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一张来自白宫的关税通牒如同深水炸弹,轰然落在全球贸易体系之上。文件上写得清清楚楚:自8月1日起,美国将对巴西进口商品征收50%的关税!而与此同时,一封同样措辞强硬的信函也飞往东京,宣称所有日本商品将面临25%的关税。
就在这一天,世界仿佛被谁按下了暂停键。巴西总统卢拉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拒收信函,连带着将特朗普之前寄出的“加税文件”原封不动退回美国大使馆。而在东京,首相石破茂在街头演讲,直言不讳地表示:“这是一场赌上国家利益的战斗,日本怎能容忍被对方看扁?”
特朗普也许没想到,自己挥出的这两记“关税重拳”,竟然被巴西和日本接连打回原点。这场本被他视为“收割盟友”的关税战,没成想竟成了他外交生涯中的一次重创。
就在数月之前,特朗普还在为与中国达成初步贸易缓和协议而沾沾自喜,甚至放出风声称“可以暂时放下对华的制裁”。可他错判了形势,以为对中国的暂缓就能让其他国家乖乖就范,结果却迎来了最强烈的反弹。
2025年4月8日,美国突然对日本汽车加征25%的关税。这是日本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一纸命令下,日本经济界如临大敌。日产、丰田、马自达集体叫苦连天。石破茂在内阁会议上,将这次关税风波称为“国家危机”,一时间,整个日本国内舆论哗然。
而在日本还在研究对策时,巴西已经采取了行动。4月中旬,巴西宣布,将中国列为其第一大大豆出口国,正式取代美国的位置,这一动作不啻于对美国的当头一棒。显然,巴西已经开始为“脱美”做准备,不愿再当美国的“提款机”。
紧接着,到了7月7日,特朗普向日本首相发出“关税函”,宣布从8月1日起对所有日本商品加征25%关税。而这一次,日本没有再选择沉默,而是正面迎战。7月8日,石破茂在会议上表示,美国此举令人遗憾,日本不会轻易让步。
7月9日,特朗普再度加码,对巴西发出历史罕见的贸易惩罚,宣布对其所有商品征收50%关税。白宫给出的理由是“解决贸易逆差”,但巴西财政部迅速公布数据,指出过去15年,美国对巴西累计贸易顺差高达4100亿美元,2024年单年顺差就达到320亿美元。
面对如此无理要求,巴西没有退缩,而是连续出招,打出三连击。
第一击,来自法律层面。巴西政府立即启动《商业互惠法》,宣布对美国商品实施对等50%的关税,并暂停部分美国药品专利授权。卫生部长马塞洛·奎罗加进一步指出,将重新评估辉瑞疫苗的专利授权费用。
第二击,来自外交层面。巴西外交部两次召见美驻巴使节,拒绝接受特朗普信函,并附带顺差数据,正面驳斥美国说辞。与此同时,巴西驻WTO代表在日内瓦召开紧急记者会,用事实“打脸”特朗普的“虚假理由”。
第三击,直接冲击美国市场。农业部长卡洛斯·法瓦罗连夜飞赴迪拜,与中国签署50万吨牛肉采购协议,并宣布向印度免税出口100万吨白糖。牛肉和白糖,曾是巴西对美出口的关键商品,如今转向亚洲市场,等同于对美市场说再见。
与此同时,日本也在悄然转身。7月8日,中国宣布有条件恢复对日本部分地区水产品的进口,尽管福岛等10个都县仍在禁令范围内,但这却为日本水产企业带来了一线生机。
数据显示,2022年,日本农林水产食品出口额达1.41万亿日元,中国大陆占了25.2%,是其最大出口市场。这份“雪中送炭”的援手,使得日本在面对特朗普时,有了更多底气。
在接下来的7月9日,石破茂在街头演讲中再度发声,表示将继续与美国“谈到最后一刻”,但绝不接受不公平条款。而此时,特朗普正试图将日本逼到墙角,甚至威胁将关税上调至35%。他的算盘很清楚:日本参议院选举临近,石破茂民调低迷,或许能借此施压获取让步。
但他低估了日本近年的转变。石破茂在内阁会议中首次公开表示,日本必须在安全保障和能源政策上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追求真正的自主独立。这一言论,在美日关系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反骨之语”。
与此同时,另一场“鸿门宴”在白宫悄然上演。特朗普邀请了非洲五国总统,试图在非洲稀土与矿产资源上“另起炉灶”,以对抗中俄在非洲日益扩大的影响力。他甚至在宴会上直言,美国要打造自己的“稀土黄金产业链”。
外界普遍认为,此举是对巴西、日本“反水”后的一种战略转移。不过,特朗普显然忽略了一个现实,中方之所以能在稀土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靠的并不仅仅是资源,更是完整的产业体系与全球影响力。美国想通过外交宴会就实现产业布局,显然过于天真。
在这场风暴中,越南也未能幸免。原本被特朗普亲口宣布已与美方达成协议的越南,竟然发现关税税率从商定的11%变成了20%。越南代表团一头雾水,协议险些泡汤。这场“自说自话”的协议,也反映出特朗普团队内部的混乱与强硬之下的无序。
至于加拿大,在此前一度宣布撤销对美反制措施后,也开始重新释放强硬信号,表示将采取必要反击。显然,美国的“关税外交”已然陷入孤立,盟友一个个“反水”,旧日霸主的光环正在一点点褪去。
而对中国而言,这场大洗牌无疑是一次重大机遇。在中日韩三国经济总量已达24.21万亿美元的今天,即便与美国的29.2万亿仍有差距,但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尤其是在产业链、技术与市场的互补优势下,区域合作的力量正悄然崛起。
2025年,注定是动荡的一年。美国试图通过加税重塑全球秩序,却未料到自己先被反噬。巴西的三连击,日本的独立宣言,加拿大的回击,越南的迟疑,一个个曾被视为“盟友”的国家,如今纷纷亮出锋芒。
这场风暴还远未结束,新的格局正在酝酿之中。谁能坚持到底,谁能抓住机遇,未来几年或许就能见分晓。
特朗普的关税战不仅未能如愿收割盟友,反而激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反弹。巴西与日本的强硬姿态打破了美国以往的绝对主导,国际格局正在悄然转变。而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展现出的冷静与战略智慧,无疑将在未来的国际棋局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信息来源:
[1]加拿大、巴西、日本强硬回应 人民日报
[2]4天23份“最后通牒” 一文梳理美国时隔3月又一轮极限施压 央视新闻
更新时间:2025-07-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