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江南第一豪宅:薛福成故居的时光漫游


薛福成故居

若你来到无锡,定要造访薛福成故居。这座被誉为"江南第一豪宅"的清代建筑群,占地2.1万平方米,以"薛半城"的恢弘气势静卧老城西隅。仅需25元门票,便能推开一扇通往晚清士大夫生活的大门,感受那个新旧交替时代的独特魅力。

走进薛福成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六扇竹皮编织的将军门,门上的蓝底金字“钦使第”是光绪皇帝亲手题写的,以表彰他不卑不亢、为国争光的精神。整座宅邸呈"凸"字形布局,如大鹏展翅,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为传统官邸格局,门厅、务本堂、惠然堂、转盘楼层层递进;东园融合戏台、花厅、弹子房等休闲之所;西园则是一片精致的苏式园林,亭台水榭,移步换景。

这座宅邸最令人称奇之处,在于它的"僭越逾制"。按照清代礼制,三品官员宅邸只能建"面阔三间",但薛福成巧妙地将第四根柱子与第三根柱子完全分隔,使九间正房在视觉上变为不连续的三间,既符合礼制,又不失气派。这种"明守暗破"的建筑智慧,恰如他本人的处世之道——在传统框架内寻求变革。

门厅左侧,薛福成的八抬大轿与母亲的四抬青呢轿静默如仪,轿身木雕的云纹仍透着百年前的温润。右侧玻璃展柜内,出使西洋的蟒袍补服与诰命夫人服在射灯下泛着暗金光泽,锦缎上的孔雀补子与云肩纹样,恰似凝固的外交风云。

穿过门厅,薛福成的上司和恩师曾国藩手书的“务本堂”匾额扑面而来。这位晚清重臣的墨迹里,藏着薛福成“以农为本”的治家哲学与“实业救国”的远见卓识。东厢房博古厅内,多宝阁上的青铜器与青花瓷泛着幽光,仿佛还能听见昔日主人与宾客把玩古物的笑语。

惠然堂的雕花门扉后,是薛家女眷的天地。这里既可想象薛家老小围炉夜话的温馨场景,亦能观摩惠山泥人匠人捏塑的56个民族群像,维吾尔族少女的发辫、蒙古族牧民的皮袍,皆在匠人指尖化作永恒的文明切片。

继续前行便来到面阔11间、宽达45米的转盘楼,这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的转盘楼,有着“中华第一回楼”的美誉。纯木结构的设计,回字形的天井,漫步其中,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

这里现在有薛福成生平事迹展。薛福成(1838-1894年),江苏省无锡人,清末著名的思想家、外交家和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薛福成继承了魏源、林则徐等人的“经以致用”的思想观点,并将这一思想发展为早期维新思想“经世实学”,后成为曾国藩、李鸿章领导的洋务派的思想大旗和理论指导。

东线第一个建筑就是主人的戏台,这个地方叫吟风轩;出了戏台右转可以看到薛家实业展,薛家除了做官,在无锡民族工商业方面更有非凡表现,创建的永泰丝厂,获得过巴拿马国际金奖。

西花园的传经楼最是妙处。这座1:1复刻宁波天一阁的藏书楼,飞檐翘角间尽显文人风骨。传经楼出来就是一座精致幽雅的苏式园林,和拙政园一模一样的小飞鸿、各式花窗、洞门、长廊、亭台、石桥、不系舟等等,穿着古风衣服随手一拍就是大片。

薛福成故居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立体的晚清史。在这里,传统与革新、东方与西方、官场与商界,种种矛盾与融合,都被镌刻在每一块砖瓦、每一处回廊之中。漫步其间,仿佛能触摸到那个激荡年代的温度,感受到一位士大夫的家国情怀。

若你来无锡,请别错过这座"江南第一豪宅"——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转盘楼,有着“中华第一回楼”的美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5

标签:旅游   江南   故居   豪宅   时光   薛福成   无锡   转盘   宅邸   戏台   门厅   晚清   礼制   思想   匠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