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飙升下的"囤金热":父母为子女囤金,是爱还是风险?

最近,黄金价格像坐了火箭一样往上涨,让不少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这个"硬通货"。

国际金价突破了3895美元/盎司,创下历史新高。国内市场也跟着热闹起来,周大福、周生生等品牌的足金首饰价格涨到了1129-1130元/克,杭州萧山珠宝城的金饰单周涨幅就达到了15%。投资金条也成了香饽饽,部分渠道的金条半年内涨幅约13.7%。


这股金价上涨潮,让不少父母动起了为子女囤金的心思。在杭州,有家长每年用孩子的压岁钱买一条金条,打算将来给孩子凑"三金";还有一位80后投资者,去年11月以595元/克买的金条,今年4月以732元/克卖出,一下子赚了13.7万元。对父母们来说,金条不仅是保值的投资品,更是给孩子的"传家宝"和"婚嫁储备",能对抗通胀焦虑,也能在孩子需要时应急。


不过,囤金也有不少坑。有投资者反映,888元/克买的金条,回收时可能只给750元/克,差价就有15%-25%。要是加上鉴定费和保管费,银行保管年费300-800元,或者按市值0.8%收费,实际折损可不少。而且金条变现也不容易,60%的银行网点不支持回购,着急用钱去典当行,可能要折价30%。更关键的是,现在金价处于历史高位,受美联储政策、地缘冲突等因素影响,要是美元走强或者经济回暖,金价很可能大幅下跌,高位接盘就亏大了。


对于囤金这件事,年轻人和父母的看法不太一样。很多父母觉得这是对抗不确定性的办法,是对子女的责任。但年轻人更倾向于房产和技能投资,觉得"一房一车比三金实用",金条变现麻烦,不符合现代婚恋需求。


其实,黄金作为避险资产有其吸引力,但家庭投资黄金占流动资产比例不宜超过5%-10%,别挤占了教育、医疗等核心支出。可以每月买1克金豆定投,或者搭配黄金ETF、教育保险分散风险。买的时候优先选银行标准金锭,别碰工艺金条和"一口价"金饰。


说到底,父母为子女囤金的心意值得肯定,但理性配置才是王道。与其把希望都寄托在黄金上,不如多培养孩子的能力,毕竟孩子自身的本事,才是永远不会贬值的"硬通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4

标签:时尚   金价   子女   父母   风险   金条   硬通货   黄金   金饰   孩子   银行   高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