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正式修订并发布了新版《住宅物业服务标准》,该标准将于 2025 年 10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相比于2010年版标准,新标准在优化分级模式、创新自由搭配、突出效果导向、鼓励智慧发展等方面实现综合提升。
新版标准构建了“刚性指标 + 柔性指标”的双层结构。刚性指标作为物业服务的“必答题”,不设等级划分,涵盖法律法规、强制性规范的要求,如消防安全、信息公示等,确保物业服务的基本底线。柔性指标则根据服务频次、时限等差异,划分为三个服务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一级、二级、三级,为业主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满足不同小区和业主的实际需求。
标准赋予业主更大的选择权,业主可以根据房屋状况、设施设备、绿化规模、居住人群等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需求与偏好,对各项柔性服务等级分别选择。这种“菜单式”服务模式能够更好地匹配业主需求,将有限的物业服务费更高效地投入到业主最关注的服务项目上,同时提升了业主在物业服务中的话语权和参与度,真正反映小区业主的集体意志。
在服务量化方面,新版标准对各项物业服务的内容、频次等进行了详细描述,实现了可量化考核,确保服务过程可追溯。例如,在保洁服务中,不仅明确了公区地面清扫清拖的频次,还增加了楼内地面洁净,无污渍、水渍、积尘、杂物等针对清扫清拖效果的指标要求,让业主能够直观感受到服务效果,便于日常监督。
此外,新版标准首次提出了风险管控和突发事件应对要求。物业服务人需建立风险管控机制,定期巡视巡查物业管理区域,对违法违规行为履行劝阻、制止、报告职责。对于突发事件,物业服务人要事前充分防范、事中迅速应急、事后总结评估,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同时,标准还鼓励物业服务人积极开展物业服务智能化及信息技术的研发、应用及推广,推动物业服务提质增效,适应行业高质量发展要求。
例如,在投诉处理方面,物业服务人接到客户投诉后,应在 4 小时内向客户反馈处理情况。责任性投诉需及时整改并制定预防纠正措施,非责任性投诉则需在职责范围内提供必要协助。投诉处理反馈及时率也被分为三级:≥80% 为一级,≥90% 为二级,≥95% 为三级。报修响应及反馈时限同样分级,急修需在 15 分钟内到现场处理,其他报修按约定时间到达,时限≤4 小时为一级,≤2 小时为二级,≤1 小时为三级。保洁服务中,楼内公共部位的清扫频次也根据等级划分:每周≥1 次为一级,每周≥2 次为二级,每天≥1 次为三级。物业还应定期组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每年组织数量≥4 次才可达到最高等级。
新版标准的实施,将进一步规范物业服务行为,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和业主满意度,促进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居民创造更加舒适、安全、便利的居住环境。
【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
文章来源:乐居买房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