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通行费到战略牌:全球关税的历史与未来|金融人文

文/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粤开证券研究院宏观分析师孙文婷

在全球经济格局动荡的当下,关税这一古老税种再次登上国际舞台,成为各国政策工具箱中锋利的武器,牵动着国家间的利益平衡。要理解这一现象,就必须回溯关税的历史,梳理其职能演变的逻辑,才能看清它如何在不同历史时期扮演不同角色。

幕(16世纪以前):关税的雏形

在古代的城门、渡口或港口,商旅须缴纳“通行费”,这是关税的最早形式。当时跨境贸易稀少,关税在财政收入中只是零星小数,真正支撑国库的是土地税和人头税。

然而,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故事的走向彻底改变了。16世纪以后,随着欧洲海外扩张与国际贸易兴起,关税迅速从零散的地方性收费,成长为国家财政和经济政策的核心工具。关税的历史就像一部长剧,不断上演新的故事,大致可分为五个主要篇章。

第一篇章(16—18世纪):重商主义与黄金的诱惑

在资本主义的萌芽期,欧洲人坚信国家的财富就是国库里堆满的黄金和白银。为了让金银源源不断流入,各国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对进口商品设置高额关税,堵住外国产品的入口;同时慷慨补贴出口,把本国货物推向海外市场,以此换回更多金银,维持贸易顺差。此时,关税迅速成为服务国家财富积累和经济扩张的核心政策工具。英国就是一个典型案例,1700年至1800年间,英国的关税收入增长了约3.5倍,长期占中央财政收入的20%以上。

第二篇章(19世纪):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的分岔路

进入19世纪,自由贸易思想席卷欧洲。英国这样的工业先发国家最先尝到工业革命的甜头,迫切需要更广阔的市场来输出工业制成品。19世纪中后期,为降低原材料进口成本,英国大幅降低进口关税,并通过重新征收所得税来弥补关税收入下降带来的财政缺口。但对于美国、德国这样的“后来者”来说,情况完全不同。它们的工业化尚在起步阶段,需要设置高关税保护幼稚产业,抵御英国工业品的冲击。

由此,19世纪中后期的世界贸易体系呈现出鲜明的对照:一边是英国推动的自由贸易,一边是美国、德国等新兴工业国坚持的保护主义......

付费¥5

来源 | 《清华金融评论》2025年10月刊总第143期

编辑 | 周茗一

审核丨丁开艳

责编 | 兰银帆

Review of Past Articles -

01

02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1

标签:历史   通行费   关税   人文   战略   未来   金融   全球   英国   重商主义   世纪   篇章   国家   自由贸易   保护主义   国库   欧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