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经济战中“躺赢”!欧洲药企迁往中国,最后一家也跑了

当欧洲政客还在为“产业回流”喊口号时,中国企业早已躺赢了。

近期,欧洲最后一家关键抗生素原料药厂雅赛利宣布关闭丹麦工厂,将生产线搬到中国,这条消息震惊世界,要知道,这家药企可是服务全球80国、年供500家药企的巨头!那么,中国为什么有资格承接它的到来?

一、欧洲药厂的“跑路”指南

雅赛利的迁厂中国的决定是欧洲医药产业困境的缩影。

据媒体报道,6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欧洲最后一家生产关键抗生素原料药的生产商雅赛利制药公司宣布将关闭其位于丹麦哥本哈根的最大工厂,并将部分生产业务转移至中国,仅保留位于布达佩斯的欧洲业务。这一决定预计将影响500名员工。

这个消息引起了该行业的震动,要知道作为欧洲最后一家关键抗生素原料生产商,其生产的万古霉素盐酸盐被列入欧盟和世界卫生组织关键药物清单,为什么会在欧洲市场长期亏损?

其CEO 科赫的话可能是原因之一——“在欧洲,制造已经变成一场赔钱游戏。”

据他披露,欧洲市场既要求药企保障药品供应,又严格限制药价,导致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到极致。尤其在俄乌冲突后,欧洲工业电价飙到0.5欧元/度,比中国贵了8倍不止成本费用节节攀升。

此外,如今欧盟80%的活性药物成分依赖中国进口,按这速度,十年后怕是要跪求中国代工“欧洲限定版阿莫西林”了。相比之下,中国凭借稳定的能源供应和成熟的化工产业链,原料药生产成本比欧洲低30%以上。雅赛利迁厂后,仅物流成本一项就能节省40%,这让欧洲同行直呼 “卷不动”。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新的思路被打开:既然 80% 的原料都来自中国,那为何不直接搬到中国生产?

二、欧洲关税大棒挥空自废武功

昔日,当欧盟对中国电动车抡起35.3%的关税大棒时,大概没想到报应来得这么快。

雅赛利的迁厂只是中欧经济博弈的冰山一角。欧盟曾试图通过加征关税打压中国电动汽车,结果却搬起石头砸自己脚。2024年,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最高 46.3% 的关税,结果比亚迪、宁德时代加速在匈牙利建厂,直接绕过关税壁垒。

而后,中国反手就对法国白兰地祭出反倾销调查,这种硬刚对手的冲劲很难不让对面瑟瑟发抖。

欧盟的这种自废武功的操作在医药领域尤为突出。布鲁塞尔通过法案要减少对华药物依赖,转头就发现他们紧缺中国原料药导致连手术麻醉剂都配不齐。那些高喊着“产业回流”拉选票的政客,故意忽视了欧洲化工巨头朗盛早把总部搬到上海的事实。

更遑论2024年中国对欧贸易顺差飙升8.8%,这个出口额数据够买下整个瑞士罗氏集团。

如今,不仅是医药领域,欧洲全线的经济困境还在持续恶化。2025年欧元区经济增速预计仅 0.9%,通胀率却高达 2.2%。在这种背景下,欧洲药企的迁厂潮开始——德国默克关闭法国工厂、瑞士罗氏将胰岛素生产线迁往苏州,如今雅赛利也“良禽择佳木而栖”。

或许,他们这些巨头也不得不为自己辩驳:不再做破坏大环境的人,结果大环境来迫害我。

三、中国的“躺赢”的真实情况

从2008年以来,中国一直秉持着“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的理念,因此,看似是“躺赢”,实则是布局多年后来之不易的胜利。

两种发展模式的对决在今天已经初显成效。当欧洲沉迷于“政治正确” 的产业政策,执着于追随美国打压中国的策略,而中国一边硬钢一边专注于“刀刃向内”的产业升级。

于是,当美国把对华关税拉到145%时,中国药企淡定得很,因为我方原料药全球市占率30%,CDMO订单接到手软,根本“没在怕”。药明康德、凯莱英这些巨头,光靠给欧美药厂代工就能年入千亿。

而雅赛利的迁厂更是全球产业链重构的一个缩影,诚如科赫所言:“资本不会说谎,哪里能赚钱,就会流向哪里。”科赫还表示,一旦市场环境向好,雅赛利位于布达佩斯的工厂依然能够保障西方市场对盐酸万古霉素的需求。

网友评论:资本家才是最会投机取巧的,哪里有钱赚,他们就去哪里。

这场经济战打到今天,中国企业已经掌握终极奥义:你制裁你的,我赚钱我的,反正全球80亿人的药箱都得标着“Made in China”。

参考资料:

欧洲关键抗生素原料商迁厂中国 成本压力下的产业转移_新闻频道_中华网

#头条深一度##国际##经济##财经##欧洲##欧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9

标签:财经   中国   欧洲   经济   欧盟   关税   布达佩斯   抗生素   关键   药厂   巨头   原料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