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西贝的西蓝花,比小孩岁数还大。
自从10月份以来,老贾的天直接塌了。网友对西贝的评价,完全一边倒,菜差到没边!不仅价格贵,而且一道预制菜,能活的非常久。
就跟印度街头的油锅有一拼,一锅油传3代,人走了油还在。哪怕是脾气非常好的美食探店博主,也没办法给西贝想出来一句好词了,它注定会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
可是,同样是预制菜,为什么萨莉亚的评价却截然相反?而且,早在西贝没有彻底爆雷之前,这位就有了“性价比之王”的趋势。到底是网友“双标”,还是别的原因?

有请重量级的西贝出场
聊对比一类的,自然是先上重量级嘉宾。
说实话,预制菜并不是错,大家也不会从心底里去抵制。可是,你不能拿预制菜卖给我现做菜的价格,一分钱一分货才是。
结果,西贝逆了大天,不仅卖的是现做菜的价格,而且还能卖出天价。一个大馒头,超市一块钱一个,他家能卖到21块。
嘶,莫非这馒头,是西贝员工连夜手工碾碎小麦和出来的面做的?就算发达国家,21块一个的馒头,资本家都得拜你为师。
而且,你要是价格贵,大家大不了避雷,以后再也不吃了。但是,西贝是由里到外的抽象,炒的菜,人均消费100块以上,上桌的大骨头,里面都不一定是热的,味道还难吃的很。
结果,当老罗发表了自己的感受之后,引来了许多网友的共鸣。于是,泼天的舆论,让老贾的天塌了,我们不是预制菜啊!不行,这老罗可是公众人物,要是被他这么宣传下去,自己以后还怎么榨穷鬼们的油水?

为此,老贾选择硬刚老罗,哪怕生意不干了,也要起诉他!然后,一场让人彻底看不懂的公关发力了。
当记者来到后厨,直接懵了。好家伙,后厨的厨师,就算没有厨师证都能上岗。冰箱里的部分食材保质期能达到24个月。
这不是咣咣往自个脸上扇巴掌吗?可是,老贾还在嘴硬,干脆公开了老罗点餐记录,不出意外的再次爆雷。不仅将证据全部记录在媒体的镜头,还侵犯他人隐私,不得不让人怀疑老贾的公关是内鬼。
如果不是这一波老贾自爆,或许大家对西贝至少还有点滤镜。毕竟经营多年了,即使是预制菜,网友也觉得里面肯定有大师傅坐镇,在真出了难事的时候,让一个厨艺高超的总厨上场,挽回颜面。

结果,厨师都是生瓜蛋子,这谁能绷得住?而且,要是老贾真的和老罗打官司,输赢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别说一个大品牌了,就是一家小餐馆,想要运营下去,质量保证都是最基本的。你味道不好,就没有回头客,久而久之自己倒闭。
西贝纯粹是沾了时代的光,没有真功夫。当然,经常在外吃饭的朋友,一般都会远离这种“高端”的餐厅,因为除了卖的贵,味道真不一定好,更何况还有服务费。
然而,西贝在把所有雷都踩了的情况下,又炸了自己一脸,将来想要翻身,那真就是比登天都难了。
尤其是从老贾的骚操作开始,网友对这家牌子再也没有一句好话,骂的狗血淋头都是轻的。如果不能痛定思痛,把所有问题都改正,恐怕未来再无立足之地。

褒义上的重量级出场
“重量级”和“卧龙凤雏”一样,都快被玩坏了,但萨莉亚却是褒义的。无独有偶,他们家不藏着掖着。
说起来,萨莉亚也在国内经营22年了。这22年间,萨莉亚的后厨基本没变过,非但不需要菜刀,也不需要厨师。
因为他们家明说了,除了负责洗生菜的,其他的菜都是预制菜,从中央厨房运过来的,加热了就能上菜。对比老贾的态度,高下立判。一个拼命狡辩,一个十分坦诚,你说大家会对谁的印象好?

而且,更关键的是,二者的价格也不是一个量级的。现做的菜,算上成本和手工、佐料这些,总价格都买不到西贝的几个馒头。
可是,你却能在后者的店里吃饱。毕竟,他们清楚自己的定位,70%的菜,都在20-30块钱左右,味道也不算差,性价比这一块是拉满的。
其实,正如前面提到的一样,大家对预制菜从没有什么不好的看法,而且也不存在“双标”。
后厨做好的菜,如果不能及时吃掉,就是浪费,搞成预制的,加热一下还能吃,只不过味道会差不少。
消费者追求一分钱一分货,若是你卖的价格公道,大家又怎么不会买单?更别说萨莉亚的一顿饭,和食堂都差不多的价格。
坦诚就是透明,直接告诉你我家卖的就是预制菜,后厨你也可以随便看,拍照也无所谓。而代价,则是对自身菜品价格的正确认知,只要保证味道不会太差,照样能卖的好。

对于消费者来说,商家讲诚信,价格也亲民,肯定会心甘情愿掏钱。
究其根源,萨莉亚的成功,正是源于懂得如何尊重消费者。而西贝的爆雷,也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
事实上,现在有很多家企业,都在学萨莉亚这一套了,比如“老乡鸡”,很多视频网站,都能看到他们的评论。主动公开菜品,不藏着掖着,给人留下了好印象,这才是长久发展之计。
最后说句心里话,消费者从来都不傻,也理解商家赚钱的初衷,可最忌讳欺骗。做生意讲究诚信为本,你尊重消费者,消费者也会尊重你,给你带来更多的生意。
生活中的社交细节,说白了也是这个理。要是你把我当冤大头,那你就等着吧,早晚有一天,你的所作所为会被曝光,你说是吧,西贝?
信源:《新民晚报》——《一个月闭店近10家!刚刚,西贝回应:坚持三条原则》
《消费日报网》——《预制菜渗透80%连锁餐饮成"隐形主角" 行业现存争议与困惑有哪些?》
《南方日报》——《预制菜之争 折射餐饮行业转型之痛》
《工人日报》——《预制菜争议持续发酵,餐馆如何打消食客顾虑?》
《极目新闻》——《“预制菜之王”萨莉亚,为啥没人骂?》
更新时间:2025-11-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