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北县城,马江河如一条绿色的丝带蜿蜒穿城而过,横跨其上的座座桥梁,不仅是连接两岸的通道,更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与时代变迁。从古桥遗韵到现代风貌,一江碧水见证了浦北的成长。

01
越州风雨桥· 首座风雨廊桥的典范
2017年,随着越州风雨桥的落成,浦北县迎来了第一座独具特色的风雨桥。它不仅将滨江公园与文昌公园连为一体,更迅速成为市民休闲散步的首选地之一。如今,这座桥已成为浦北县城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景观,持续见证着当地的人情风物与岁月流转。


02
越州大桥 ·“一江两岸”的起点
越州大桥建于1999年前后,正值浦北开始建设“一江两岸”之时。有人为方便记忆,称它为“浦北中学桥”,因其旁边就是浦北中学。当时的“一江两岸”远没有现在这么漂亮,只有借助旁边的建筑物,才能辨认出具体位置。



03
浦北大桥 · 八九十年代的奋进
浦北大桥1986年2月兴建,是由自治区交通厅和自治区计委拨款兴建,总投资78万元,于1987年12月建成通车。这里曾是去博白方向的必经之路,如今它依然屹立在马江河上,见证着浦北城市的发展变迁。



04
东风桥·沧桑岁月的开端
东风桥建于上20世纪60年代,2004年11月投资225万元重新修建,次年9月30日竣工。这座桥一端连接着去博白的道路,一端通向大发市场,日常交通流量颇大,是浦北县城内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桥上终日车水马龙,见证着浦北经济的活力。



05
同心桥 · 独一无二的拱形浪漫
1997年,浦北县投入85万元动工兴建同心桥。这座于次年竣工的桥梁,以其独特的拱形设计,至今仍是浦北县城内唯一的拱桥。它不仅解决了两岸居民的出行难题,更以其优雅的弧线,成为了马江河上一道靓丽的风景,默默见证着县城二十多年来的发展与变迁。


06
客家风雨桥·从功能到景观的蜕变
客家风雨桥的前身是建于2010年8月的马江桥,后经这两年改造,才拥有了如今诗意的名字与廊亭景观。它由此从一座仅满足通行的功能桥,蜕变为一处可驻足休憩的风景。如今,它与南端的越州风雨桥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马江河上靓丽的风景线,成为市民日常休闲娱乐的热门去处。


07
凤舞桥 · 承载文化期待的新秀
凤舞桥于今年10月正式开通。根据最初的设计构想,这座桥旨在融入浦北的历史文化元素,计划以精美的凤鸟纹装饰桥顶,寓意吉祥与和谐,展现地方特色。不过,从目前的建成效果来看,它主要呈现为一座造型简约的步行桥。至于最终的落成样貌是否完全体现了最初的设计蓝图,我们尚不得而知。


08
石湾大桥· 打通城市外环的动脉
石湾大桥于2021年11月建成通车,作为浦北东绕城路的控制性重点工程,它的贯通具有里程碑意义。大桥通车后,成功将县城北面通往博白方向的过境车辆有效分流,使其无需再穿行县城中心,从根本上缓解了城区的交通拥堵压力,对优化区域路网布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09
大朗桥· 网红打卡的新地标
大朗桥(最初名为山水红桥)于2024年底建成并通行,是浦北县目前唯一的悬索景观吊桥。作为马江河画廊景观带的点睛之笔,它自亮相以来便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已成为浦北一处迷人的新地标。


10
礼丰桥 · 尘封的记忆
而大家可能都已不记得,在浦北大桥附近,曾有一座桥已于十几年前被拆除,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座消失的桥据说叫“礼丰桥”,由原江城政府(过去的小江公社)为方便群众办事,于1990年在政府门前修建。它曾是一座简易而实用的钢筋混凝土拱桥,桥上人来人往,是当时连接两岸生活的重要纽带。如今,河面上已无它的踪影,唯有几张泛黄的老照片,成为它存在过的最好证明。

浦北县城九座桥,从满足基本通行到成为文化景观,马江河上的每一座桥都烙印着一个时代的需要与审美。它们不仅是地理的连接,更是记忆的坐标、发展的年轮。未来,当新的桥梁再次跨越这一江碧水,它将继续为我们讲述,浦北新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5-11-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