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台积电告、遭瓦森纳封,中芯国际的苦谁懂?

中芯国际2020年科创板上市那天,开盘就涨了两倍多,募资超500亿,上交所还专门给它定制了上市方案,这阵仗在半导体圈里少见。

但你知道吗,这家中国最大的晶圆代工厂,从2000年成立到现在,走的每一步都跟“难”字绑在一起,想造个芯片帝国,真不是砸钱就能成的。

中芯国际的起点,得从张汝京说起。

1997年他创立世大积体电路,才两年就把公司做到行业第三。

可台积电用资本手段拉拢了世大的大股东,把公司吞了。

张汝京没办法,只能离开。

2000年他到上海,碰到市经委副主任江上舟,两人一聊就投缘,决定一起干半导体。

当年4月,中芯国际在开曼群岛注册,还在张江建了大陆第一座晶圆厂,初始募资10亿美元。

说实话,张汝京那时候挺懂防坑的。

世大被吞的教训太深刻,他特意搞了分散股权,16个股东里有上海实业、北大青鸟,还有高盛这些外资,自己持股都不到1%。

公司章程里还写了,股东派来的董事只能是非执行董事,不能插手日常经营。

本来想靠这招避开资本麻烦,可后来发现,内部矛盾还是没躲过去。

张汝京的“防坑设计”,没挡住后来的麻烦

2004年中芯国际在港美股上市,融了18亿美元,那时候看着挺顺。

可2008年金融危机一来,麻烦就炸了锅。

产品价格跌得厉害,该收的钱收不回,运营资金都快断了。

张汝京到处找钱,最后大唐电信愿意入股,还成了大股东。

但国企审批太慢了,从决定投资到钱到账,整整等了10个月。

这期间中芯国际的股价从1.4港元跌到0.4港元,大唐电信只花1.76亿美元就拿了16.6%的股权。

老股东们不乐意了,矛盾一下就爆发了。

更糟的是,台积电还在这时候起诉,说中芯的管理层大多是世大旧部,偷了商业秘密。

美国人肯定不会放过打压的机会,中芯国际败诉是意料之中的事。

赔偿金额从1.75亿美元涨到2亿,还要加上8%的股权和2%的股份认购权,这简直是耻辱。

元气大伤后,张汝京只能黯然离开,中芯国际也陷入了近5年的管理层混乱。

老实讲,这时候我才明白,造芯片不仅要跟技术较劲,还要应付资本、官司这些糟心事,太难了。

中芯国际的难,还不止内部问题,外部的技术桎梏更要命。

1996年有个“瓦森纳协议”,33个国家一起限制向中国出口先进半导体技术。

按规定,我们进口的技术得比西方落后两代,加上审批时间,实际落后快10年。

2023年这协议还升级了,不让ASML给中芯国际卖EUV光刻机,这下连7nm及以下的先进制程都没法搞了。

1999年的时候,江上舟就在“集成电路十五”规划研讨会上说,要找海外投资突破封锁。

可这么多年过去,这道坎还是没完全过去。

每年我们进口半导体要花2200亿美元,比买原油花的还多,大量外汇就这么流出去了。

更气人的是,韩国人还联合美国人囤货涨价,比如DRAM内存,咱们只能被动挨宰。

普通人买内存的痛,藏着芯片自主的急

这事儿跟咱们普通人也有关系,2015年有个网友开网吧,买了400多根DDR4的8G内存条,当时才180块一根。

2017年网吧亏了20多万,他只能变卖设备,结果发现内存条涨到500块一根,亏的钱居然靠卖内存条补回来了。

他还高呼“感谢三星”,这事儿听着好笑,其实满是无奈。

后来国家介入反垄断,内存价格才降下来。

但这也说明,没有自主半导体,咱们就是待宰的羔羊。

不过现在也有好消息,大基金从2014年开始发力,一期募资1300亿,二期2000亿,扶持了几千家半导体公司,从设计到代工再到封测,全产业链都在补短板。

华为海思的“备胎计划”也挺提气,2004年就开始布局,2019年被断供后,直接拿出了自研芯片。

2023年海思麒麟9000S量产,用的还是中芯国际的7nmN+2工艺,这算是突破了一小步。

现在半导体公司招人也大方,2024年中芯国际校招,微电子专业硕士起薪能到25-30万,比不少互联网公司都高,这对年轻人来说也是个机会。

搞不清有些人觉得造芯片能一蹴而就,其实看看日本、韩国还有中国台湾地区就知道,人家都是政府长远规划,产业人士坐10年冷板凳,加上民众支持才成的。

现在EDA软件又被美国人封杀了,有人怕有人盼。

我觉得这未必是坏事,毕竟“杀不死我的只会令我更强大”,压力有时候就是动力。

毫无疑问,造芯片帝国是场不能输的仗。

它决定着中国经济能不能转型,能不能摆脱低附加值的加工业务,咱们的收入能不能涨上去。

香港地区靠金融和房地产,毕业生起薪20年没涨,这绝对不是我们要走的路。

如今中芯国际的股权结构里,国资背景股东占比超30%,外资只剩少量财务投资者,更贴合国家战略了。

梁孟松带来的技术也在慢慢见效,虽然离台积电还有差距,但至少在往前走。

如此看来,造芯片帝国没有捷径,得一步一个脚印,政府、企业、人才一起使劲,总有一天能把“难”字换成“成”字。

到那时候,自主可控的芯片产业价值,才能真正落到每个普通人身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科技   三星   半导体   芯片   内存条   美元   帝国   股东   美国人   技术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