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奶茶就为了小票?8个品牌单靠这招销量暴涨,网友:天天都想买

文 | 锐观经纬

编辑 | 锐观经纬

你可能最近发现,身边买奶茶的朋友多了个习惯——接过奶茶时,不是先插吸管尝味道,而是先翻找那张印着字的小票。

有人为了追小票上的“霸总小说连载”,连续一周下单同个品牌,有人把印着卡通图案的小票剪下来,做成书签或手机壳,甚至有网友调侃“现在买奶茶不是为了喝,是为了集小票”。

明明只是张过去随手丢弃的消费凭证,怎么就成了茶饮品牌的“流量密码”,8个奶茶品牌,单靠在小票上做文章就实现销量暴涨,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逻辑?

先从最火的茉莉奶白说起,不少网友晒出这家品牌的小票时,都提到“看上头了”——小票上印的不是冰冷的订单信息,而是短短两百多字的“反套路霸总文”。

比如《白月光》七夕特别章里,开头是常见的“霸总和白月光落入陷阱”,可接下来的剧情完全跳出套路:霸总没靠武力破局,反而用下颌线断铁链。

更意外的是,白月光没等拯救,直接抓着霸总的脚踝当“武器”挥,带着他杀出包围圈,最后还把人“倒插”在湖边。

这种消解了传统霸总文油腻感的设定,刚好戳中年轻人“边吐槽边上头”的心理,有人为了看后续剧情,特意每天下单不同产品,就为了收集新一期的小票“连载”。

不止茉莉奶白,现在越来越多茶饮品牌把小票变成了“创意画布”,而且每个品牌的玩法都精准踩中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比如K22.酸奶草莓,就在小票上写起了523字的“小作文”,还贴心标注“预计阅读时间52.2秒”。

这篇小作文没讲空泛的品牌故事,反而全是消费者常问的问题:“为什么饮品要排队”,“为什么只卖四款产品”——它解释排队是因为“现做才能保证酸奶新鲜,不提前预制”,产品少是因为“把精力集中在做好每一款,不搞多而不精”。

这种直接回应痛点的方式,让原本可能因排队烦躁的消费者,看完反而觉得“等得值”,对品牌多了份理解。

茶百道则擅长用小票玩“情感营销”,尤其在情人节这类节点,小票上会印着“情人节可以做的小事清单”:“送给自己/爱人一束花”“把草莓尖尖留给心爱的人”“真诚表达一句赞美的话”,甚至还会加句俏皮话“做好狗粮防御”。

这些细碎又温暖的建议,不像广告,更像朋友的提醒,让不少单身或情侣消费者觉得“品牌很懂我”,哪怕只是买杯基础款奶茶,也能收获一份小情绪价值。

还有品牌把小票和“公益”“IP情怀”绑在一起,比如乐乐茶就联手过全网热度很高的“银联诗歌POS机”活动,消费者不管线上还是线下下单,拿到的小票上都会印着一首短诗,扫描奶茶杯套上的二维码,还能直接给大山里的孩子捐款。

这种设计让一杯奶茶的消费多了层“公益意义”,不少消费者说“本来只是想喝杯果茶,看到小票上的诗,又扫了码捐款,感觉这单消费很有价值”。

古茗则盯上了热门IP,和《莲花楼》《天官赐福》合作时,小票上印着剧中角色的卡通图案,粉丝们舍不得丢,要么裁剪下来当书签,要么贴在手机壳上,甚至有人为了集齐不同角色的小票,特意拉着朋友一起下单,间接带动了销量。

就连不是茶饮品牌的麦当劳,也算是小票创意的“前辈”,之前推出的“我去麦麦岛啦”主题小票,每一张都有专属编号和趣味卡通画,消费者集齐不同款式的印章还能兑换限量周边。

这种“收集感”后来被不少茶饮品牌借鉴,比如有的品牌会在小票上印不同的短句,或者随机印小图案,吸引消费者重复购买“集全套”。

这些品牌之所以能靠小票“出圈”,核心不是小票本身多特别,而是抓住了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消费逻辑——现在的年轻人买奶茶,不只是买“一杯饮品”,更是买“一段舒服的消费体验”。

营销领域有个概念叫“触点体验”,说的就是消费全流程里那些微小却能触达感知的细节,小票就是其中之一。

不管品牌有没有在小票上做文章,小票都是下单后必然会给到消费者的,消费者也会下意识瞥一眼,这种“不额外打扰却能精准触达”的特点,让小票成了性价比极高的“创意载体”。

更重要的是,这些小票创意都精准击中了消费者的“隐性需求”。比如年轻人排队时容易烦躁,K22.酸奶草莓的“小作文”刚好转移了注意力。

大家刷手机时习惯碎片化阅读,茉莉奶白两百多字的霸总文、茶百道的“小事清单”,刚好符合“快速看完有收获”的阅读习惯,而粉丝对IP的喜爱、普通人对公益的认同,也通过小票上的设计得到了满足。

这些细节单独看都很小,但加起来就构成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可能有人记不清某款奶茶的具体甜度,但会记得“那家小票写得很有意思的店”。

更关键的是,这些创意还能引发“自发传播”,年轻人看到有趣的小票,会随手拍下来发小红书、朋友圈,配文“今天喝到的奶茶小票好离谱”“为了这张小票我又下单了”。

这种分享不是品牌花钱买的广告,而是源于真实体验的“自来水”,可信度更高,也更容易让身边的人产生好奇:“真这么有意思?我也去试试”。

茉莉奶白之前就因为小票上的霸总文,在社交平台上收获了大量自发分享,不少没喝过的人专程去下单,就为了看看小票上的内容,销量自然跟着涨。

不过,要是你以为“靠小票就能一直留住消费者”,那就错了,有网友吐槽过,之前为了某品牌的小票创意下过单,结果奶茶本身“茶底发涩,奶味寡淡”,之后再也没买过。

还有人说,某品牌的小票印着公益内容,可喝到的果茶里有不新鲜的水果,这种“表里不一”反而让好感度暴跌,说到底,小票再有趣,也只是“加分项”,奶茶的“基本功”——口感、安全、性价比,才是留住人的关键。

所以,当我们看到“买奶茶为了小票”的热闹现象时,其实能明白:茶饮行业的竞争早就不只是“比谁的口味多、价格低”,而是“比谁更能读懂消费者的需求”,一张小票的创意,看似简单,实则是品牌对“如何让消费体验更舒服”的思考。

但无论这种思考多巧妙,最终都要回到“奶茶本身”——毕竟,大家走进奶茶店,最终要的还是那杯合心意的饮品,小票只是锦上添花的惊喜,不是留住人的根本,别只顾着在细节上“内卷”,忘了做好产品才是最核心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3

标签:美食   销量   奶茶   网友   品牌   消费者   创意   好感度   多字   茉莉   公益   精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