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能否走到最后,靠的不是爱,不是孩子,不是金钱,而是这3点

《许三观卖血记》【中】余华 著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继《活着》之后的又一部佳作。本书出版后,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发行,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喜爱。


本书还获得了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意大利朱塞佩•阿切尔比文学奖等。


书中讲述了许三观一生的卖血经历和苦难人生。许三观一生共卖了12次血,他卖血是为了娶妻,为了给儿子看病,为了帮家庭度过一次次难关。


通过许三观的卖血经历,我们看到了一个男人为了爱与尊严的伟大付出,也看到了婚姻的真相——婚姻生活中,夫妻能不能走到Z后,靠的不是爱,不是孩子,更不是金钱,而是懂得这3点。


01

互相让步,是婚姻稳定的基础


许三观是丝厂的工人,他用卖血的钱,给自己娶了个老婆,名叫许玉兰。


婚后,他们一连生了三个儿子,生活过得美满幸福。可是好景不长,村里有流言,说大儿子不是许三观的孩子。许玉兰也承认自己迫于无奈,曾经有过一次出轨行为。


许三观心里不平衡,和许玉兰争吵过后,脑子一发热,也去找了自己的初恋情人。


俩人的矛盾,因此上升到了白热化的地步。这就像我们身边千千万万的夫妻一样,一度将日子过到了没法继续过,也没法离婚的境地。


然而,他们夫妻的做法,却让事情出现了转机。


许玉兰知道许三观出轨后,先是一哭二闹三上吊,再把干家务做饭的活,全让许三观一个人干。而自己每天打扮得美美的,嗑着瓜子在邻居家聊天。


许三观先是低头认罪,老老实实干了几天后,心里就不平衡了。他对许玉兰说:“你也犯过错,我也犯过错。你生了别人的孩子,而我没有。所以,我们以后都改邪归正,谁也不许提过去的事。”


许玉兰本就理亏,也不好再说什么,俩人就又和好如初了。


情感作家苏芩曾说:婚姻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双赢或者双输。


夫妻双方遇到事情后,如果都揪着对方的错误不放,那势必会两败俱伤。


假若夫妻双方感情基础还在,却因互不让步而让婚姻破灭,那岂不是得不偿失,白白给人生留下遗憾。


如果能你让一步,我退两步,让出的空间容纳了爱,岂不是双赢。


所以,夫妻双方遇到解不开的矛盾时,只有各让一步,才能化解矛盾,让夫妻感情更好,让婚姻更加稳固。


02

互相扶持,成为抵抗风雨的支柱


好日子过了没有几年,全民闹饥荒来了。多亏了许玉兰持家有方,早早存了点粮食,才让全家人能喝上稀粥保命。


稀粥喝了不顶饱,没过多久,全家人就饿得有气无力。到了许三观生日这天,许玉兰心疼男人,特意将粥煮得稠了点,还给许三观多煮了一碗。


许三观心里感动,也心疼老婆和孩子们。于是,他拖着虚弱的身体,又卖了一次血,然后带着老婆和孩子吃上了香喷喷的白面条。


刚过荒年,没想到“运动”又来了。在农村,人人都知道他们的大儿子是许玉兰和别人生的。许玉兰也因此以“不干净”的身份,被拉上街游斗。


母亲是“不干净”,孩子们在人前抬不起头来。而此时的许三观,表现出了一个大男人的气概。他对孩子们说:“那是你们的妈,不管外人怎么说,你们都不能嫌弃。”


他不仅言语上护着女人,还在给许玉兰送饭时,特意在白米饭下面藏了肉。


天寒地冻,许玉兰在街上罚站,晚上回来脚冻得红肿,他就把女人的双脚揣在自己的怀里暖。


他们就这样不离不弃、互相扶持,度过了一次次难关。


杨绛先生曾说:所谓婚姻的真谛,就是在困境面前,夫妻彼此能成为对方的支点。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挑战,或许是工作上的迷茫,也或许是生活中的困惑。


但当危机来临时,只要彼此双方能紧握对方的手,相互扶持,不离不弃,就一定会走出黑暗时刻。


所谓相互扶持,并不是让我们在顺境中锦上添花,而是让我们在逆境中雪中送炭,并且在困境面前,牢牢抓住对方的手,给予对方力量。


唯有彼此活成对方的精神支柱,婚姻才能更加圆满。


03

相濡以沫,才是婚姻最好的归宿


他们熬过了饥荒,熬过了“运动”,三个儿子也渐渐长大了。


这一年,许三观六十岁了,三个儿子已经参加工作了,他再也不缺钱了。走在阳光明媚的街头,他掐指算算,自己这一生一共卖了12次血。


回想往事,他忽然产生了再卖一次血的冲动。也许,这一次他仅仅是想为自己卖一次血;也许,他是想寻找那种为生活负担的,痛并快乐的感觉;也许,是人老了,留恋一种被需要的感觉。


以前,每次卖完血,他都会吃一盘炒猪肝,再喝二两黄酒。今天,他强烈地怀念这个味道。于是,他走进了医院的门。


可医生说他太老了,血没有用处了,只能当油漆往家具上刷。


许三观难过地坐在街头哭了起来。他早已习惯了用卖血来帮家中度过危机,可如今自己的血没人要了,再遇到事情该怎么办啊~


三个儿子嫌他在街头哭得丢人,只有许玉兰明白老伴的心思。她声泪俱下地痛骂三个儿子:“你们的良心都让狗吃了,你们的爹全是为了你们才一次一次去卖血……”


说完,她拉着老伴去了胜利饭店,要了一盘炒猪肝和二两黄酒。许三观吃了炒猪肝,喝了黄酒,心结被打开,再也不哭了。


中国有一句谚语说:家常饭,粗布衣,知冷知热结发妻。


夫妻间一辈子吵吵闹闹,到老了,最了解自己的,还是身边人。


都说“深情不及久伴,厚爱无须多言”。也许,我们这一生中,从来没有向身边的人表达过“我爱你”,但却往往活成了那个“我懂你”的人。


也许,爱到最后,就是为你端到床前的一碗热汤。也许,婚姻最好的归宿,就是夫妻间不离不弃的温暖相伴,相濡以沫。


写在最后


杨澜曾说:

婚姻的纽带,不是孩子,不是金钱,也不是爱。而是肝胆相照的义气、不离不弃的默契,和铭心刻骨的恩情。


夫妻间,从年轻到白头,若要经营好自己的婚姻,过好这一生,就要懂得:


遇到解不开的矛盾时,互相让步,才是婚姻稳定的基础。


遇到困境时,互相扶持,彼此成为对方抵抗风雨的支柱。


到了老年,知冷知热,相濡以沫,彼此成为对方最好的归宿。


喜欢就点个【赞+关注】,愿有人懂你悲欢,陪你到暮年。

#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标签:美文   金钱   婚姻   孩子   夫妻   儿子   猪肝   黄酒   相濡以沫   知冷知热   矛盾   稀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