内的亭台楼阁极尽奢华。
✎徐绍之死:公元265年,晋国使者徐绍因为夸赞中原被孙皓召回处决,家属流放建安。次年孙皓又派使者向晋朝献特产,附信吹捧司马炎,被晋臣讥为“谄媚如犬”。
✎酒宴整蛊学:设宴强灌大臣七升酒(约14斤),派黄门偷听醉话。侍中韦曜以茶代酒被处死,天文学家王蕃因醉酒姿态不敬遭当庭斩杀。
时间轴:268年—272年
✎战略天才的脑洞:公元268年,孙皓同时命令施绩攻江夏、万彧攻襄阳、丁奉攻合肥,结果三路皆败,而交州战场更惨:刘俊战死,顾容残军退守合浦。
✎甩锅专家:将领李勖因南征交趾时迷路杀向导,被孙皓处决,其副将徐存哭喊:“陛下如此待臣,谁还敢效忠?”
✎西陵之战奇迹:公元272年,西陵督步阐叛晋,陆抗率军血战,以三万吴军击退羊祜五万晋军,击溃杨肇部,斩获甚万,此战被《资治通鉴》称为“吴祚得以续命十年”。
✎君臣互怼名场面:陆抗前线吃咸菜,孙皓后方摆宴饮。
陆抗上书:“若朝廷能省奢侈、恤将士,晋何足惧?”
孙皓回:“你专心打你的战,治国我自有方略。”
✎万彧之死:右丞相万彧因劝谏被孙皓斥责,忧愤自杀,子弟流放庐陵。
✎何定改名事件:宠臣何定作恶被诛,孙皓将其改名“何布”,称“恶如张布者,必留名警示”。
时间轴:273年—274年
✎妃嫔大逃杀:孙皓强征大臣之女入宫,宫女需戴金饰摔跤,摔坏重做。
某次宴会上,孙皓令妃嫔穿铠甲持刀剑跳舞,笑称:“美人战阵,胜过十万雄兵!”
✎宗室清除计划:诛杀叔父孙奋全家,流放孙霸后人,连庶弟孙谦也被逼自杀。
史载“孙氏宗亲,见皓如见阎罗”。
✎经济崩溃实录:为筹军费,发行“当千大钱”,经济濒临崩溃。
陆凯死前上书:“今国无储粮,官无俸禄,而昭明宫一柱之费可养十万军!”
孙皓:哦,你很懂哦?
✎起义烽火连天:施但起义刚平,鄱阳又爆发李宏叛乱。
孙皓淡定表示:“表慌,这是在给将士们刷经验。”
✎最后的救星陨落:公元274年,陆抗病逝前嘱托:“西陵、建平乃国之门户,若失此二地,吴必亡矣!”
孙皓充耳不闻,转手将陆抗部将调离前线。
✎孙皓的快乐收官:同年改元“天玺”,因挖到“天降神书”。
百姓冷笑:“天书若能救国,何须陆大将军?”
时间轴:274年—276年
✎西陵防线崩塌:陆抗病逝后,孙皓不仅没有强化西陵防务,反而大兴土木,西陵防线濒临崩溃。
✎主打一个不听劝:何植上书谏言加强江防,孙皓怒斥:“朕有长江天险,晋军能飞过来吗?”名将陶濬也因直谏遭贬斥。
✎天降神书闹剧:公元275年,因"吴郡掘地得银尺",孙皓于是改元“天册”;次年因"历阳山石纹成'皇帝'字样",又改元“天玺”。
✎洛阳间谍乌龙:派间谍潜入洛阳传播童谣“吴天子当上”,结果晋朝小孩改词唱成“孙皓头当球”。司马炎笑称:“此乃助攻也!”
✎当千大钱续集:物价飙升,米一斗值八万钱,百姓用钱糊墙御寒,民不聊生。
✎起义专业户:豫章郡张节起义,孙皓派军镇压后,将俘虏手脚钉在木板上漂流长江,称“人筏示众”(艺术加工)。
时间轴:277年—279年
✎益州造船厂:晋将王濬在四川造巨型楼船,木屑顺江而下。吴建平太守吾彦急报:“晋必有攻吴之计!”
然而,孙皓置之不理视若罔闻,接着奏乐接着舞。
✎铁锁沉江:吾彦无奈自费铸造铁锁横江,孙皓得知后怒斥:“败家玩意儿,铁器是来印钱的,锁江有屁用?”
✎丞相张悌之死:公元279年,张悌率三万兵迎战晋军,部下劝退,他叹道:“今日战死犹胜亡国奴!”
最终,他被晋军乱箭射杀,临终前仰天大哭:“愧对陆丞相(陆抗)啊!”
✎末代水军都督:沈莹率五千“青巾军”死战,全军覆没前高呼:“为东吴战至最后一人!”
连晋将周浚都不得不感叹:“很有气节,奈何老板是孙皓。”
✎孙秀投晋:宗室将领孙秀带数百亲兵夜渡长江,对晋军喊话:“我宁当晋鬼,不做孙皓臣!”司马炎封为骠骑将军,气得孙皓画了无数个圈圈诅咒他。
✎皇子内斗:太子孙瑾与弟弟孙虔争夺逃亡船只,孙皓拔剑怒喝:“都给朕留下陪葬!”,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时间轴:280年三月—五月
✎素车白马套餐:孙皓仿效刘禅,自缚双手、口衔玉璧,牵羊出降。
吴国出局!
✎怼皇帝专业户:
某次司马炎给孙皓赐座的时候说:“朕设此座待卿久矣”。
孙皓反怼:“臣在南方亦设此座待陛下”。
多年以后,司马睿南下建立东晋,不得不让人感叹:“预言家刀了!”
✎贾充互怼:曾杀曹髦的贾充挑衅孙皓:“听说你在南方喜剥人面皮?”
孙皓回怼:“因为专剥弑君者之皮!”
贾充当场面如死灰。
时间轴:280年—284年
✎洛阳行为艺术:每日穿东吴官服面南而坐,逢人便说:“当年陆抗若在……”洛阳小儿编歌谣:“归命侯,哭长江,剥皮手艺无人赏。”
✎死亡谜团:公元284年暴毙,晋朝官方称“病逝”,野史传言被东吴旧臣毒杀。
✎神预言应验:陆抗临终安排的西陵、建平防线,在孙皓死后两年内全被晋军攻破。
✎反向锦鲤传说:江南百姓传唱:“遇孙皓画像,可驱灾避祸”——因为连瘟神都怕他。
✎他证明了暴君不是天生的:从乌程侯到归命侯,权力每增一分,人性便褪色一成。
✎陈寿在《三国志》点评:“皓之淫刑,殃及无辜,自取灭亡,非不幸也。”
✎陆抗续命十年,孙皓用六年败光。司马光总结:“吴存抗在,吴亡皓手。”(《资治通鉴考异》)
其效率之高,堪称“暴君界的博尔特”。
✎他给司马炎留座位的戏言,三十七年后竟成东晋开国预言。
✎被剥面皮的亡魂不会想到,他们的皇帝最终成了中原的笑谈。
✎若没有孙皓的暴虐,三国归晋的史诗将失去最戏剧性的章节。
✎他是历史的反派,却是说书人的宠儿
——毕竟,谁不爱看一个把龙椅坐成电椅的疯子呢?
更新时间:2025-05-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