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

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考古人员对三座东汉时期的古墓葬进行发掘,在其中一座古墓发现了光可照人的铜镜、五铢钱、陶器残片等。消息一经披露,迅速引发关注。

10月14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看到,考古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开展,现场人员正忙着打开靠东侧一处大墓的墓顶。墓中会有何新发现?

图为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发现的古墓

农田改造时发现古墓,共有三座

60岁的陈克全是陈老屋村民组长,负责三座古墓的看护工作。陈克全介绍,今年元月10日,当地进行农田改造,平整土地,在挖掘机施工时发现了这处古墓葬,当即向相关部门领导反馈,古墓葬当天晚上就被保护起来。今年6月30开始发掘,现场一共发现三个古墓,根据古墓砖的花纹,以及发掘出来的铜镜、五铢钱等随葬品判断,确定是东汉时期的古墓。

10月14日下午3点,大皖新闻记者赶到这里时,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土层。

陈克全介绍,靠东侧的大墓宽长尺寸为3米×7米,高约3.5米,中间和西侧的古墓小一些,宽长尺寸都是3米×6米。其中,中间古墓的墓室墓壁残留相对完整,墓内发现了铜镜和五铢钱,而西侧的一处古墓没有了墓顶,只剩下墓底的砖块。中间和西侧的古墓内,并未发现棺木等。“棺木已经粉化,消失了。”陈克全说。

现场人员正在清理古墓。

考古人员现场发掘,正在打开墓顶

大皖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东侧大墓每块墓砖上均雕刻有精美花纹,采用了不同形制的墓砖,墓室顶部砖块上宽下窄,且砖块带有弧度,墓室砌筑得严丝合缝,充分展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正在现场指导发掘工作。历经千年,东侧大墓墓室内被泥土填埋,发掘过程中,墓室内外泥土里有许多蚂蚁窝。现场人员正在打开大墓墓顶,清理墓室内的泥土。

这个大墓形制特别,墓室、耳室、甬道都保存相对完好,初步判断墓葬主人地位较为尊贵。令人惋惜的是,考古人员发现墓顶有两处明显的盗洞,盗洞里有蛇皮袋、雨衣等物,还有一个矿泉水瓶。据现场村民介绍,盗洞虽然存在,但被植被覆盖,直到今年1月,农田改造平整时,古墓一角墓砖被挖掘机挖坏,这才发现了古墓。

现场人员正在清理古墓

系东汉古墓葬,墓主身份尚不知晓

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发现古墓的地点位于一处高坡上,四周植被茂盛,有水坑有荒地。据村民介绍,这三处古墓周边还有其他古墓存在,现场有古墓群。多年前,当地居民挖蚯蚓钓鱼时,挖出过墓洞,还发现过古代的发簪。此外,这处高坡上有附近居民家的祖坟,有的迁走了,留下无主墓葬。

据现场的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介绍,此处古墓是在今年春节前土地平整时发现的,今年六月下旬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人员前来现场,经考证,这三座古墓都是东汉时期古墓葬,墓主身份尚不知晓,也没有找到象征墓主身份的物件,尚看不出来三座古墓之间有何关联。目前在其中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铜镜和五铢钱等物,还有一些陶器的残片,铜镜的镜面光可照人。

古墓中发现的铜镜光可照人(图片来自短视频平台截图)

据当地村民介绍,此地原先是个土包,土包下面是农田,从土包往下清理了三四米高的土层,东侧大墓的墓顶才显露出来。

图为东侧大墓发掘现场

东侧大墓内是否会出土更加珍贵的文物?现场考古人员表示,目前还没有清理到底,所以尚不知道能发现什么。对此,大皖新闻记者将继续关注。

大皖新闻记者 许佳 摄影报道 实习生 赵贤秀

编辑 王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6

标签:历史   庐江   铜镜   东汉   农田   古墓   发现   墓室   现场   新闻记者   人员   土包   村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