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之下,国内制造业怎么样了?

关税战打了二十多天了,国内制造业到底怎么样了呢?有人说:不出五年,珠三角乃至全国的制造业都将面临巨大考验。这到底是未卜先知,还是危言耸听?今天这条内容,我们把这个事关国家前途和国民命运的问题,给他分析个透。

首先声明,我不是唱衰制造业,更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只是把关税战背景下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客观分析一下,有缘看到这条视频的朋友希望能够给你带来一些警醒或思路!

现如今,中国已经成了举世公认的世界工厂,我们对全世界绝大多少国家的贸易几乎都是顺差,可即便如此,珠三角众多制造业企业仍然挣扎在“接一单亏一单”的厄运中,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呢?

首当其冲的,仍然是老生常谈的产品创新不足问题。科技圈今年最火的是什么?有人说是机器人,有人说是人工智能,可不管是哪一个,对于珠三角的企业主来说,依然都很陌生,能说出个大概,但说不出精髓,更别说把这些核心技术跟企业的产品结合了。

在历史上,珠三角制造业大多是靠代工起家,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在过去,海外订单量大,国内劳动力便宜,大家的日子过得都不错,很多企业都是照着国外品牌提供的设计来生产的,谁也不会去想着产品创新,毕竟创新是有成本的。可中美贸易战一打,国外订单骤减,产能大量往外转移,问题很快就暴露出来了。

没有创新的产品,不仅仅是缺乏竞争力,连利润率都搞不上去,企业就像被绑住了手脚,只能眼巴巴看着市场份额被一点点蚕食。数据是骗不了人的,珠三角相当一部分制造业企业中,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不到3%,对标国际上的一些先进制造企业,这个比例基本都在10%以上。这就好比打一场游戏,对手的装备都已经升级到了最新款了,我们还留在“冷兵器”时代,你说还怎么打?

其次是劳动环境。别误会,这个环境是广义的,除了工作场地的硬件设施之外,还包括劳动福利和待遇等软条件。现在很多年轻人抱怨环境差,说自己找不到工作,可你到很多制造业企业去看看,就算是开出了8千、上万的工资,收了一堆高学历的简历,仍然是招不到一个合适的技工。

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工厂,工作环境实在让人堪忧。以东莞为例,很多工人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0小时甚至更久,一个月上班 26 天几乎成了“标配”,很多工厂空间狭窄,通风条件差,就拿纺织业来说吧,车间里机器轰鸣,噪音极大,还弥漫着各种粉尘,现在的90后、00后独生子女,哪里吃得了这份苦。

生产线上的工人换工作比换衣服还快,据统计,工作经验不超过 6 个月的人不在少数,这对企业来说是很大的麻烦,工人流动快,企业培养不出熟练的技术工人,就别提发展了。

劳动力问题的背后还引出了一个利润率低的难题,都2025年了,不少制造业企业仍然走的是竞争的老路子,靠大规模生产和低价竞争来获取利润,东莞一些配件企业,很多高端设备的零件都能生产,但就是不愿意往前一步,还是一门心思卖配件,为什么呀?赚劳动力的钱已经很习惯了,要做创新搞研发,完全不具备条件。据公开数据显示,广东肇庆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只有5.87%,整个广东的平均水平也不过才6.28%,这样低的利润率,市场稍微有个风吹草动,对企业来说都能伤筋动骨。

可能有人要问了,国家鼓励创新创业这么多年,为啥珠三角制造业还是问题一堆呢?

创新对于很多互联网大厂和科技公司来说,可能并不是一件难事,甚至是天天在做的事情,可对国内很多中小企业来说,要创新,难度就太大了,首先就是融资难的问题,养一个创新团队的费用足够养上百个产业工人,即便是解决了资金的问题,这些企业能够获取到的信息途径少,对科技领域的敏感度比较低,晚了一拍,好机会就错过了。

更严峻的是,在贸易战的环境下,未来五年,珠三角制造业面临的外部挑战更大。

美国已经针对中国制造业下手,这是特朗普手里的一张明牌,接下来,为了战略安全,美国除了会继续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本土,还会把部分产能继续往东南亚地区迁移。有人可能要说了,东南亚国家先天不足,很难复制中国制造业的奇迹,一两年或许不够,可再过五年,甚至十年呢,比如越南,对外商投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土地优惠等政策,对很多企业来说,吸引力确实很大。抛开政治地缘因素不算,东南亚还能摸着中国的石头过河,在产业规划、招商引资等方面进行优化,机会成本将大大降低。

不进步就意味着退步,东南亚如果追赶上来,将在很多领域和中国企业展开激烈竞争,到时候,不光是珠三角了,整个国家制造业市场份额都将面临被进一步挤压的风险。

问题已经摆在台面上了,比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在企业角度,企业家们得行动起来,不光要加大对尖端科技的了解和学习,还得想方设法把企业往前推一步,去做创新尝试,去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前国内同类企业打价格战,现在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反而应该抱团取暖,一家企业没有实力培育研发团队,几家企业一起培养,再把高校、科研机构拉进来,是不是就有了可能?

站在政府的角度,还要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完善融资、税收、制度等等优惠政策,一家企业的能力或许不够,可在政府牵头下,一个产业集群就可以一起进行产业升级。

制造业是经济的命脉,躺平的结果就是再也起不来了,路只有两条,要么主动革新,要么成为时代的灰尘,拼内卷的时代过去了,拼产品力和创新力的时代已经来临,激烈的全球市场争夺战拉开序幕,企业只能向死而生,才有可能在五年内脱胎换骨,最终实现突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4

标签:财经   关税   制造业   国内   企业   利润率   产品   环境   美国   劳动力   时代   东南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