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初九,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在这一天,登高、赏菊、敬老的传统源远流长,而食俗更是丰富多彩。古人云:“九九重阳,万象更新”,餐桌上的美食不仅为满足口腹之欲,更承载着对健康长寿、家庭美满的深切期盼。接下来,给大家分享重阳家宴,必做五道吉祥传统菜,寓意深远代代相传,一起来看看吧!

一、重阳糕
重阳节食糕,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宋代《岁时杂记》记载,九月九日天明时,父母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祝曰“愿儿百事俱高”。这“糕”与“高”同音,寓意着步步高升、寿高九九。

传统重阳糕的制作,讲究的是层次分明、甜糯适中:
1,将糯米粉与粘米粉按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清水和白糖,揉成粗粒状。
2,取容器,底部先铺一层混合好的粉,然后铺上一层豆沙,再盖上一层粉,最上层点缀红枣、栗子或桂花。
3,上锅蒸40分钟左右,待香味四溢时,重阳糕就做好了。
做好的糕软糯香甜,层层叠加,正是“步步高升”的象征。在南方,人们还喜欢把米粉染成五色,蒸制成五彩重阳糕,分送亲友,共享节日喜悦。

重阳糕不仅是节日美食,更是连接亲情的纽带。在河北地区,有接出嫁女儿回娘家吃重阳糕的习俗,民谚云:“九月九,搬回闺女息息手”。让忙碌的女儿回娘家歇息,品尝一块甜糕,体现了家人间的深厚情谊。
二、羊肉面
“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条细长,寓意长长久久。重阳节吃羊肉面,有祝愿长寿的美好寓意。

一碗地道的羊肉面,关键在于羊肉的炖煮和面条的选择:
1,选择新鲜羊肉,切块后冷水下锅,加入姜片、料酒焯水去腥。
2,锅中放少许油,爆香姜片、葱段,放入焯好水的羊肉翻炒,加入料酒、生抽、老抽调色。
3,随后加入足量热水,放入八角、白萝卜块,烧开后转小火慢炖一小时,直至羊肉软烂。
4,另一方面,选择手擀面或细面条,煮熟后铺在碗底,浇上炖好的羊肉和汤汁,撒上香菜、胡椒粉即可食用。

秋日渐凉,羊肉性暖,可以御寒。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面下肚,既暖身又暖心,正是重阳时节最适合不过的美食。在北方,人们还给九十九岁老人过生日叫“白寿”,因为“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
三、菊花糕
重阳赏菊、食菊,是千年来的传统习俗。菊花被称为“长寿花”,象征身体安康,延年益寿。菊花糕作为重阳节点心,以香糯可口的糯米为主料,搭配菊花清香,既有节令寓意,更兼具实用价值。

菊花糕的制作过程,充满了诗意:
1,取干菊花用热水泡发沥干,糯米粉加适量清水和蜂蜜,搅拌均匀成糊。
2,取模具或小碗,底部铺一层菊花瓣,再加一层糯米糊,中间夹点豆沙或红豆,再盖一层糯米糊和菊花瓣。
3,上锅蒸约20分钟,至糯米熟透,取出稍晾凉,倒扣脱模,切块装盘。
4,做好的菊花糕糯中带清香,口感软糯Q弹,可搭配蜂蜜或玫瑰糖水蘸食。

古时文人将九月称“菊月”,老百姓把菊花称“九花”。由于菊花斗寒的独特品性,所以使得菊花成为生命力的象征。在古人那里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认为它是“延寿客”、“不老草”,可使人老而弥坚。
四、栗子糕
重阳前后,正是栗子大量上市的季节。栗子糕是重阳节必吃的美食,因“栗子”与“立子”谐音,蕴含着对子孙满堂、家族兴旺的美好期盼。

1,制作栗子糕,需先将新鲜栗子洗净,用刀在壳上划口,上锅蒸熟后去壳取肉。
2,将栗子肉压成泥状,加入适量糯米粉和白糖,揉成团状。
3,取模具,将栗子面团放入压实,然后上锅蒸15-20分钟即可。

栗子糕口感绵密,香甜可口,是老人和孩子都喜爱的节日点心。在北方,人们经常在重阳节这天赠送老人栗子糕,不仅是一种美味,更是一种祝愿,希望他们健康、长寿。重阳节敬老,登高以避灾。为家中长辈奉上一盘自制的栗子糕,看着他们脸上绽放的笑容,正是重阳节最重要的意义所在。
五、米酒
“重阳节蒸酒,香甜又可口”。在重阳节,很多地方有蒸米酒给家人喝的习俗。米酒的“酒”与“久”同音,寓意长长久久,寄托着对家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自制米酒,其实并不复杂:
1,将糯米浸泡数小时后,上锅蒸熟,晾至微温。
2,拌入酒曲,加入适量温水,装入容器中中间挖一个洞,盖上盖子,放在温暖处发酵2-3天。
3,待洞口有酒液渗出,闻到酒香时,米酒就制作完成了。
4,饮用时,可依个人喜好加入适量水和糖,煮沸后饮用,也可直接食用。

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或米酒的说法。重阳时节,家人团聚,共饮一杯香甜的米酒,祝愿情谊长长久久,健康长伴左右。
更新时间:2025-10-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