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教授:全世界只有韩国轻视中国,而中国早已经不拿韩国当对手

前沿导读

韩国大学教授金南道在韩国KBS节目《明见万里》中公开表示:全世界只有韩国在轻视中国,殊不知中国现在的发展体系已经远超韩国,甚至在某些领域并不把韩国当做对手。现在韩国处于日本在前,中国在后的追击中间位置,像三明治一样被牢牢锁定。

产业差距

金南道早在2007年就首次来到中国,在访问了阿里巴巴之后,他便开启了自己长达十余年的针对性研究。

1960年,韩国的人均GDP不足朝鲜的三分之一,其整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来自越南战争时期通过服务美军而获得的巨额资金与订单。

后来日本在半导体产业领域全面崛起,成为了亚洲第一科技强国,日立、索尼、东电等企业一度占据了全球芯片市场的50%以上,供应了全球65%的内存芯片,将美国的英特尔压在身下,美国急需要一个帮手来压制日本。

这个帮手,就是韩国。

在美国用制裁的方式迫使日本签订《美日半导体协定》后,开始扶持韩国的三星。允许三星用技术并购的方式从日本获取先进的芯片技术,随着技术一步步推进,三星成为了全球闪存市场的老大,极大提升了韩国在全球科技产业的国际地位。

2005年,韩国首尔大学的一项民调显示,有高达71%的韩国人认为本国比中国先进。网络时代的信息流通未能根本改变这种认知惯性,许多韩国人脑海中的中国形象凝固在80年代落后状态,经济硬实力与心理优越感间的断裂由此加剧。

2017年,三星以产能有限为理由,强行抬高国际闪存市场的售价。虽然这种方式让三星获得了更高的利益,但是也受到了来自全球市场的反垄断围剿。

2020年,在中国长江存储量产了128层堆叠的3D NAND闪存芯片后,中国企业有了制衡韩国的机会。曾经占据全球内存市场45%、手握定价权的三星不得不改变策略,开始与中国企业进行价格战,抢夺中国的市场份额。

当2023年三星宣布不再公布DRAM减产信息时,韩国《中央日报》刊文称:“我们失去了掌控存储芯片的能力。”

更具杀伤力的产业,则是韩国曾经引以为傲的船舶领域。

根据行业数据显示,在半年的全球造船订单当中,有68%的订单全部被中国企业收入囊中。而曾经占据世界第一造船订单的韩国,其市场份额已经不足20%。在高附加值的LNG运输船领域,沪东中华等中国企业全年接单量猛增至全球市场的34%。

在这种断层式超越的背后,蕴藏着整个工业体系的大转变。大连造船重工全流程智能化产线已实现钢板切割到搭载的无人化操作,而韩国三大船企仍受困于高息贷款支撑的财务结构。

甚至在软产业的文化领域,来自于中国的手游项目《崩坏:星穹铁道》在韩国首日登顶畅销榜时,韩国《每日经济》网站发布报告称,文化输出正变成输入。同年夏天,国产剧《偷偷藏不住》也在韩国最大的流媒体平台拿下点击率冠军,韩联社在随后的报道当中,用韩流遭遇最冷寒冬来形容这个现实。

格局转变

造成中韩两国现在落差如此之大的原因,其本质则是中国在系统构建全产业链的创新生态。

中国的产业发展体系,从建国初的“超英赶美”到新时代建设航天强国的规划,发展坐标系始终锚定全球最高水平。在近几年当中,中国航天发射次数突破60次、天宫空间站的全面建成,都标志着中国科技产业正在走向更加强盛的新时代。

金南道教授对于中韩两国的状态预警,并非是在唱衰韩国,而是揭示了一条韩国企业目前的存续之道,拿老旧的眼光看待中国产业,沉醉于对中国优越感,这种想法只会错失历史机遇。

当韩国教授看到杭州阿里巴巴的光伏屋顶在2014年并网发电时,他惊呼:这代表着未来。可直到十年后,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量已占全球80%以上,韩国新能源计划仍在艰难推进。

国家间真正的差距不在于现状呈现,而在于突破认知边界的勇气与战略定力。每一个后发者超越的脚本里,最重要的篇章始终是:在强敌的阴影之外,看见更广阔的地平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4

标签:财经   韩国   中国   全世界   对手   教授   三星   全球   日本   中国企业   芯片   市场   领域   闪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