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生铭》全文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萦。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亥寝鸣云鼓,寅兴漱玉津。妖邪难犯己,精气自全身。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寿夭休论命,修行本在人。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二、作者概况
《养生铭》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孙思邈。孙思邈是唐代著名医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传说孙思邈年轻时体弱多病,为了治疗自己的病,他开始钻研医学和养生之术。有一次,他听闻深山中有一位老道士养生有道,便前去拜访。老道士见他诚心,便传授他一套呼吸吐纳和饮食养生的方法。孙思邈回去后坚持按照这些方法生活,不仅身体逐渐康复,而且精力愈发充沛。此后,他将自己的养生实践和医学知识相结合,写下了诸多养生著作,《养生铭》便是其中之一。

三、《养生铭》释义
1 、情绪与健康:“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萦。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 过度愤怒会伤害人体的气,思虑过多会损耗精神。精神疲惫时,心神容易被外界干扰,气不足时疾病就容易缠身。不要让自己的悲欢情绪过于极端,饮食也要均衡。要多次提醒自己避免夜晚醉酒,早晨起来千万不要生气。
2.、日常养生方法:“亥寝鸣云鼓,寅兴漱玉津。”
• 亥时(晚上 9 - 11 点)要按时睡觉,睡觉前可以“鸣云鼓”,也就是用双手掩耳,轻轻敲击枕部,有助于安神。寅时(凌晨 3 - 5 点)起床后,要“漱玉津”,即舌抵上颚,待唾液满口后分三次咽下,能滋养身体。
3、饮食与健康:“妖邪难犯己,精气自全身。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
• 按照上述方法养生,邪气就难以侵犯身体,精气自然能充满全身。如果想要不生病,平时要节制食用葱、蒜、韭菜等五辛食物。
4、心态与长寿:“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寿夭休论命,修行本在人。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 要让心神安定,应该保持愉悦乐观的心态,珍惜体内的气,保持平和纯净。人的寿命长短不要一味归结于命运,养生修行的关键在于自己。如果能遵循这些道理,普通人也能达到养生的高境界。

四、对当代人的启发
1. 情绪管理: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容易出现愤怒、焦虑、过度思虑等情绪问题。《养生铭》提醒我们要学会控制情绪,避免情绪过激,保持平和的心态,这有助于身心健康。
2. 生活规律:很多人有熬夜、不吃早餐等不良生活习惯,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我们应该像《养生铭》中倡导的那样,按时作息,合理安排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自我保健:“漱玉津”等养生方法简单易行,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进行自我保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4. 积极养生:不要把健康完全寄托于药物或医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养生中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心态,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

(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收藏。
更新时间:2025-11-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