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超级黄金周”落幕,中国彩电市场却迎来当头一棒!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十一期间零售量仅115万台,同比暴跌21.8%;零售额53亿元,下滑22.3%。
史上最长假期并未带来消费反弹,反而暴露了行业深层危机——75英寸、85英寸等传统主力尺寸销量份额双双下滑,主流大屏增长已触及天花板。
不过在一片惨淡中,98吋及以上超大屏逆势增长,成为唯一亮点,而小米、海信正是这场突围战中的关键顶梁柱。
过去十年,“买电视越大越好”是铁律。
今年十一,被看作主力机型的75英寸遭遇历史首次下滑,销量份额同比下降2.3%;85英寸产品份额也下降1.5%。
这释放出明确信号:消费者对“普通大屏”的热情正在消退。当75吋价格跌破3000元,当家家客厅都有一台大电视时,单纯靠“再大一点”已无法刺激换机需求。市场需要的是真正的“震撼体验”,而不是参数堆砌。
与主流尺寸的疲软形成鲜明对比,98吋及以上超大屏持续高歌猛进。尤其是百吋电视,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增速均远超98吋产品。在线下市场,百吋电视份额同比增长3.1%,已成为超大屏赛道的主导力量。
洛图科技预测,2025年中国98吋以上电视销量将达85万台,2026年有望突破123万台。这意味着,曾经的小众品类,正加速走向主流。谁能在这一赛道抢占先机,谁就掌握了未来五年的市场话语权。
在98吋战场,小米成为最凶猛的破局者,其98英寸Mini LED电视凭借三大优势,迅速打开市场。
一是硬核配置:多分区背光、峰值亮度高达5700nits、广色域+精准色准,画面通透;支持超高刷新率与VRR,兼顾观影与游戏;独立画质芯片优化每一帧,双扬声器+音效算法提升听感。
二是渠道高效:线上依托小米商城直营,线下通过小米之家快速铺货,减少中间环节,实现“出厂即触达”。
三是极致性价比:凭借供应链整合能力,将高端配置下探至亲民价位,叠加国补后价格极具杀伤力。同尺寸竞品动辄两三万,小米却能压到万元档,真正让“百吋巨幕”走进普通家庭。
小米用行动证明:高端不是贵,而是值。
如果说小米是“价格杀手”,那海信就是“技术标杆”。
2024年,海信在全球98吋以上市场出货份额高达30.3%,稳居全球第一。2025年上半年,海信、TCL、创维四大品牌占据该尺寸超85%销量,其中海信领跑。
其王牌产品——116英寸三色激光电视,堪称技术巅峰之作。搭载自研RGB局部调光显示技术与Hi-View AI引擎X芯片,通过AI实时调节峰值亮度与色彩分布,画面生动逼真。更关键的是,海信将AI不仅用于画质优化,还大幅提升能效,真正实现“既好看又省电”。
海信用实力宣告:中国品牌不仅能做大屏,更能定义高端标准。
21.8%的暴跌不可怕,可怕的是固守旧思维。
当75吋增长见顶,市场并未消失,而是向更高阶形态迁移。98吋以上的爆发,不是偶然,而是消费升级的必然。
小米以性价比破局,海信以技术立身,两者共同扛起了行业复苏的大旗。未来属于敢于创新、敢于做大的人。这场百吋之争,才刚刚开始。
更新时间:2025-10-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