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将第4轮交锋,这不意外,德国、法国、意大利的表态才是重点

2025年,中美又要第4次谈判了。

但这次还没开始谈,特朗普就已经慌了。

美国8月份只新增了2.2万个工作岗位,失业率涨到了4.3%。

美国农民,都忍不住开始整事了。

以前中国大量买美国大豆、玉米、牛肉。

现在一单都不下。

中国这边也不闲着,直接把订单给了巴西、阿根廷。

这就是在告诉特朗普:

你不卖给我,有的是人卖;

我不买你的,也不会饿。

老套路:找小弟帮忙打群架

特朗普一看情况不妙,赶紧使出了他的老招数:

拉帮结派。

这次他盯上了欧洲,要求欧盟也对中国商品加税,想来个“群殴”。

听起来挺有道理的,是吧?

但问题是,欧洲人不傻。

凭什么你美国搞砸了,要我们来买单?

凭什么你想打,要拉我们下水?

这就是特朗普思维的毛病:

他以为全世界,都应该为美国服务。

但现实是,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都要为自己的老百姓着想。

德国人算得很清楚:不做冤大头

为什么德国人反应这么大?

算笔账就明白了:

奔驰汽车在中国一年卖将近70万辆,占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

宝马在中国卖得同样不少,中国市场贡献了丰厚的利润。

奥迪就更夸张了。

2024年,在中国销量为64.9万辆,德国本土市场销量为19.83万辆。

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远高于德国市场,且差距进一步扩大。

没有中国市场,德国这些汽车公司影响很大。

可能几十万德国工人马上失业。

你说德国人能不着急吗?

我们,又不是你美国的打工仔。

凭什么为了你的目标牺牲我们的饭碗?

特朗普搞贸易战,表面上说是保护工人,实际上最后受损的还是工人。

中国市场这么大,这么重要。

放弃了是不是太傻了?

法国人更直接:断我财路你赔钱吗?

法国人的反应更直接。

他们直接问特朗普:

我们的红酒、奶酪、小麦怎么办?

这些东西,很大一部分都卖给中国。

你让我们跟中国闹翻,我们的农民喝西北风吗?

红酒在中国一年卖将近10亿欧元,中国是法国红酒第三大市场。

仅次于美国和新加坡。

2023年,法国对华出口奶酪6306吨。

近10年来,法国对华出口奶酪数量增长了286%。

小麦对华出口占总出口的四分之一,法国是中国在欧盟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地。

现在,特朗普要法国放弃这些,法国人当然不干。

马克龙的算盘很清楚:

中国有14亿人,消费能力还在不断提高,这是个金矿。

现在放弃中国市场,就是放弃未来。

美国能给法国什么补偿?

空头支票?

法国人又不是三岁小孩,不吃这一套。

意大利:要钱还是要命你选

意大利的表态最有意思,直接摊牌了:

“要么给钱补贴我们,要么别让我们跟着你跳火坑。”

你美国要我们帮忙可以,但得给好处。

没好处凭什么帮你?

意大利是欧洲第一个加入中国“一带一路”的大国,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跟中国的贸易额,从500亿美元涨到800亿美元。

意大利北部的港口,因为中国投资变得更繁忙。

创造了好几百个工作岗位。

现在,要意大利放弃这些好处?

意大利的态度很明确:你美国能给我们更好的条件吗?

给不了,那我们为什么要听你的?

盟友:各有各的小算盘

美国的盟友们不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美国的想法是:

我是老大,你们都应该听我的,为我的利益服务。

欧洲的想法是:

我们不想卷入你们的斗争,只想安安静静赚钱过日子。

这两种想法,根本合不到一块去。

美国越是要求欧洲选边站队,欧洲越是要保持中立。

美国越是施压,欧洲的反弹就越大。

关键是,欧洲人早看透了美国的套路:

搞贸易保护主义。

说是保护工人,实际上是保护大老板。

搞技术封锁。

说是保护安全,实际上是保护垄断。

要盟友帮忙制裁别人,说是维护秩序,实际上是维护霸权。

看透了这些,欧洲当然不会全心全意帮美国。

中国的招数很高明:各个击破

面对美国的“拉帮结派”,中国的应对很聪明。

不跟美国硬碰硬,而是分别搞定每个国家。

对德国,中国抓住了汽车这个要害。

中国不仅是德国汽车最大的市场,还是未来汽车技术的试验田。

电动汽车、自动驾驶,这些新技术都在中国最先普及。

德国汽车要保持领先,就离不开中国。

对法国,中国抓住了农产品和奢侈品两个软肋。

中国人对法国红酒、法国香水、法国时装的需求越来越大。

这些不只是生意,还代表着法国的面子和影响力。

失去中国市场,法国丢的不只是钱,还有地位。

对意大利,中国用“一带一路”这张牌。

意大利经济不景气,急需外来投资和订单。

“一带一路”给意大利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不是空口白话。

这种策略的高明之处,在哪?

让每个国家都觉得自己跟中国的关系是特殊的、重要的。

让每个国家都看到了跟中国合作的实际好处。

反过来看美国给盟友什么?

很多是一些“虚”的承诺:

跟我合作,将来会更好。

帮我打别人,最后大家都受益。

现在吃点亏,以后有好处。

这些话听起来不错,但都是空的。

中国给的是实的:真的订单,真的投资,看得见的好处。

美国农民的苦日子:自己作的孽

美国农业现在的困境,完全是自作自受。

原来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的大客户:

在 2018 年之前的 7 年,美国生产的大豆平均有 28% 出口到中国,占同期美国大豆出口总量 60%。

美国玉米、牛肉在中国市场也占很大份额。

这些农产品养活了多少美国农民?

但搞贸易战,把这些生意全搞砸了。

中国转向巴西、阿根廷采购。

中国对美玉米进口量从 2022 年的 1486 万吨,暴跌至 2024 年的 207 万吨

2025年上半年,美国对华牛肉出口量暴跌40%。

而且这种损失是长期的。

中国一旦建立了新的供应渠道,就不会轻易改回来。

巴西大豆、阿根廷牛肉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后,美国想再抢回来就难了。

所以美国农民现在急眼了,天天给白宫施压。

特朗普能怎么办?

要么服软,要么硬撑。

服软的话,面子挂不住。

硬撑的话,农民日子过不下去。

现在的情况,对中国越来越有利。

美国不买中国商品,中国可以卖给欧洲、东南亚、拉美。

美国不卖农产品给中国,中国可以从巴西、阿根廷进口。

中国的选择多了,美国的选择少了。

以前中国主要是代工生产,现在越来越多领域中国技术领先。

截至2024年底,中国累计建成5G基站达到425.1万个。

高铁里程突破4.8万公里。

新能源汽车2024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

移动支付普及率达86%

这些领域,中国都稳居世界第一。

技术越先进,议价能力越强。

中国有14亿人口,中产阶级还在快速增长。

这个市场对任何国家都很重要,包括美国的盟友。

所以时间越长,对中国越有利。

美国的盟友会越来越不配合,美国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第四轮交锋:不用猜都知道

虽然谈判还没开始,但结果已经很明显了。

美国的处境越来越难:

经济数据不好,失业率上升。

农民施压,要求恢复对华贸易。

盟友不配合,拒绝跟着搞贸易战。

中国的地位越来越主动:

替代市场已经建立,不怕美国威胁。

技术实力在提升,话语权在增强。

国际支持在增加,孤立美国而不是被美国孤立。

欧洲不想卷入中美对抗。

不愿意为美国的目标牺牲自己的经济利益。

更愿意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获得最大好处。

冷战结束后的30年,美国确实是老大,说一不二。

但现在情况变了。

中国强大了,欧洲独立了,其他国家也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美国还想继续当老大,但力不从心了。

这种变化是历史趋势,不可逆转。

空洞的口号没用,画饼充饥更没用。

只有真金白银的好处,才能打动人心。

第四轮交锋还没开始,输赢已经注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6

标签:财经   中美   意大利   法国   德国   这不   意外   重点   美国   中国   欧洲   中国市场   盟友   好处   阿根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