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好在网上刷到一个小男孩手接无人机的视频,看他的举止应该是个培养得不错的“小飞手”,表情虽有点洋洋得意,但完全能够理解(毕竟年纪小嘛)。只是对于他“徒手接飞机”这种行为,个人觉得是有点不妥当的,希望其家长或者老师若是看到此文,可以稍加斟酌。
对玩过无人机的人来说,徒手接“飞机”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愿意,几乎谁都能做到。而它的原理无非就是让无人机识别到固定的平面或障碍物,然后自动下落停桨。因为从大疆公司推出“迷你”系列开始,我便走上了轻量化的道路,从“晓”、“MINI2”、“MINI3”直到如今常用的“MINI4”,在出门旅游的时候经常会“掌上起飞、掌上降落”,所以对这种“徒手接飞机”可以说是非常熟悉了,但只要条件允许,现在已经放弃了“掌上降落”,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徒手接飞机跟“放”飞机不一样,它对“天时地利人和”的要求会严格很多。正常情况下,只要无人机的桨叶转起来,基本上就有了飞行的动力,升空不过瞬间的事情,所以放飞确实能省下弯腰放飞机的那两秒钟。
但接它的时候可不一样,天时——经常会碰到“妖风”作怪,导致姿态变化会产生危险;人和——人多的时候被人(主要是孩子)干扰;地利——这个“利”其实得反过来理解,是无人机确实没有适合着陆的地方了,无奈只能用手接,相对而言更加稳妥些。
稍作回顾,网上一些资深飞手满掌的血迹斑斑和胳膊上被桨叶割得伤痕累累的画面都是最真实的教训(比较血腥,感兴趣的可以去搜搜),他们似乎都在应证“淹死的往往都是会游泳的”,这句话在此一样通用。而我正是“吃一堑长一智”,在经历了多次类似的“险情”后,便不再为图方便去“手接飞机”,除非真的碰到没地方降落了,才伸手去够。
图文原创:阿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多多留言,欢迎转发、分享、内容指正、评论、关注和赞赏,希望媒体或个体尊重原创,非本人允许不得转载!欢迎有正义感的网友读者看见“盗版”向内容平台举报和投诉。需要实景照片和视频素材可约,本人独家提供DD代游、代拍、代打卡服务,欢迎洽谈,附赠所有拍摄素材。
由于现在的无人机太容易上手了,所以更容易造成操作者的麻痹大意,……本来想多“说”几句的,但感觉没必要就删了,毕竟有些话要有一定地位的人说出来才像样子,哈哈。最后是对围观者的忠告,看到别人在遥控无人机的时候就不要去问问题了,也别凑得太近,现在网络那么发达,要什么答案找不到呢?亲眼看见过有路人突然靠近正在工作的队友,差点被穿越机刮到,所以有些时候有些麻烦,还真是自找的,或者天降的。
#夏日生活打卡季#
更新时间:2025-08-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