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治愈的一段话:“人生不是冲刺跑,是场漫长的散步,该有的总会有,该懂的总会懂,慢慢来,反而更快。”
岁月流转,不知不觉就走过了半生。
前半生总想着往前赶,怕落后、怕错过、怕来不及,把日子过成了紧绷的弦。
后半生,该学着与生活和解了,从容赶路,自洽生活,豁达处世,珍视自己。
这才是对生命最温柔的馈赠。
一、从容赶路
里尔克在《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中写道:“如果你觉得你的日常生活很贫乏,你不要抱怨它;还是怨你自己吧,怨你还不够做一个诗人来呼唤生活的财富。”
生活的财富,从不在“急”里,而在“稳”中。
前半生总觉得“时间不够”,脚步匆匆追赶,却忘了抬头看看云卷云舒,低头闻闻草木清香。
后半场才懂,生命有它的时序。
种子破土要等春雨,果实饱满要等秋阳,每个人的花期不同,何必急着催促自己绽放?
有人年少成名,有人大器晚成,都是时光的礼物。
慢慢来,不是懈怠,是带着觉知赶路:
允许计划有调整,接受努力有沉淀,享受每一步的踏实。
心从容了,脚下的路自会越走越宽。
二、自洽生活
《被讨厌的勇气》中说:“真正的自由,是不再寻求认可。”
自洽的生活,正是这份自由的模样。
前半生总忍不住抬头看别人的轨迹:他的成就、她的风光、别人的“标准答案”,越看越觉自己的日子“不对劲”。
后来才明白,人生本就没有统一剧本。
有人在喧嚣里发光,有人在宁静中扎根;有人擅长奔跑,有人擅长漫步。
你眼中的“普通”,或许正是别人羡慕的“安稳”;你羡慕的“璀璨”,背后或许有你不愿承受的重量。
把目光收回自己的生活里:
三餐有烟火,四季有风景,心里有欢喜,就是最好的日子。
不和他人比,只和自己的初心比。今天比昨天更懂自己,就够了。
三、豁达处世
苏轼在《定风波》里写:“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份豁达,是历经世事才有的通透。
前半生总想着“必须拥有”:一份圆满的关系,一个完美的结果,一件不留遗憾的往事。
攥得太紧,反而累了心;求之过切,反而失了趣。
后半场渐渐明白,人生本是“有来有往”:
得到的,是缘分的馈赠;失去的,是时光的筛选。
就像掌心的沙,握不住时,扬了它,反而能腾出手拥抱清风;
就像远去的人,留不住时,送他走,反而能腾出心容纳新的温暖。
得失本是寻常事,放下执念,心就宽了;
豁达处世,日子自会多几分轻盈。
四、珍视自己
埃克哈特·托利在《当下的力量》中说:“对自己的温柔,是最珍贵的修行。”
前半生总忙着照顾他人的期待:
对家人说“我没事”,对朋友说“我很好”,对世界说“我可以”,却常常对自己说“没关系,不用在意”。
后半生该学着把自己放在心上了:
不想赴的局,坦然说“下次吧”;
不喜欢的事,真诚说“我不太擅长”;
想吃的那碗面,现在就去吃;
想晒的那束阳光,此刻就去晒。
你不必做所有人的铠甲,先做自己的港湾:
累了就歇一歇,困了就睡一觉,开心了就笑出声,委屈了就掉几滴泪。
珍视自己的感受,生活自会回馈你满心的暖意。
人生后半场,不必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只需活成自己舒服的模样。
从容赶路,日子有了节奏;
自洽生活,内心有了安宁;
豁达处世,肩上少了重量;
珍视自己,岁月多了温度。
愿我们往后的日子,眼底有光,心中有暖,步步从容,岁岁安然。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