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霜降,秋意已浓。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的降临,意味着冷空气愈发强盛,且南下趋势频繁,昼夜温差加大,晨露遇寒凝结成霜,深秋的清冷与萧瑟渐显,冬天的脚步随之将近。古人云“冬补不如补霜降”,此时万物收仓,食材丰饶,正是滋补养生的好时节,而为了顺应天时,一定要牢记:1喝、2防、忌3事,吃4样、做5事!唯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迎接冬天。

霜降前后,菊花迎霜绽放,清雅高洁,自古被视为延年益寿的象征。此时喝菊花酒,既是应景习俗,更是养生智慧。菊花清热平肝、明目散风,酒能活血通络,二者搭配,适量饮用可滋补身心。
但切记“适量”二字,每日小酌半杯足矣,过量反而伤肝损阴,得不偿失。尤其体质偏寒者,可搭配枸杞温补调和,既不失风味,又更贴合体质需求。
别再迷信“春捂秋冻”,那是老话,未必适用于现代人。如今空调、冷饮不断,阳气本就不足,再刻意受凉,极易引发关节痛、感冒、咳嗽等毛病。“寒为百病之始”,早晚温差大,穿衣宁可多一层,也不要逞一时之快。遇到风雨天气,尽量减少外出,保护好脖子、脚踝这些易受寒部位,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霜降后秋燥愈发明显,口干、流鼻血、便秘成常见困扰。单靠喝水不够,室内湿度低于40%就开加湿器;饮食上多吃梨、百合、银耳等滋阴润肺之物,酸味食物尤佳,比如说现在是山楂成熟的季节,每天吃上3颗,酸味能生津止渴,缓解燥症。同时远离大蒜、洋葱、辣椒等辛辣食物,避免“火上浇油”加重秋燥。
霜降后河边就是“雷区”,别以为只是凉。水边水汽重,降温后寒气裹着湿气往骨子里钻,中老年人或体质弱的人待一会儿,关节疼、感冒就找上门。更要命的是安全隐患:天黑得早,岸边光线差,地面长青苔滑得很,一不小心就摔进冷水里,深秋的水刺骨,很容易抽筋失温。
虽说霜降时菊花盛开,但开得再艳也别当礼物送。白菊花是悼念用的,送老人寓意不佳;黄菊花看着萧条,本来秋天就一片枯黄,再送这个,只会让人心里更压抑。自己家人赏赏就好,别好心送出去,反倒让对方不舒服。

霜降后人体阳气本就弱,早上是阳气刚“冒头”的时候,一洗头,冷水或湿头发就把阳气“浇灭”了。阳气不足,免疫力跟着降,人也没精神,一整天都蔫蔫的。洗头选中午或下午,洗完必须彻底吹干,别让寒气顺着头皮钻进去。
霜降一到,冷空气说来就来,这时候不吃点牛羊肉,身体怎么扛得住?尤其是羊肉,老话说“霜降吃羊,开春打虎”,它是秋冬御寒的“顶流食材”,不光暖身,还补气血,特别适合手脚冰凉、容易乏力的人。炖一锅萝卜羊肉汤,热气腾腾喝下去,从胃暖到脚底,萝卜能解腻,营养翻倍还不上火。而广西玉林人霜降更爱吃牛肉,当地人认为这天吃牛能强筋健骨、补气养胃,一碗牛腩煲下肚,寒意全无,抵抗力都跟着涨。
你以为山药只是清淡配菜?错!它是深秋养生的“隐形冠军”。霜降后脾胃最怕冷,消化力下降,很多人一进补就上火、腹胀,问题就出在脾虚。山药性平味甘,专治这类“秋后综合征”。它既能健脾养胃,又能润肺生津,对付口干、便秘一套一个准。关键是,它温和不刺激,老人小孩都能吃。尤其是老年人,消化功能弱,多吃山药比吃补品还实在,软嫩好嚼,滋补又不费劲。

“冬吃萝卜夏吃姜”,霜降的萝卜正当时!这时候大家爱补牛羊肉,吃多了容易积食,萝卜就能理气消食,帮着肠胃“减负”;而且秋燥没消,萝卜还能润肺生津,缓解口干、便秘。现在人动不动就熬夜上火、喉咙痛,点到为止才是养生智慧。
在闽南和台湾,霜降的餐桌主角非鸭子莫属。当地有“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的说法,这时候最受欢迎的补品是什么?不是人参,是鸭子!新鸭肥而不腻,滋阴润燥,特别适合秋燥伤肺的时候吃。鸭肉性凉,和羊肉正好互补,体热、易上火的人尤其适合。
霜降时节,百花凋零,唯有菊花独占鳌头,成了古人眼中的“候时之草”,是生命力的象征,霜越重,花开得越精神,因此霜降赏菊成了惬意之事。南京玄武湖的菊展,从六朝一直火到今天,成了市级非遗,像“帅旗”“墨荷”这些名品,一亮相就是万人围观。哪怕去小区花园瞅两眼,看看这凌霜不败的花,心里都跟着提气。

要说哪个地方的霜降最热闹,广西天等县的壮族霜降节绝对排得上号。这可不是普通的聚会,而是国家级的非遗盛宴。头降那天,百家宴直接开到村口,生人熟人都能上桌,一碗米酒下肚,山歌就响起来。最带感的是打榔舞,木杵敲地,节奏铿锵,“拖打”“点打”间全是农人对丰收的祈愿。这舞有1400年历史了,现在村里还加了篮球赛,老技艺配上新活力,热闹翻倍,福气也跟着翻番。
广东高明人的霜降,特别有“烟火气”。他们会用瓦片堆成一座塔,里面塞满干柴烧得通红,然后推倒塔,用滚烫的瓦片去焖芋头,这叫“打芋煲”。吃完美味的芋头,最后一步是把烧红的瓦片统统扔到村外,寓意是“送芋鬼”,把一年的晦气全都送走。这习俗透着老祖宗的智慧,既是提醒大家芋头该收了,烧过的瓦片还能当肥料,一举两得。
霜降的柿子才叫绝!被霜打过,黄澄澄挂树上像小灯笼,皮薄肉甜,咬一口蜜滋滋的。老辈人说“霜降吃柿子,冬天不感冒”,虽说是讨个吉利,但这时候的柿子确实养人,便宜又好吃,还寓意“事事如意”。不管是直接吃,还是晒成柿饼,霜降这天总得尝一个,甜到心里,一年都顺顺当当。

登高远眺,是霜降的老传统,也是现代人的解压良方。爬到山顶,深呼吸一口清冷空气,整个身体都像被洗过一遍,胸中的烦闷随时都能被山风吹散。不过别光顾着拍照打卡,安全才是第一位。早晚太冷,最好上午十点后出发;走路别急,尤其下山时膝盖最易伤。还有,出汗别脱衣,休息别坐风口,不然寒气一钻,养生变伤身。
总得来说,霜降是秋季最后的绚烂,也是寒冬的开始,想要整个冬天安康,那就要牢记以上这些讲究和习俗,大家怎么看呢?
更新时间:2025-10-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