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荣耀Magic 8Pro每一篇的时候,就有小伙伴问我,为啥目前只有苹果、华为和荣耀用3D人脸识别呢,其他厂商为啥不用呢?明明是个很好的技术啊。

是不是因为只有这三家有这个技术,其他手机厂商都不具备呢?还是说,都被“华为”收紧了?(再次想到可变光圈的笑话)
是这样,就我作为一个不算大不算小的数码博主的身份所掌握的信息来看,任何一个头部手机厂商内部所沉淀的各种技术专利、选型以及各种奇思妙想的点子都比你我想象的要多的多。
一定不要拿自己的爱好和别人的职业相提并论,还是那句话,你能想到的别人都能想得到。
换言之,手机厂商内部不缺乏创新和技术沉淀,3D人脸识别这个玩意,如果放在10年前,那确实是个新鲜玩意存在技术壁垒,但是放到现在,根本不是啥特别高精尖的技术。
小米、vivo、OPPO早就有类似的技术沉淀了甚至都有终端产品问世了,给大家罗列一下例子。
小米其实早在小米8系列的探索版上就用上了3D人脸识别方案,用的也是和苹果一样的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方案提供方是商汤科技,给大家看下当年的报道截图,2018年发布。


OPPO其实也有搭载3D人脸技术的机型发布,那就是OPPO Find X,同样也实在2018年发布的,技术提供方是奥比中光。

这两家搭载3D人脸识别方案的商用机的发布时间其实都比华为更早,因为华为旗下首款采用3D人脸的机型是华为Mate20Pro,发布于2018年10月16日,比上述两款产品都晚一点。(但是华为的3D人脸技术包括算法都是自研的方案,没有找供应商提供)
至于vivo,虽然没有相关的产品发布,但是早在2018年MWC上也展示了类似于华为Mate20Pro上的3D Tof人脸识别的解决方案,而且这个还是vivo自研的方案。

简单来说,这三个头部厂商,人家要么有技术沉淀,要么可以找到合适的技术提供方。
简而言之,技术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这个设计和自家产品的契合度够不够高,能不能产生良好的市场反馈的问题。
起码从小米以及OPPO的市场调研来看,3D人脸识别成本很高,但是并不能激发消费者的兴趣(起码是这俩品牌的消费者)。
vivo也是做过充分市场调研的,认为感知不强,所以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把它放在商用产品上。
那么为啥华为成功了呢?因为华为Mate系列一直以来强调的都是商务属性,而商务和信息安全是紧密配合的,于是乎3D人脸识别就和华为的Mate系列产品天然契合。
另外,当年能用得起这么昂贵的3D人脸识别方案的也就只有华为手机了。
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现在小米17ProMax把2D人脸换成3D人脸,然后价格贵500,你会买吗?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对于手机厂商的产品经理来说,创新不是你首要考虑的,你需要考虑的是这个创新能不能引起消费者的兴趣,能不能让你的产品卖得更好。
为了创新而创新的产品,那是不存在的。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