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预计到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
将超过4000亿美元
IDC预测,到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4000亿美元,中国将占据近半份额,并以近15%的复合增长率领跑全球,成为产业扩张核心引擎。这得益于AI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智能化、具身化发展,叠加用户需求释放、政策支持及多类机器人加速落地应用等多重驱动。中国厂商在细分领域表现亮眼:商用服务机器人全球出货量占比达84.7%,擎朗智能、普渡科技等领先;四足机器人市场中,宇树科技等凭供应链与设计优势重塑格局;人形机器人领域,百度、华为等推进具身智能大模型落地,预计2025年商用出货约5千台,2030年近6万台。此外,中国工业机器人厂商海外收入持续增长,2024年协作机器人出口收入同比增34.7%,彰显产业正从“追随者”向“引领者”加速转型。
国家统计局:7月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分别为50.3%和50.6%
2025年7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制造业PMI分别达50.3%和50.6%,均高于荣枯线。尽管当月制造业整体受传统生产淡季及高温、暴雨洪涝等灾害影响,PMI降至49.3%。装备制造业作为制造业的“压舱石”,PMI连续多月保持扩张态势,其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双双位于扩张区间,反映出产需两端活跃度持续提升,特别是在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高端领域,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高技术制造业PMI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创新动能持续释放,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两大产业的稳健增长,不仅体现了我国制造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成效,也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国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七成
据最新数据,我国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国产化率已超70%,今年产业规模有望达到379亿元以上。上半年,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的产量同比增幅分别为35.6%和25.5%。应用场景覆盖养老、医疗、制造等50余个细分领域,保姆机器人等创新产品已能完成叠衣、健康监测等复杂任务。产业生态活力迸发,相关企业数量超93万家,上半年新增10万余家,同比增长45%;有效专利超19万项,占全球总量三分之二,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
增加值同比增长11.1%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5 年上半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1.1%。增速分别比同期工业、高技术制造业高4.7个和1.6个百分点。出口方面,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6%。6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5%。在效益方面,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8.04万亿元,同比增长9.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5%。
四川首批机器人产业机会清单发布
7月31日,四川省首批机器人产业机会清单在成都发布,涵盖应用场景、重点产品、技术需求、创新平台四张子清单。清单聚焦六大领域,征集194个应用场景需求,医疗与康复、导览与交互需求最为迫切;遴选120款重点产品,形成以成都、绵阳为核心,其他市州协同的产业格局,涵盖物流机器人等细分品类,并新增通用具身智能等类别,延伸产业链。技术需求清单包含35项,覆盖智能算法等层面,如卡诺普提出的多关节机器人末端抖动抑制技术需求;10大创新平台依托成德绵资源优势,形成全链条支撑。此次清单发布通过供需对接打通产业堵点,以场景赋能与技术牵引加速构建产业生态圈,推动“四川造”机器人向全国竞争高地迈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制造业集群认定管理办法》印发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正式修订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制造业集群认定管理办法》,并同步实施。此次修订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导向,首次引入“竞赛式”认定机制,采用横向对比方式综合评估集群的产业规模效益、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智能化和绿色发展水平等核心要素,实现“因群施策”。在认定标准方面,要被认定为自治区先进制造业集群,需满足一系列基本条件。《管理办法》对先进制造业集群给出明确的定义: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基于先进技术、工艺与产业领域,汇聚众多产业高端、技术先进、布局合理且协作紧密的制造业企业,以及科研院所、集群发展促进组织等关联机构,通过协同创新与合作形成的产业组织形态。
广东推动超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7月31日,广东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在广州召开。目前广东累计推动超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传统产业作为广东经济的坚实支柱,在稳增长、稳就业、稳外贸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众多工业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为进一步激发传统产业活力,广东积极作为,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引导食品饮料、家电等传统产业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大步迈进,同时推动广州、深圳等多地入选国家级和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加速30多个细分行业的数字化改造。专家指出,广东传统产业展现出强大韧性,正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提升”。
更新时间:2025-08-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