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的“晋”字就是黄帝具体痕迹

黄帝具体的历史痕迹,是从华夏快要渡过渤海进入中原的时候开始的,那时候黄帝已经和炎帝一起被封为“帝”,那时封“帝”的基本资格,是能否在库页岛海域单人缚龙。

那时的“龙”其实是库页岛海域的海牛科学巨型海兽“巨儒艮”,其十吨重、十米长,不知反抗,身形貌似超巨的海象及多数海兽,这是华夏渔猎属性的“渔”的最高境界,“帝”字下边的“巾”就是“巨儒艮”笔直的身形,“币”字上头的“丿”就是分切鱼肉的刀,可惜1768年被白人吃光绝种。

后来,可能是地球气候变冷,库页岛呆不住了,华夏全部聚成一团南下,再后来经过了红山地域的惊吓,最终成功地在辽东半岛全部人一起渡过渤海,开天辟地到达山东。

华夏到达山东之后,开始时最高权力机构设在现在的“吕村遗址”,后来全部人在泰山和大汶口一带往西进行了封禅,包括在山东西南角的日照市封了“十日国”,由炎帝保守大门,但没想到不久就陷于“神农氏世衰”、“天下大乱”。

乱到什么程度?

乱到连贵族间都互抢,包括乱抢贵族女人。

但炎帝却是“弗能征”。

文明的需求由此而生。

这时就由黄帝奋起治理,他住在山东青岛的黄岛,其先是收服了山东青岛的青帝,青黄两军合流生成了双箭的字形,双箭射向在山东日照的炎帝,这个字形就是“晋”。

后来,蚩尤还是不服,黄帝的大军就高举“晋旗”,从山东日照开始追杀蚩尤,一直追到山西,所以“晋”字的读音是胶东话的“箭”,山东至今仍在讲胶东话。

双箭射日

可见,之所以有“三晋”的地名,可能都是些跟随黄帝的族系落了地,比如山西“永济”这个地名,其应该就是与山东“齐”的地名相关,而山西一些带“襄”字的地名,应该是来自于在中原就开始跟随黄帝的那些相关部族名,比如河南的“襄城县”的“襄”。

同样道理,蚩尤一方在山西的地图上也是界限分明,比如:山西运城“解州”的“解”,山西“运城”的“运”,以及山西运城“蚩尤村”的“蚩”,这些地名用字都是来自蚩尤老家的姓氏用字。

(丁 2025/07/11)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2

标签:历史   黄帝   痕迹   炎帝   山西   山东   运城   地名   华夏   库页岛   胶东   儒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